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眷恋的故乡
王传森
思念,随云朵飘向东方,飘向齐鲁大地。
思念,跨越万水千山,来到哈叭沟村。
济阳区太平街道哈叭沟村(现为起步区太平街道哈叭沟村)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我少年成长的地方。
55年前的春天,在我11岁的时候,我从哈叭沟村来到新疆我姨妈家,来到美丽的天山。
弹指一挥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许多儿时的记忆,历历在目,可现在,故乡还有多少人能记得我?
除了自己和家人,没有几个人知道你的故事。
我11岁离开家乡时,那时候,农村还没有通电,家家户户晚上点煤油灯照明。做饭,都是拉风厢,烧柴火,吃水是用水桶从井里打水挑回家存在大缸里,那时候农村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特别是冬天,没有新鲜的蔬菜,每家每户都是腌上一大缸白菜,萝卜,顿顿吃咸菜和粗粮过日子,这些往事,都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人的一生,有过多少悲伤与无奈,只有自己知道。想当初,11岁离开父母亲,承受着骨肉分离的痛苦,父母亲有多么的辛酸与不舍,这些,只有自己的父母亲知道。而儿时的我,因为天真,没有烦恼,所以,心中只有欢乐和幸福。
几十年来,哈叭沟村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多少次在梦里拨动着我的心弦。
故乡的小路,故乡的牧马河,故乡的柳树,还有那故乡的小伙伴,至今,让我难忘。乡愁,永远印在我心中。
昨天的往事,都成为今天的故事了。
近年来,我写过许多散文,诗歌,发表在网络上,报纸上,赞美哈叭沟村,回忆哈叭沟村的点点滴滴及几十年的发展与变化。
近30年来,我多次回家乡,看到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革开放,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哈叭沟村家家户户门口都铺上了柏油马路,通上了天然气,用上了自来水,也安装了暖气管,冬天再也不受冻了。农村生活条件现在有了极大的提高,村里有医疗室,人人享受着合作医疗保障,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都到城里打工,农忙时再回来种地,收入也不低。
诗和远方。
故乡,我曾经最想离开的村庄,现在,成为最想回去的地方。
有过多少次,我在故乡来回的飞机上,俯瞰这片曾经朝夕相处的大地,多么熟悉的味道,多么熟悉的乡村。
故乡,所有的事情都有尽头,可唯独思念没有。
即使岁月老去,每一个清晨和黄昏,我依然爱您,直到永远。
因为这是我生长的地方。
我怀念童年时的无忧无虑,怀念小时候跟妈妈一起到庄稼地干活的情景,想起秋天的早晨,庄稼地里到处都是露水,专门打湿自己的衣服,觉得好玩,这或许就是家乡的味道,家乡的岁月。
其实,在我心里,家乡最美,春天的麦地里,绿油油的,大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秋天的家乡简直就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农田里一排排的玉米,金灿灿的,从远处一看,太美了,秋天,也是丰收的季节。
有一种思念,淡淡的,却很幸福。
有一种爱,静静的,却很喜欢。
无论过去多少年,我始终对家乡有一份深深的执着和永远的眷恋。
故乡,懂您,才是最深的情。
2025年9月3日乌鲁木齐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