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玉才自析一阕词
浣溪沙·赞九三大阅兵
万面红旗映宇空,长街浩荡战车重。三军雄壮气如虹。
抗战数年驱日寇,阅兵十里显英雄。山河共笑韵无穷。
《浣溪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词牌,我十分喜欢填之,大约已填写一百多阕,这是其中之一,它的特点愚认为:在创作手法上,多运用渲染、烘托、比喻、动静结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等。据有关文献记载,创调之初多写闺怨、离愁,风格婉转含蓄,如韦庄的《浣溪沙》等。后来题材范围逐渐拓宽,兼有哲理、山水、家国之思等内容,风格也突破了单一的婉约,后来,张孝祥填了几阕豪放之作,我这首词乃受张孝祥的影响而作。
上阕:以较大的视角描绘了阅兵现场。“万面红旗映宇空”,形象地写出了红旗漫天飘舞的实况,且色彩鲜明,营造出热烈而庄重的氛围。“长街浩荡战车重”,则突出了受阅战车的威武雄壮,“重”双关语,“重”字亦有可能使读者想起了第四声(重器),其不仅体现了战车之多,也暗示了其强大的力量。“三军雄壮气如虹”,赞扬了三军将士的昂扬士气和雄伟英姿,将他们的气概比作长虹,这是一种明喻的修辞手法。
下阕“抗战数年驱日寇,阅兵十里显英雄”,这一个对偶句,细看来“抗战”对“阅兵”词性不准确,如果改为“洒血”对“阅兵”就工整了;本阙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前一句回顾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历经数年艰苦奋战,最终驱逐日寇的光辉历史,同时强调了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后一句则回到当下的阅兵现场,指出阅兵是对英雄的致敬和对英雄精神的传承,十里长街成为了展示英雄风采的舞台。“山河共笑韵无穷”,以拟人的手法描绘山河欢笑,寓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喜悦,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空间,余味悠长。
纵观全词,尚未尽意,再以一首五律补之:
抗战忆当年,
贼兵入禹边。
神州猛虎啸,
盛世浩歌传。
气势入蓝本,
军旗映碧天。
应知国耻日,
我必效先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