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者:何新燕、清风晓月、王银、放下、红山青松、运启龙、云鹊、欣欣、秦振武、韩勇、心叶、韩仁怀、心尘、朱正宝、杜昌海、吕俊兴、周伦章、三湘子、金钢、王超、崔世平、既白、刘家斌、田贺、晨曦微露 |
曲江秋·七巧吟怀
何新燕.
时逢七巧。正银汉横空,鹊桥飘缈。
织女淡妆,牛郎素面,今宵情难了。
何处梵音绕?似天籁、添烦恼。
梧影稀疏,荷香渐远,客怀谁晓?
凭眺。云闲月小。念无据、归期杳杳。
虫鸣阶下草,声声如诉,勾起愁多少。
把盏对谁邀,天边弯月偷窥笑。
叹此夜、孤身难眠。且待夜阑人悄。
【天若有情简评】:全词不着浓墨,却句句含愁。意象选择皆为七夕秋夜的寻常物:银汉、鹊桥、梧影、荷香、虫鸣、弯月,无僻典,无深语,却如清水观鱼,可见愁绪游动。梵音本静,却 “添烦恼”,是心境对景物的扭曲;弯月本无情,却 “偷窥笑”,是孤独对天地的投射。这种 “以我观物” 的笔法,让寻常景物都成了愁绪的载体,浅语深致。 |
曲江秋•栖霞寒秋
清风晓月
秋浓彩绚。正桂子飘香,菊英初现。
枫染麓林,霞披远岫,漫展峰峦缎。
幽径绕林畔。听风语,声声转。
石蹬蜿蜒,苔痕暗积,似留仙篆。
遥见。江天浩瀚。映潭碧、波光潋炫。
古钟声磬飏,禅音袅袅,尘惑皆消散。
伫倚阁凭栏,望云卷梦随心远。
此佳景,何须寻求,阆苑着桃园羡。
【天若有情简评】:全词紧扣 “栖霞寒秋”,却跳出 “寒” 的萧瑟,独取 “彩绚” 的生机,与其他秋词的凄清感形成鲜明对比,别开生面。意象选择上,桂、菊、枫、霞、江、潭、古钟、禅音,融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声色交织(桂香、风语、钟声为 “声”,枫霞、潭碧、石蹬为 “色”),让秋境立体可感。 |
曲江秋·秋韵(杨无咎体)
王银
寒生坠叶。见苔色桐阴,霁红香歇。
烟敛气和,云横阔野,雁字分还接。
时序白露节。蝉声碎、蛩声灭。
自理冰弦,商音暗度,鬓丝凝雪。
凄绝。凭栏意切。念当处、眉间竹月。
杯空何待客,莼鲈清梦,墟落寒侵骨。
骤雨洗凉秋,篱前新菊泪含洁。
待醉醒、依然漫斟,独对缺蟾宫阙。
【天若有情简评】:全词以 “秋韵” 为纲,情景交融贯穿始终。近景与远景交错,听觉(蝉、蛩、商音)与视觉(坠叶、苔色、雁字、缺蟾)互衬,使秋境立体可感。终以 “独对缺蟾” 的孤影定格,将秋日的清寂与人生的孤寂拧成一股绵长的愁绪,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
曲江秋·秋窗思远
红山青松
霜飞翠樾。渐野色凝寒,山光清绝。
篱菊缀黄,汀芦挂白,水色涵冰澈。
闲把酒卮设。新醅暖,琼波滑。
漫对夜凉,疏星影淡,断鸿声咽。
清切。孤灯映月。更墙角、蛩鸣乱叠。
凭栏望故里,情思飞掠,乡绪千千结。
露重客衣单,疏桐叶坠灯明灭。
不觉得,疏星杳沉,阔野远闻啼鴂。
【天若有情简评】:全词紧扣 “秋窗思远”,以 “寒” 为贯穿始终的脉络:霜寒、水寒、夜寒、露寒,层层递进,不仅写秋日之冷,更写客子之心冷,景与情浑然一体。意象选择皆为秋夜客思的典型符号:霜、菊、芦、断鸿、孤灯、蛩、疏桐、啼鴂,无一生僻,却因精准的炼字而见深意。 |
曲江秋•仲秋七夕随想
放下
蝉声断歇。更灌木飘零,寒蛩哀咽。
星汉映辉,银蟾役梦,划簪西王绝。
羁客感巧节。两三地,同明月。
鹊渡御桥,风来卷云,佩离罗袜。
真切。时怜景物。忘忧草、山遥水叠。
将携雏燕舞,花开豆蔻,芹馆当思烈。
只是隔千重,天孙比拟犹惊骨。
睡不稳,何年膝前,共看满庭红叶。
【天若有情简评】:全词紧扣“仲秋七夕”,将节俗典故(鹊桥、西王母、天孙)与个人情思熔铸一体,不显堆砌而自然流转。意象选择上,蝉、寒蛩、星汉、银蟾、鹊、云等秋夜七夕元素,与忘忧草、雏燕、豆蔻、红叶等记忆与期盼的符号交织,构建出虚实相生的意境。 |
曲江秋·秋韵(杨无咎体)
运启龙(甘肃酒泉)
浮云略影。值汉迹曲江,霜天澄静。
岸柳褪金,汀芦似雪,蘸碧波千顷。
残照鹜独颖。西风里、秋声冷。
雁阵南飞,诗行写上,露天青荇。
午醒,朱楼独静。菊篱下、黄花弄影。
浅斟频浊酒,低吟旧句,佳境何由胜。
莫道月华寒。真清景、足娱生性。
漫待那,唐冈宋亭,款款满湖晖映。
曲江秋•秋暑(杨无咎 体)
云鹊
蝉嘶哽咽。见萋草初残,衰荷枯折。
青案墨香,轩窗柳影,卷书三更切。
孤砚笔半歇。饮兰酒,离愁别。
远望小蟾,炎威肆野,皓苍风缺。
情结。珠帘映月。绿琴抚、宫商罔阙。
今时弦寄韵,轻歌水岸,云驻难消郁。
纵有冷冰心,难随涌沸烟千叠。
问碧宇,何时暑收,节令亦当飞叶。
曲江秋·秋韵(杨无咎体)
欣欣
金风拂拂。正林木深依,田园浓郁。
缭绕稻花,纵横竹叶,满眸含情列。
多少韵致叠。浪翻涌,辉煌接。
渐变画中,流光露盈,一场欢悦。
弯月。无声皎洁。见随处、银晖烨烨。
缤纷依旧在,瑶池倒影,明镜涟漪澈。
似梦若醒般,相逢万点霓虹绝。
入净境,残荷骨清,杳远雁飞南歇。
曲江秋•仲秋抒怀
三湘子
芙蕖欲别。见陶菊登场,填花空阙。
瓜果倒垂,枫梧着色,小舟依江澈。
鸥鹭尚敏捷。细尖嘴,鱼虾猎。
不觉仲秋,清晨露浓,夜凉风月。
天阔。云翔鸟滑。放眸眺、群峦似佛。
诗情源体悟,微醺恰好,灵感如泉突。
妙句读书来,风吹白发怜仙骨。
对影饮,平生苦多,老酒润开心结。
曲江秋·秋声
秦振武
风狂雨霈,觉闷热消移,虎威无恃。
蛩奏悦音,流萤细照,云破迎明霁。
荷叶浅塘挤。花无语,莲蓬起。
征雁排空,低吟紫燕,远行归意。
应季。含情雅士。正欣喜、金秋有记。
西峰藏桂子,东篱隐菊,相约真情寄。
举世看中华,京城展示重之器。
胜利日,回思当年,更显国强豪气。
曲江秋•观九三大阅兵
王超(泰州)
秋阳似练。正天朗云悠,碧空如靛。
城阙焕新,红旗舞处,广场人潮卷。
军乐彻霄汉。看方阵,英姿灿。
铁甲耀芒,银鹰破雾,壮情皆满。
思缅。烽烟暗甸。忆畴昔、倭夷犯乱。
全民同赴难,捐躯沥胆,忠魄豺狼翦。
决胜景重光,和平永护金瓯奠。
当此际,欣瞻阅兵盛典,气吞苍瀚
曲江秋·仲秋随想(杨无咎体)
韩勇
霜浮雾叠。对孤影暗哗,宵风初发。
万物叹鸣,寒螀泣露,清辉侵槐荚。
长倚久吟蕨。披残卷, 啼痕涅。
旧侣如融,音书隔断,断鸿归戛。
凄切。西棂渐扎。听疏柙、天涯恨浃。
壮心空付与,青衫尘烈,英略随灯灭。
醉里慢倾茶,醒时更觉肝肠渴。
梦难接,晨鸡遍鸣,满院落花如雪。
曲江秋·一雨见秋
心叶
流金铄石。叹暑气蒸腾,新凉难觅。
珠汗湿襟,晴熏烤背,艳阳烘南北。
蝉噪也哑涩。暗青翠,枯池泽。
预警悬连,空调昼宵,饱经熬炙。
倾刻。雷鸣电熠。暗天幕、风狂雨疾。
推窗兜迸水,天收夏燥,炎退凉风习。
绿浦草虫吟,荷花成子晶珠滴。
片叶落,鸿声报秋,便可趁凉摇笔。
曲江秋•秋韵(杨无咎体)
韩仁怀
秋来暑毕。正寸草偷黄,寒蝉声哑。
枫影若丹,层林尽染,更千峰添色。
郊野稻香溢,年丰稔,甜如蜜。
雁字南翔,行空列阵,不分朝夕。
夜谧。村墟静寂。偶听得、蛩虫独泣。
东方初破晓,披衣即起,徐步田园觅。
雀鸟啭疏林,莹珠露润嘉禾泽。
眺远际,金乌跃空,浸染绛霞云赤。
曲江秋·仲秋在望
心尘
金风透澈。正桂子飘香,暗蛩都歇。
云淡宇清,星疏眼浅,雁字书还灭。
时序近佳节。蝉嘶碎、荷香绝。
漫理延龄,商声暗度,鬓边堆雪。
明月。凭高亮切。念相好、当时意阅。
漫斟何待乐,莼鲈闲说,襟袖凉侵骨。
玉露洗空明,篱边金粟香凝洁。
待醉后、依然独怀,一盏玉壶同啜。
曲江秋·扬州秋韵
朱正宝
芦花舞跃。正雁破秋空,渔汀烟薄。
二十四桥,霜枫浸月,听玉箫声乐。
淮左旧巷陌,有篱菊、娇柔绰。
隋苑清幽,邗沟露浓,暗沾诗魄。
谁觉?湖山寂寞。但看取、青波影棹。
岸边红蓼艳,莼鲈味美,肥蟹膏盈壳。
纵使藕花衰,余香犹绕扬州郭。
待诗友,重斟琼浆,漫赋蜀冈云壑。
复审:宽过,第4、5句多用对偶句。
曲江秋·北京仲秋
杜昌海
香浮桂苑。正云淡天高,雁痕书远。
御道紫金,宫墙叠黛,漫把秋声唤。
金盏菊初绽。凭栏处、斜阳暖。
故苑层台,新霜暗度,客愁轻绾。
谁遣。风梭送晚。看街市、霓虹婉转。
深深闾巷里,槐阴筛影,犹有蝉声颤。
璧月浸星河。知多少、旅人凝盼。
对此景,相思漫靡,墨晕一笺风软。
曲江秋•仲秋感怀(杨无咎体)
吕俊兴
天高气澈。正塞雁南飞,秋声凄切。
花落果生,棉云吐絮,豆荚升高秸。
苞米竞嘴裂。高粱醉、颜红烈。
眺望平原,金波万顷,米粮堆叠。
堪悦。梨黄果澈。玉葡串、迎霞望月。
囤平仓顶冒,田家喜乐,欣谱词三阙。
节序叹无情,寒侵翠绿鸟呜咽。
夕阳没,寒蛩仍吟,碧水映荷清绝。
曲江秋·九三大阅兵(杨无咎体)
周伦章
空前盛况。九三阅兵场,信威雄壮。
律令奋张,形神合美,天地为之仗。
河汉卷巨浪。展装备,高新上。
卫国保家,和平大业,干城担当。
秋享。恩怀景仰。反侵略、捐躯血壤。
倾觞酬五岳,归来英烈,今日同酣畅。
且看我神州,军民亿万国歌唱。
复兴路,艰难漫长,势若海暾无量。
曲江秋•秋日即事(杨无咎体)
金钢
馨香不竭。喜丹桂欣开,天仍呈热。
堤外荻芦,苍茫一片,露盈青葱叶。
莺在岸柳惬。鹭鸥聚,深交结。
雁阵逐云,高歌向南,背朝明月。
心铁。关山远叠。仰霄汉,牛郎恨别。
连年逢七夕,仙桥鹊架,机会谁人设。
旅客浪尘间,天涯海角情真切。
浩日出,雄鸡猛呼,笑指岭枫红彻。
曲江秋·秋声
崔世平
疏桐叶切。正风过苇丛,轻声初咽。
阶下冷螀,苔间露底,渐稀还频接。
篱外柘枝折。雨痕浅,烟芜浃。
忽有雁群,高鸣掠云,阵行斜叠。
清冽。林梢坠月。更听那、枯荷敲叶。
蛩踪埋草隙,莎根露重,咿咽随声灭。
远浦起渔歌,遥惊宿鹭冲烟没。
夜欲晓,霜凝野塘,又送谷风穿樾。
曲江秋·秋思
既白(南京)
秋风渐度。正一叶试凉,千山初薄。
梧韵未休,荷衣已减,更有吟蛩作。
云外月明廓。望天际,疏星烁。
夜色清新,人间静好,莫将愁著。
且乐。闲情自若。任时节、流光暗掠。
茶香消倦怠,尘心暂歇,烦恼皆抛却。
是夜意悠然,今宵莫问荣和落。
偃卧处,幽怀畅舒,梦入太虚高阁。
曲江秋•观九三阅兵感怀
刘家斌
天街地巷。世目众所望,旌旗旃帐。
威武铁流,方排列队,呼声声洪亮。
金甲铁拳壮。高科技,彰新况。
火箭冲云,霆船泛海,礼宾仪仗。
忆往。惊魂枕上。外夷入,尸山血淌。
唤民灵醒起,同仇敌忾,还我河山壮。
赶走恶豺狼,今倾杯畅怀佳酿。
显盛世,长城钢墙,固筑赤寰金港。
曲江秋秋势(杨无咎体)
田贺(长春)
霜风逼紧。膝万叶飘黄,千林摇陨。
霜结草尖,寒生菊蕊,雁阵南翔迅。
云淡廓穹隐。添如许、清愁允。
溪水浅疏,岚烟岭岫,冷秋光窘。
谁问。流年迅进。岁时序、追催把稳。
庭前篱畔苑,丹枫红染,迎送重阴近。
把酒倚栏凝,思怀幽境往来慎。
且趁此、寻芳眺望,莫教仲秋循尽。
曲江秋•秋游乱绪
晨曦微露
湖滨漫步。见云影天光、青凫嬉聚。
极目旷瞻,参差树影,滩汀翩鸥鹭。
鱼跃漾幽墅,风光美,他乡妒。
一埂阻横,金鳞汇集,不知迂渡。
无趣。芦花漾絮。未曾熟、难飞别处。
红蕖零落了,莲蓬高挺,孤独无争语。
客雁打尖完,腾飞结阵衡阳去。
又偏见,绳牵纸鸢,泛泊乱人心绪。
【词部终审一色长天按】:《曲江秋》词格特色鲜明,其句式长短错落,节奏多变,适宜表达复杂情感。《曲江秋》前段十二句,其中第二句与第三句宜作领字对,第四句与第五句宜对仗。例如杨无咎的《曲江秋》“正金风晚,钱塘门巷,犹有遗恨。” 这里 “正” 为领字,“金风晚” 与 “钱塘门巷” 形成领字对。“山阴此际,谁与弄月,吟风露饮。” 则是第四句与第五句的对仗。后段十一句,其中也可能会有一些句子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采用对偶的形式,但不像前段那样有较为明确的位置规定。 从所给词作来看,多押仄韵,韵脚密集,增强了韵律感和情感的抑扬顿挫。如 “时逢七巧。正银汉横空,鹊桥飘缈”,平仄交替,使词句富有音乐美。但也有不少作品,领字对使用不当,对偶未能有效发挥。在结构上,上片多为景语,下片转为情语或议论,层次分明。如《曲江秋・七巧吟怀》上片描绘七夕夜景,下片抒发客怀愁绪。同时,词人善于运用意象营造意境,如 “梧影稀疏,荷香渐远”“枫染麓林,霞披远岫” 等,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相融合,使词作情景交融,韵味悠长。此外,“以我观物” 的手法较为常见,如 “弯月本无情,却‘偷窥笑’”,将主观情感投射于客观景物,使景物皆为愁绪或喜悦的载体,浅语深致,耐人寻味。 |
三味诗社
特邀首席顾问:周清印
名誉社长: 胡中行教授
特邀点评老师:清风细雨
社长兼总编:放下
执行社长兼副总编:一色长天(鲁润)、
副社长:陈立新、大浪淘沙(洛阳)、灯心草儿
社长助理兼主编:云鹊
诗部主编:陈立新、欣欣
词部终审(兼点评):一色长天(鲁润)
词部主编(兼点评):天若有情
执行主编:王银、无怨无悔、
出题老师:王银
诗社顾问:XUDD、汀上白沙影、鑫雨、居绍芳、李红彬、青苹果、三草、妙清、止水轩主、禾君、杜昌海。
三味诗社微刊公告号平台宗旨:追求诗词的高标准,传播正能量。
公告号:三味诗社(投稿群)
三味:觅句味,传风味,禅思味。
茫茫网海,诗词浪花,佳品流传
您的评论、在看、赞赏和转发是对我们原创最好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