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山屯”碑记
文/放飞梦想
公元2025.08.22,“龙凤山屯”原址碑刻,在大庆石化作家协会主席王法胜、大众阅读促进会主席于艳春、邂逅湖读书会副会长陈文龙和大庆文学馆副馆长贾英的发起和努力下终于落成。
此前,他们邀请省内知名专家、地方志研究者和民间民俗类爱好者15人参加,召开了“龙凤地名考研讨会”。根据与会者发表的意见,并查阅相关资料,归纳整理出《龙凤地名考碑记》一文,碑刻以记之。
碑身是花岗岩材质,规格高宽厚190*43(下70)*43cm,上窄下宽,呈锥体状。坐落于邂逅湖畔、大庆文学馆的前面。
碑身正面由中国民间文艺家战飞先生以行书体题写“龙凤山屯”四个大字;背面由王法胜主席撰文《龙凤地名考碑记》;侧面一侧是战飞集文并撰写的藏头小诗《笔书龙凤》,即“笔写江山三万里,书藏华夏五千年;龙吟油城事业兴,凤舞大庆百湖艳。”。前面两句褒扬大庆文学馆,后面两句歌颂龙凤区;另一面是作者简介。
此碑矗立,如一位静默的历史见证者,于岁月长河中,承载着龙凤的过往与荣光。它不仅是一块镌刻文字的花岗岩,更是连接往昔与当下的精神纽带,让龙凤名字由来、文化底蕴,能跨越时光,为后人所知晓、所感怀,于大庆这片土地上,续写文化传承的动人篇章。
龙凤地名考碑记
文/王法胜
龙凤名源久讼,今始明晰。
公元2025年7月3日,“龙凤地名考研讨会”于大庆文学馆举行,多地专家共探其源。考得1914年老地图标“龙凤山屯”,距龙凤站约10公里;上世纪五十年代依“龙凤养路工区”名火车站,承史且合意吉祥。
龙凤站初为1903年中东铁路53号小站,历经贝力吐、溜号、龙凤,其名皆由蒙语“捞包货”音转译,见证边疆转型与文化交融。
与会者决议:报成果建言,于邂逅湖畔立碑,镌名述源,化记忆为文化符号,助文旅融合。
参会者:于艳春、王法胜 、陈文龙、贾英、王宝滨、乌兰茂瑞托钦、董连伟、赵宏智、孙东英、毕静、李希文、刘克怀、潘云国 、闫秀萍、于新兰。
勒石记之,以昭来者。
大庆市大众阅读促进会敬立
2025年7月3日



热烈祝贺邂逅湖读书会•湖畔书房入选大庆十大最美书房。
《美丽的邂逅湖》王璟王法胜词/王可曲/苏勒亚其其格唱
(责任编辑 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