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细柳营怀古
填词/李含辛
铁马嘶风,卷万里、柳云如削。听汉鼓、星槎夜渡,甲光吞月。十万箭芒开雪阵,三更霜刃裁冰岳。笑当年、亚令按铜驼,谁敢越!
烽燧黯,旌旗裂。河山固,男儿铁。看辕门柳色,不摧气节。血化嶙棠春未老,骨归瀚海风犹烈。算古今、一怒为苍生,须喋血!
附录
李含辛《满江红·细柳营怀古》赏析
铁马嘶风,卷万里、柳云如削。
开篇以“铁马嘶风”的壮阔画面切入,将“细柳营”这一汉代军事要塞的肃杀勾勒得淋漓尽致。“柳云如削”既点题,又以“削”字暗喻边塞风沙的凌厉,如刀割铁,奠定了全词苍劲的基调。
听汉鼓、星槎夜渡,甲光吞月。
“汉鼓”呼应周亚夫军中纪律,“星槎夜渡”化用神话意象,喻指军队如天河星槎般迅捷。“甲光吞月”以夸张笔法写兵器寒光遮蔽月色,凸显战前压抑而肃杀的氛围。
十万箭芒开雪阵,三更霜刃裁冰岳。
此联对仗工整,以“雪阵”“冰岳”的极寒意象反衬战场热血。“裁”字精炼,仿佛将士的刀锋能劈开山岳,极言战斗的惨烈与军队的强悍。
笑当年、亚令按铜驼,谁敢越!
“亚令”指周亚夫,其细柳营军纪严明,成词人追怀对象。“按铜驼”用典王敦“铜驼荆棘”的感慨,此处反用,赞颂周亚夫震慑宵小的威仪,暗含对后世武将的期许。
烽燧黯,旌旗裂。河山固,男儿铁。
下阕转写现实边塞的残破与坚守。“黯”“裂”写战火摧残,“固”“铁”则强调山河与将士的铮铮风骨,情感在沉郁中迸发力量。
血化嶙棠春未老,骨归瀚海风犹烈。
“嶙棠”为血染之木,“瀚海”为苍茫战场,以“春未老”“风犹烈”将牺牲与永恒相连,悲壮中见豪迈,英雄气概贯穿生死。
算古今、一怒为苍生,须喋血!
结句直抒胸臆,直言古今男儿为苍生而战的必然性。“喋血”二字如金石掷地,将全词推向高潮,呼应岳飞《满江红》的慷慨悲凉,却更添一层历史沧桑感。
艺术特色:
用典精当:周亚夫细柳营、铜驼等典故与怀古主题浑然一体。
意象奇崛:雪阵、冰岳、瀚海等意象组合,构建出雄浑的边塞画卷。
情感张力:从“笑当年”的自豪到“骨归瀚海”的悲壮,最终落于为民请命的壮怀,层次分明。
此词以军旅怀古为经,以家国情怀为纬,堪称豪放词中“以血写史”的佳作,读之令人血脉贲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