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游记(一)从乌鲁木齐到北屯
原创
似水流年梅子
2025年08月09日 14:30
河南 4人
去年六月末,我揣着满胸腔的憧憬,从河南的烟火里抽身,一路向西奔赴新疆。几经辗转,直到七月一日深夜才踏上乌鲁木齐的土地。舱门开启的瞬间,北疆夏日独有的热浪便猛地涌来——那是盛夏最直白的拥抱,滚烫、炽烈,连深夜的地面都像被持续烘烤的蒸笼,空气里浮动着灼人的热气粒子。这和我魂牵梦萦的北疆清凉判若两个世界,可这份热烈的"见面礼"非但没浇灭期待,反倒像一簇火星,把对北疆的探秘渴望燃得更旺了。
第二天下午登上北行的火车时,心早早就飞在了前头。窗外的戈壁滩铺展到天的尽头,苍凉里透着不加修饰的雄浑,每一粒砂石都在风里轻诉着大地的壮阔。等列车驶入北屯时,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朋友已候在站外,接过我手里的行囊时,指尖传来的暖意,让一路颠簸的疲惫轻减了几分。在朋友的安排下到了住处,忽然想起"此心安处是吾乡",一路劳顿像潮水般漫上来,沾着枕头便沉沉睡去,再睁眼时,窗外的天光已悄悄酿出了暖黄的色泽。
直到傍晚,才有精神跟着朋友踱到城郊。夕阳正把天空染成蜜色,余晖像谁抖落的金纱——给城市建筑镶上暖橙的边,街边的树也像被镀了层金,连叶片的脉络都透着光。偶尔有车辆驶过,轮胎碾过路面的声响轻轻巧巧,给这份宁静添了几分活气,倒也不扰人。
再往郊野走,一望无际的庄稼地忽然撞进眼里。蔬菜瓜果在风里微微晃着,像一群偷闲的孩童,自在得很。夕阳悬在天边,把最后几分热烈泼在地上,树木的轮廓被描得又清又柔,远处的天空像被顽童打翻的调色盘,橙黄、绯红缠在一起,和底下绿得冒油的庄稼地相映衬,美得让人忘了说话。天地间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连时间都像放慢了脚步。我站在那里,满心都是对这片土地的舍不得。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脚就像长了翅膀,往郊区跑——心里念着暮色里那片惊鸿一瞥的向日葵花海。远远地,那片金黄就撞进眼里,像把整个夏天的阳光都铺在了地上,亮得晃眼。踏进去的瞬间,像闯进了个金色的梦。头顶是宝石般的蓝天,脚下的向日葵个个精神得很,迎着初升的朝霞把花瓣舒展得尽情尽兴的。每一朵都像被阳光点燃的小火苗,艳得热烈,烫得真诚。花瓣的金黄在朝阳里泛着柔光,像被细心镶了圈金边;花盘里的花蕊挤挤挨挨,藏着满肚子关于生长的故事。风一吹,花海轻轻摇起来,宽大的叶子碰在一起"沙沙"地响,像是在低声哼着对这片土地的喜欢。它们晃着身子的模样,满是活气,透着股让人振奋的劲儿,仿佛在说:"你看,向着光,就能长得欢实。"我站在这片灿烂里,被这股子蓬勃的生命力裹着,先前的累、心里的烦,一下子都被风吹跑了。剩下的,只有满心的欢喜,和对大自然这份厚礼的感激。
早饭后,我们去了北屯附近的额尔齐斯河。澄澈如镜的河水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抬眼望,湛蓝的天空里白云像棉絮般肆意铺展——这般美景于我而言实在罕见,仿佛是北疆独有的馈赠。沿着河岸漫步,偶有微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河边几位垂钓者静静坐着,专注地盯着河面,等鱼儿上钩。听说这河里藏着天然的淡水鱼、虾,连贝壳和螃蟹也有🦀,这些鲜活的生命,都是大自然给这片土地的慷慨馈赠。
北疆独特的地理地质,孕育出这般富饶的河流。它不只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更承载着这片土地的生机与活力。站在河畔,看水流悠悠淌向远方,心里忽然就静了,像被这河水洗过似的,只剩下对这片神奇土地的赞叹与眷恋。夜幕降临时,北屯的夜市渐渐热闹起来。我和朋友穿梭在烟火升腾的街巷间,空气里飘着烤肉香、孜然香,勾得人味蕾大动。寻了处热闹的摊位坐下,不一会儿,闻名北疆的烤羊腿便被端上桌——表皮烤得金黄酥脆,油脂在炭火的炙烤下滋滋渗出,散发出阵阵焦香。轻轻撕下一块,肉嫩汁多,浓郁的香味瞬间在嘴里炸开,让人欲罢不能。还有那烤大虾,个头饱满,外壳红亮;剥开来的虾肉紧实弹牙,配着独特的酱料,鲜香在舌尖上肆意绽放。
我们大快朵颐,欢声笑语混着周遭的吆喝声,成了最动听的夜曲。这一顿美食,不仅喂饱了肠胃,更让我真切地摸到了北疆的脉搏——热烈、实在,带着烟火气的温暖。
饭后踱到附近的广场,夜幕下灯火亮堂,热闹非凡。跳交谊舞的人姿态优雅,跳健身操的队伍活力四射,最亮眼的是跳新疆舞的人群:彩衣飘飘,颈间轻转,肩若流波,笑容里盛着北疆的爽朗。我忍不住凑过去,笨拙地跟着扭动,浑身都浸在这份鲜活的快乐里,早忘了时间。
夜色渐深,人群慢慢散了。舞者们收了裙摆,邻里间道着晚安,喧嚣退去的广场只剩风在低语。我望着空荡荡的石阶,心里恋恋不舍——那些旋转的裙角、明快的鼓点,像刻在了眼前似的。终究要转身离开,可那份热辣辣的欢喜,已悄悄落进了心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