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联想
中元节,即农历七月十五,民间也称鬼节,顾名思义是给鬼过节。月将圆之十三日晚开始,便见荒间野地有人燃烛烧香焚纸,十四、十五更甚,火影闪烁,烟霭缭绕。自然是一种祭祀活动,祭已故先人,还有孤魂野鬼。
中元节的祭祀活动形式各地有所不同,我所常居住的桂林和贵阳两地如上所述在野外,而在家乡广东客家地区一般就在居所简单祭拜先人,而有些人家根本就不过此节。我们村三姓人家,丘姓就不过,据老辈人讲,原先他们也是过的,有一年十五这天晒谷挨雨淋,“节”被冲了,以后就不过了。有过十五的,也有过十四的,反正都是“月半”意思。
为什么选择在野外,而不是像过年一样在家里祭祀?我想是表达“予”而不是“请”的情感。“请”是请天地神明、祖先庇佑、赐福,“予”是顾念逝者,送点钱物,让他们在阴间过得称心;顾及野鬼,也即希冀早日托生,免得在世间作怪。
鬼节,真有鬼乎?既然有托生转世,故去先人还能长恋阴间?若无转世,岂不“鬼”满为患?迷信中的这些悖论,人们不是不明白,为何还乐此不彼?这其实是一种有积极意义的风俗,也可以说是传统文化,借以寄托哀思,传承善念。
纸船明烛照天烧 ,隔世有知人间情。
作者:叶蓁2025.9于贵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