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以微景观亲手制作和植物知识讲解为核心,邀请专业园艺老师全程指导。专业园艺老师率先聚焦微景观造景制作环节,这是本次活动的核心亮点。老师先向居民展示精心打造的微景观成品,随后逐一介绍制作材料:透明玻璃容器作为景观载体,水晶砂、青龙石铺在底部,苔藓、小叶赤楠、网纹草作为核心植物。老师通过分步演示、细节讲解的方式,带领居民掌握造景关键步骤。园艺师于工作台前系统讲解造景原理,从生态容器的疏水层铺设、营养土配比,到植物群落的层次构建与美学搭配,以专业视角示范操作流程。现场人员按指导有序操作,专注于苔藓的几何拼接、微型摆件的场景叙事,以及植物与砂石的搭配。他边示范边讲解,居民们在他的指导下,有的小心翼翼搭建微景观,有的用小石子勾勒“溪流”,孩子们则兴奋地往景观里摆放绿植和小鱼。演示过程中,老师不断穿梭在居民之间,针对大家遇到的问题逐一指导。居民们专注投入,有的认真模仿老师步骤,一步步搭建景观;还有人拿起手机记录制作细节,现场氛围既专注又温馨。经过近一小时的创作,原本空白的玻璃容器渐渐变成了一个个充满个性的微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