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华,号西塬斋主人,原海南儋州市教育局长,中学特级教师,中国民盟儋州市主委。
主要著作:《西塬斋集》(七卷)《我本儋耳人》《小坡之隐者归来》《海南出了个白玉蟾》《冼夫人》等。
村 话
蝉叫蛙鸣读养真,秦腔弦板吼精神。
粗茶淡饭聊村话,细雨斜风掸世尘。
知者理事赏读
李盛华先生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图景,前两句通过听觉意象的叠加,构建充满生命力的乡土空间。养真的禅意与秦腔的豪放形成巧妙对冲,点明乡村生活精神追求与民俗文化的共生关系。后两句转入生活场景的刻画,掸字化用弹冠典故,将细雨斜风的自然现象升华为涤荡尘世的精神隐喻。
全诗声韵悠远绵长,对乡村日常的诗意提炼,既保留方言村话的质朴本色,又完成从具象到抽象的审美升华,呈现出独特的语言质感与哲学深度。
剪牡丹•秦川行吟
碧树衔云,红霞拨浪,快意田野清净。尘世归来,被花草撩醒。功名利禄人情,恩仇得失,伴风化雨无影。当羡村姑,喜言麦千顷。
坎途风诡云倾。眺渭河、浪平波静。村道响牛铃,吟走古唐幽愤诗圣。我当裸背晒天性。白鹭青草,鸣动大情境。高兴。伴秦腔一曲,禅空入定。
知者理事赏评
这首词以秦川风物为经,以禅空之境为纬,构建出三重审美维度。首阙“衔云碧树”与“拨浪红霞”构成色彩交响,将田野清净的物理空间升华为精神道场。花草撩醒拟人化,比喻万物有灵之思,麦千顷的村姑形象,好比《诗经》中无田甫田的农耕美学。下阙渭河意象勾连诗圣幽愤,使牛铃村道与历史长河形成时空对位,裸背晒天的白描极具现代性,恰如王维行到水穷处的返璞归真。
全词声韵恰似秦腔弦板的节奏变奏,特别值得玩味的是禅空入定的收束,既呼应开篇清净之境,又将秦腔的豪放注入应无所住的哲学思辨,完美而统一。
知者理事嵌名赋清平乐一首,以期同乐。
清平乐•敬盛华先生
陇云舒卷,李下风清见。盛岁耕读心若禅,华发不惊霜淡。
秦腔吼破尘烟,蛙声补缀诗篇。斜雨一蓑归去,满川星斗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