不选择坚强懦弱给谁看
——张洪福自我解读《选择坚强》
张洪福
自认为这是一首非常动人的抒情诗,是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按照自己的解读习惯,还是说说这首诗成诗的背景。那天偶然翻看书架,看到了几片蝴蝶的标本。记得那应该是23岁时,朋友送的。那个时代,正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时候,青春的热血翻涌。是看到蝴蝶就想把情怀刻上去的年龄。这首诗真实的展现了从青春的憧憬到现实的挫折,最终选择在困境中坚守自我的心路历程。核心主题(按照语文老师的话说——中心思想)——面对理想失落与人生困境时,内心的彷徨、挣扎与最终选择坚强的心路历程。事实上有句话说得好,你不坚强,懦弱给谁看。
1. 理想在青春里起憧憬与起航:
“把情怀刻在蝴蝶的翅膀”:开篇即把当初青春时期的想象力,在文字上行成画面,将抽象而炽热的“情怀”具象化为蝴蝶翅膀上的印记。蝴蝶是自由、美丽、变幻的象征,翅膀是其飞翔的关键。所以把情怀刻在上面,让青春起飞,体现了青春时代对理想刻骨铭心的执着烙印。
“在春天里,无忧无虑的飞翔”:春天是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季节。蝴蝶在春光中自由飞翔,正是青春意气风发、理想肆意翱翔的生动写照。“无忧无虑”点明了青春的纯粹与对未来的乐观。
2.理想在时光中叹息、失落与惆怅:
“我没有留住夏天的脚步”:夏天常常象征事业的蓬勃、生命的盛放。无法留住夏天,暗示了理想在现实中遭遇挫折或未能如期绽放,时光无情流逝的无奈感扑面而来。
“所以在静美的落叶中惆怅”:秋天(落叶)是成熟的季节,也常带萧瑟、凋零之感。“静美”与“惆怅”形成对比。落叶的静美或许是时光沉淀后的从容,但“惆怅”则清晰地表达了面对失落、面对理想未能实现的忧伤与遗憾。
3. 在回望中寻找珍藏在岁月里的记忆:
“把蝴蝶做成了标本”:这是一个关键的转折和升华。面对蝴蝶(理想/青春)的逝去,不是任其消散,而是选择将其“做成标本”。标本意味着定格、保存、珍藏。这象征着诗人将对青春理想的美好记忆,精心收藏于心。
“放在心的九曲回廊”:“九曲回廊”是一个非常精妙的比喻。它形象地描绘了心灵的深邃曲折和情感的复杂幽微。将“标本”(青春记忆)置于此处,说明这份记忆并非尘封,而是常在内心深处某个角落,需要时便可回溯探寻。
“有时泛舟往事,曾经的梦想,还在碧波荡漾”:用“泛舟”形容回忆往事的从容心态,“碧波荡漾”则生动表明,即使青春已逝,当初的美好梦想并未完全消失或枯竭,它在记忆的湖水中依然鲜活、充满生命力。这份荡漾的梦想,是支撑未来的精神源泉。
4. 现实与内心的对撞:
“我也曾彷徨,也曾迷茫”:诗人坦诚地表达了面对理想失落和现实困境时的普遍心境——不确定、不知所措、方向感的缺失。这是选择坚强之前的必经阶段。
5. 拒绝懦弱,选择坚强:
“但懦弱的眼泪,只能引来嘲笑的目光”:这是对沉溺于悲伤的警醒。诗人认识到,一味的哀叹、懦弱的泪水不仅无济于事,还可能招致外界的轻视甚至嘲笑。这体现了一种内在的尊严感和对外界评判的清醒认知,是走向坚强的动力之一。
6. 无路可选,只能坚强:
“即使我感动不了上苍”:承认了现实的冷酷与命运的无常(“上苍”可理解为命运、机遇或不可抗力)。明白并非所有的努力都能获得回报或外界的“感动”(认可)。
“那就让我选择坚强”: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情感的升华和力量的宣言。在认清现实(理想受阻、时光流逝、努力未必有回报)并拒绝沉溺于悲伤(懦弱无用)之后,诗做出了一个清晰、主动、充满力量的选择——坚强。这个选择不是被动的承受,而是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动的姿态。它超越了感伤,拥抱了直面困境的勇气和韧性。
下面谈谈自己这首诗整体结构与想要达到高度。想通过一首意象鲜明的诗,来鼓励这时候不如意的自己。让当初的标本,激发当初的理想。全诗始终贯穿:“蝴蝶”是核心意象,从“活着的翅膀”到“标本”,其形态的变化巧妙地串联起青春的憧憬、理想的失落与记忆的珍藏。“春天”、“夏天”、“落叶”等季节意象则清晰地勾勒出时光流逝和人生阶段的脉络。
因为多情,我的诗歌大多秉承文以情动人的基本原则,让感情作为主导。层层递进。不管诗写的怎么样,但情感是真挚的,本诗歌情感从青春的无忧,到失落的惆怅,再到珍藏的回味,经历迷茫挣扎后,最终归于坚定的选择。至少得本着,脉络清晰,中心思想明确的目标。尽量做到感动自己,共鸣他人,这般的富有感染力的写法去写。
语言凝练是诗歌的特点,富有张力是诗者追求的深度。我想怎么能做到呢?我用一个“刻”字体现青春的力度,“标本”体现保存的决心,“九曲回廊”描绘内心的深邃,“碧波荡漾”展现理想的余韵,“嘲笑的目光”点破现实的冷酷,“选择坚强”则掷地有声。不想胖那些想看我张洪福笑话的人。得意洋洋。结尾两句对比强烈,使用急转弯,就是想让转折更加有力道。
自吹自擂开始了。《选择坚强》是一首诗,自我感觉情感还算真挚、意象还算优美吧!还带一点点哲思。为什么每次我都提到,情感、意境、哲思,因为这也是自己对诗的理解和追求的目标。但自己感觉除了感情真挚外,其它两点作的不是太好。我会更加努力。话说回来。这首诗坦诚的,开诚布公把自己的心理历程展现给大家。描绘了理想与现实碰撞后的失落与伤痛,但并未沉溺其中,想找个出口,自己通过将青春理想珍视为心灵的“标本”,在记忆中不断汲取养分,最终在对现实(无法“感动上苍”)的清醒认知下,主动选择了“坚强”的人生姿态。这份坚强,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在经历风雨、品味苦涩后,展现出的内在韧性与生命尊严。想它提醒和我一样的人,即使梦想未能如愿飞翔,那份曾经的情怀依然值得珍藏,并成为支撑我们在人生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力量。
附:
选择坚强
文:张洪福
我曾经把情怀,
刻在蝴蝶的翅膀。
在春天里,
无忧无虑的飞翔。
我没有留住夏天的脚步,
所以在静美的落叶中惆怅。
后来,
我把蝴蝶做成了标本,
放在心的九曲回廊。
有时泛舟往事,
曾经的梦想,
还在碧波荡漾。
我也曾彷徨,
也曾迷茫,
……但懦弱的眼泪,
只能引来嘲笑的目光。
即使我感动不了上苍,
那就让我选择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