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者:清风细雨、听雨轩主人、红山青松、王银、运启龙、秦振武、心叶、欣欣、韩勇、丁文豪、朱正宝、吕俊兴、心尘、金钢、李万桃、韩仁怀、三湘子、周伦章、既白(南京)、云鹊、崔玉民、荒山野樵、刘家斌、张高逢(广东)、王超(泰州)、放下 |
雨中花慢·黄昏随想
清风细雨
斜倚闲庭随想,不觉风凉,不觉蝉贫。
不觉软藤摇慢,郁郁薰薰。
斑驳徐移,温柔过隙,放逐前尘。
与草木有故,湖山有约,半亩耕耘。
花间梦事,壶中滋味,碎碎念里殷殷。
西照外、一场相遇,几度缤纷。
时把清欢偶得,喧嚣散入黄昏。
素襟吟翠,素笺飞白,落款秋春。
【天若有情简评】:没有壮阔的景,没有激烈的情,只是 “斜倚闲庭” 时的片刻失神,是与草木、湖山的默默对话,是从细碎日子里抓出的 “清欢”。它像一杯温茶,初品清淡,再品却有回甘,恰如黄昏本身:不耀眼,却足够温柔;不浓烈,却足够治愈。 |
雨中花慢·秋日
听雨轩主人
篱外黄英初吐,陌起金飙,盏瀹春芽。
更有漫天云彩,画阁流霞。
征雁南翔,炊烟窈袅,暮色清嘉。
看素月映水,丹枫染赤,远岫笼纱。
凭栏忆往,临风长叹,醉里楚沥难赊。
曾记否、小舟共泛,柳径同嗟。
前度欢情不再,今宵别绪无涯。
但将心事,付于芦笛,寄与寒鸦。
【天若有情简评】:既有 “黄英初吐、素月映枫” 的清嘉之美,也有 “别绪无涯、心事寄鸦” 的怅惘之深。它不刻意悲秋,却让 “秋景的美好” 成为 “忆旧的背景板”,越清嘉,越显孤独;它不直白诉愁,却让 “往事的甜美” 成为 “今时的对照物”,越鲜活,越显失落。 |
雨中花慢·黄昏叹(苏轼体)
红山青松
西照铺霞青嶂,倦鸟投林,渐起寒凉。
又见暮鸦啼树,坠露凝浆。
遥想当年,同游绮陌,共赏山光。
恨美景暗换,良辰不再,梦断魂伤。
赢台信杳,幽怀愁叠,对此怅举壶觞。
风又起、半庭梧叶,伴我彷徨。
空抱初心耿耿,频添鬓发苍苍。
寸肠千结,只身孤影,月过回廊。
【天若有情简评】:以 “黄昏秋景” 为底色,将 “时光流逝的怅惘、故交离散的孤苦、初心未改的坚守” 三线拧结。虽有 “黄昏的凉、离散的孤、岁月的痕”,却没有沉溺于悲戚;虽有“美景不再、信杳鬓苍”的叹,却在 “空抱初心耿耿” 处立住了 “骨”。 词人面对 “只身孤影”,仍有 “初心耿耿” 的坚守。 |
雨中花慢·黄昏抒怀(苏轼体)
王银
凭倚危阑凝睇,渐褪霞红,漫笼烟深。
但见片帆波渺,老树含阴。
寒雀栖枝,残荷泣露,细雨愁霖。
念故地别语,浮生一梦,半世浮沉。
眉间旧绪,杯中新酒,盏盏往事乡心。
斜照里、一声鸣唳,几缕霜侵。
风起云归步履,声悲泪湿衣襟。
待他明月,得言回笑,共我清吟。
【天若有情简评】:全词以 “黄昏” 为线,串起 “身世、乡愁、期许”,意象连贯,章法严谨,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让 “半世浮沉” 的孤苦,最终落于 “明月共吟” 的暖意中,恰如苏轼词中 “也无风雨也无晴” 的通透 —— 历经沧桑后,不怨不叹,只盼一份寻常的 “言笑清吟”,这份 “淡而浓” 的情感,正是这首词最动人的地方。 |
雨中花慢·初秋黄昏(苏轼体)
运启龙(甘肃酒泉)
微雨轻寒初霁,漏隙斜阳,暗透衣单。
但看断霞垂浦,远岫含烟。
篱畔黄花,阶前落叶,玉韵香残。
听戚蛩断续,归鸦噪晚,淡月窥轩。
浮生若梦,霜华逾重,镜里难辨朱颜。
追旧岁、独斟桑饮,久负清欢。
今夜孤灯挑尽,明朝长路漫漫。
且沽村酒,暂浇心垒,醉里求安。
【天若有情简评】:“初秋的寒、黄昏的孤、岁月的怅、长路的茫”,却没有让情感 “一味下沉”;它以 “戚蛩、孤灯” 绘尽寂寥,却以 “且沽村酒” 的 “且” 字,为 “寂寥” 留了 “暂歇的出口”。 读后给人一种 “景情互渗、悲而不颓” 的感觉。 |
雨中花慢 • 黄昏
放下
青案银屏书掩,牖外炎晖,柳下焦烟。
远眺绿梢标塔,碧宇名园。
闻说桥东,隋堤古物,楚水三湾。
有重典用器,新篇定鼎,准拟留连。
光阴转瞬,残荷枯叶,又是伏尽凉前。
时夕照、坐间挥墨,旧事吁然。
南日黄云稻秫,西风紫气暄妍。
且权秋雨,暑氛消尽,万里尧天。
【天若有情简评】:它不写 “残阳如血的壮烈”,不写 “孤影彷徨的苦寂”,只写 “青案挥毫的闲适”“闻说胜景的念想”“伏尽盼凉的欣然”“稻秫满田的喜悦”。它像一杯温凉的茶,不似烈酒的浓烈,却有 “入口平和、回甘悠长” 的韵味,它跳出了黄昏词的悲戚,赋予黄昏新的意义。 |
雨中花慢·瘦西湖黄昏
秦振武
随意长堤春柳,漫步回廊,九曲桥悠。
栈道险中登越,俯看清流。
蝉叫频频,蛙声阵阵,亦觉情幽。
白鹭急跃起,西天出彩,色赤霞稠。
临观夕照,凭添奇景,巧弄剪影收眸。
双对称、五亭飞角,绝妙花舟。
旁立巍巍白塔,凫庄贴水轻柔。
诵诗吟动,舞台开幕,夜客来游。
雨中花慢·戈壁黄昏畅想
心叶
晨晓敦煌南去,黑石山边,雨浸苍凉。
午探火星荒漠,色异湖双。
戈壁无垠,惊风骤起,砾散沙飏。
又水岸夕照,飞虹七彩,美若霓裳。
黄昏璀璨,风沙晴雨,恰似岁月时光。
人向晚、似醪醇厚,路若诗行。
心伴儿孙一路,当年远旅难忘。
昨天无憾,眼前珍惜,自酿芬芳。
雨中花慢·初秋黄昏闲吟
欣欣
闲望黄昏霞影,满眼余晖,满眼春潮。
但见藕花蓬出,翠盖迢遥。
微拂凉风,温柔逸韵,惬意良宵。
淡淡袅袅绕,悠扬笛曲,婉转陶陶。
初心脉脉,时移时换,些许寂寂寥寥。
随想处、若回年少,几度逍遥。
吾醉人间盛世,凭栏故苑含娇。
半生痴恋,细斟轻酌,梦画昭昭。
雨中花慢·黄昏随想(苏轼体)
韩勇
闲倚轩窗凝睇,渐笼烟霏,渐合云纹。
晚籁贯穿街巷,暗锁重闉。
疏影横斜,流光脉脉,梦黯黄昏。
与寂暮共醉,残阳为伴,忍听箫频。
灯前旧事,尊前欢调,岁岁冷雨埋痕。
晨霭里、几番长忆,尚认萍分。
常把流光细数,韶华没入江尘。
黛衫濡墨,素笺题泪,旅雁无湮。
雨中花慢·初秋黄昏酬客
丁文豪(东台)
临港湖边遥望,白水茫茫,白雾朦朦。
独有小洲芦苇,叶色乌葱。
高地村庄,琼楼玉阁,瓦黛墙红。
待暮色已降,阳台避暑,热气犹烘。
登舟赏景,漂流随意,土味淡产鲜丰。
同叙那,少时拼搏,苦战贫穷。
萤烛翻飞闪烁,荷莲暗送香风。
远观渔火,近闻蛙唱,慢饮三盅。
雨中花慢·黄昏思怀
朱正宝
霞压沉云低岭,满目清灵,五彩光凝。
正雁唳南飞去,野渡舟横。
芦荻摇风,黄昏已近,老柳寒青。
碧水荡细浪,悠悠去棹,逝水留情。
浮沉不计,书痕留迹,夕照灿烂光明。
休自叹、竹留清影,翠柏芳馨。
常忆诗朋聚散, 回眸雅趣难平。
任风云变,气同兰静,信步闲庭。
雨中花慢•夕阳霞辉(苏轼体)
吕俊兴
天暮斜阳喷彩,万里云罗,漫染丹霞。
更见落辉飞洒,陌野披纱。
残照衔山,浮光漾水,幻作仙槎。
渐素色浸袂,苍茫入夜,暗却蒹葭。
浮生过眼,萦怀情愫,几度醉揽芳华。
空怅望、火乌西坠,散绮如葩。
思借天孙织锦,徒怜碧树栖鸦。
暮云红处,一心期与,月浣琼花。
雨中花慢·秋日黄昏
心尘
凉簟初收残暑,叶落将寒,蛩韵初匀。
正好豆垂青络,桔络霜纹。
秋浪千重,阡塍稻映,半顷熔云。
看食囷待实,锨扬菊圃,笑远荆榛。
瓷瓯瀹碧,坪台呼叟,岁晚漫说殷勤。
思几度、雨披星月,笠戴沙尘。
田里频搓穗实,心中早廪丘屯。
杵舂稍起,步摇窗影,月印秋痕。
雨中花慢•黄昏(苏轼体)
金钢
炎暑何曾全退,几日西风,渐觉清凉。
只是老蝉长哭,柳叶添黄。
芳草烟迷,门前阔道,曲直悠长。
想世上万事,犹如幻境,梦也无常。
金乌欲坠,人间临晚,大地一片霞光。
天欲黑、忽升明月,不必垂丧。
时有成行雁字,高歌乐返家乡。
笑看枫炬,亮心丹桂,四溢馨香。
雨中花慢•雨后秋晚(苏轼体)
李万桃
秋暮遥望原野,雨后添新,夕照优柔。
远处淡云光冷,洒落林丘。
山水含羞,丹枫似火,细草繁稠。
直此有犬吠,寒蝉隐去,倦鸟归休。
凭栏独立,追寻悠远,昔日旧梦常浮。
还忆起、众多游子,憩赏芳洲。
峰上残灯作佩,庵前宿鸟成愁。
夜星千点,酌斟残酒,驱散烦忧。
雨中花慢•黄昏随吟(苏轼体)
韩仁怀
橙霭残阳西照,浸透重霄,尽染峰峦。
更见远岑枫影,灼若流丹。
蜂绕蜓萦,蛙鸣鸟啭,共此清欢。
正暮色漫洒,花香袖袂,怎不留连。
时光似水,纹生腮面,转瞬已逝华年。
空自叹、此生如寄,夙梦难圆。
犹惜桑榆末景,徜徉墨海诗山。
笑观云卷,静听花落,我自悠然。
雨中花慢•秦淮黄昏别趣
三湘子
交汇斜阳灯彩,梦幻秦淮,尽显繁荣。
两岸故园无数,画栋雕屏。
天下文枢,幽深古巷,近水长亭。
有酒肆靓妹,依门揽客,态度虔诚。
风凉体爽,秋游时节,夕照渡口云行。
吾向晚、下班温粥,泡菜调羹。
闲趣通观翰墨,方家灿若繁星。
乐然挥笔,静修心性,讨取真经。
雨中花慢·黄昏(苏轼体)
周伦章
无论山川湖海,一日风光,尽在黄昏。
独赏崦嵫吟晚,灿烂霞云。
高观孤烟,黄河落日,豁达诗文。
更志士壮烈,残阳似血,迈步征人。
光阴易逝,浮生将没,直面混沌风尘。
心致远、望空长叹,岂可回春。
参度艰难岁月,唯留独立精神。
别离惶恐,竭其光热,遂化新暾。
雨中花慢·石臼黄昏
既白(南京)
斜日西沉湖渚,碎玉浮金,橘浪微涟。
浩渺锦堆霞染,几点归船。
风拂轻帆,波推远影,鹭起云间。
正落照入画,余晖弄晚,倦鸟归还。
骑行驻岸,开怀游目,笑指变幻云烟。
心醉处、意舒情畅,胜似陶然。
尘世喧嚣暂忘,山川妩媚犹怜。
恍然时刻,此身唯愿,共水长天。
雨中花慢•黄昏随吟(苏轼体)
云鹊
霞点斜阳金缕,迫暮昏鸦,叶下啁啾。
万牖未明灯火,老柳蝉愁。
香辇群楼,喧阗远处,竹径长修。
有几座曲苑,谁家丽影,笛韵声悠。
凭轩静眺,疏星闲数,念里浊酒行酬。
那晚向、楚波涵月,捡拾光幽。
惊忽时飚卷石,窗纱湿了清流。
霁云俄瞬,信眉残照,逸气商秋。
雨中花慢·黄昏(苏轼体)
崔玉民
云散天开虹现,傍晚之时,漫步乡村。
燕雀已然投宿,户起朱门。
农事归来,炊烟袅袅,酒馔香闻。
长幼共落座,欢欢乐乐,喜喜欣欣。
当前景下,焉然闲思,窃喜后有来人。
而忽略、夕阳初落,已近黄昏。
虽道芳华逝去,仍存老骥精神。
笑迎残照,笑迎星月,莫论年轮。
雨中花慢·黄昏吟句(苏轼体)
荒山野樵
遥眺斜阳西去,半在衔山,日近黄昏。
漫赏彩霞留迹,碧树移痕。
重对今时,林归倦鸟,路过行人。
渐暮色遍野,凉风入院,暑气离门。
蝉声已歇,梁间无燕,感叹岁月逡巡。
回首处、夏随春远,仿佛遐宾。
堪笑人生似梦,尘间变幻如云。
不应追恨,且将馀岁,付与芳樽。
雨中花慢.晚暮,(苏轼体)
刘家斌
循序芳追秋季,暑乃温炉,半载挪移。
迈步运河堤岸,柳蔓抽堤。
沉落斜阳,余霞饰馔,色染农篱。
水国皱浅澜,炊烟袅袅,鸟宿巢栖。
风开夜景,霞浓宵霭,万籁晚幕幽奇。
移步迈,悦随身影,夜入灯丝。
盈耳聆听吠犬,秋蝉燥畅歌诗。
岁龄葱苒,暮秋翁仲,白发银丝。
雨中花慢·丹霞山夕辉
张高逢(广东)
游霭撩开千嶂,赤浪翻空,锦幔横舒。
正遇夕阳斜挂,万壑红酥。
崖骨皴明,霞绡染透,似裹金肤。
看峭壁白瀑,飞流利落,晕出虹涂。
天公戏笔,铺笺呵砚,蘸取锦水涵濡。
惊眼底、锦岩流火,翠霭凝珠。
时有归禽掠影,携将暖入崎岖。
渐移清景,月眉初上,更恋余朱。
雨中花慢·黄昏随吟(苏轼体)
王超(泰州)
晴霭浮空风定,露缀纤枝,雀掠余明。
正晚袂初寒透,暑褪烟轻。
红蓼香残,蝉声渐杳,薄雾将盈。
望叠岫敛黛,苍茫四合,倦羽归程。
沉迷曲渚,霞收云峤,凭槛漫数稀星。
经几度、岁华移换,月御飞腾。
空忆仙游旧迹,惟余暮色珑玲。
满川螟合,俗情谁托,立对参横。
词部终审按(一色长天鲁润): 《雨中花慢》是宋代流行的长调词牌,多用以抒发沉郁顿挫的情感,其格律虽有不同体式(以苏轼体为代表),但领字与对偶的运用是塑造词境、强化韵律的核心手法。二者并非机械的格式要求,而是服务于情感表达的 “章法技巧”,需结合词牌的节奏与情感基调灵活运用。 一、拆解领字的运用逻辑: 邃院重帘何处,惹得多情,愁对风光。又还是、当年时候,正卖斜阳。渐遏遥天,不放行云散,帘幕垂凉。算好事长在,好花长见,元只是、梦悠扬。 “又”(转折型领字):承接开篇 “愁对风光” 的基调,转而点明 “愁” 的根源 ——“当年时候”,用一个 “又” 字带出 “年年相似的惆怅”,比直接说 “每到此时” 更显顿挫; “渐”(起领型领字):领起 “遏遥天、不放行云、帘幕垂凉” 三句写景,“渐” 字赋予画面动态感,将静态的 “愁” 融入渐变的场景中; “算”(收束型领字):收束上片写景,转向议论 ——“算好事长在… 元只是梦”,用 “算” 字弱化直白的感慨,增添 “自解自叹” 的沉郁感,符合长调 “以理衬情” 的节奏。 二《雨中花慢》对偶的核心特点: 例如: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 分析:“绿苔芳草”(地面景物)对 “柳絮榆钱”(空中景物),虽 “苔”(名词)对 “絮”(名词)、“草”(名词)对 “钱”(名词,喻指榆叶),词性相对宽松,但 “绿”“芳” 与 “柳”“榆” 均为自然意象,共同渲染 “深院无人的寂寥”,意脉连贯; 配合领字:前有 “但有”(转折型领字)领起,从 “东风荡扬茶烟” 的动态,转向 “绿苔、柳絮” 的静态,对偶句强化了 “空寂” 的氛围,避免了句子的零散。 1、 为 “情” 服务,不追 “工”:《雨中花慢》的对偶若过于追求 “词性严格、平仄相对”,易显生硬,需以 “情感连贯、意境统一” 为首要原则。 2、 位置适配词牌节奏:优先在 “领字后” 设置对偶(如领字 “但有”“渐见” 后接对偶句),领字负责 “起”,对偶负责 “承”,形成 “领 - 对” 的节奏单元,避免长调的拖沓。 3、领字与对偶的 “配合关系”:在《雨中花慢》中,领字与对偶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常形成 “领字起兴→对偶铺陈→情感收束” 的逻辑链。 |
三味诗社
特邀首席顾问:周清印
荣誉社长: 胡中行教授
特邀点评老师:清风细雨
社长兼总编:放下
执行社长兼副总编:大浪淘沙(洛阳)
副社长、编审:灯心草儿
社长助理兼主编:云鹊
副社长、诗部主编:陈立新
词部终审:一色长天(鲁润)
词部主编:天若有情
执行主编:欣欣,王银
出题老师:清风细雨
诗社顾问:XUDD、汀上白沙影、鑫雨、居绍芳、李红彬、青苹果、三草、妙清、止水轩主、禾君、永远的常青滕、杜昌海。
三味诗社微刊公告号平台宗旨:追求诗词的高标准,传播正能量。
公告号:三味诗社(投稿群)
三味:觅句味,传风味,禅思味。
茫茫网海,诗词浪花,佳品流传
您的评论、在看、赞赏和转发是对我们原创最好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