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调歌头·心渊
填词/李含辛
春茧缚千虑,秋锁结深霾。腮边笑涡犹在,沉璧蚀青苔。指缝漏沙声细,眼底投星影碎,独坐夜潮来。孤月裁冰骨,织作旧云霾。
抬眉峰,低眼海,数尘埃。一襟风絮未扫,暗浪啮荆钗。纵有蟾光照路,终被霜衣裹足,幽簟葬英骸。忽起扶桑意,熔我九幽哀。
附录
李含辛《水调歌头·心渊》赏析:
熔铸九幽的孤峭美
李含辛此词以“心渊”为题,在古典词牌框架中注入现代性精神困境的隐喻。全词意象瑰谲,情感层层剥落,形成一种孤绝与炽烈交织的审美张力。
上阕:囚禁与蚀刻的时空
开篇“春茧缚千虑,秋锁结深霾”以“茧”“锁”构建双重囚笼意象,将心理困境物化为四季轮回的沉重。腮边“笑涡”与“沉璧蚀青苔”形成反差——青春欢笑终被时间侵蚀为苔痕覆盖的残片。“指缝漏沙”“眼底投星”以微观视角刻画时光流逝的无奈,而“夜潮”则暗喻情绪暗涌。末句“孤月裁冰骨”尤为惊艳,月光如冰刀削出嶙峋孤傲的自我,却又将“冰骨”织回旧日的阴霾,完成精神困局的闭环。
下阕:突围与炼狱的辩证
“抬眉峰,低眼海”以面部动作勾连天地,呈现俯瞰苍茫与自矜渺小的矛盾。“风絮未扫,暗浪啮荆钗”笔锋陡转,将温柔之物(风絮、荆钗)置于暴力语境(啮),暗示美好被现实啃噬的痛楚。“蟾光照路”与“霜衣裹足”形成光明与禁锢的对抗,最终指向“幽簟葬英骸”——在寂静草席下埋葬未竟的理想。收尾“扶桑”神话的介入却爆发出超越性的力量:太阳之焰终将熔解九幽深渊,完成从窒息到救赎的精神突围。
艺术特质
意象炼金术:词人擅长嫁接反差意象(如“笑涡/青苔”“蟾光/霜衣”),在古典语境中植入现代心理描摹的锐度。
声韵张力:三字句群(“抬眉峰,低眼海”“熔我九幽哀”)的断裂感,与长句的绵密形成呼吸般的韵律波动。
深渊美学:全词以“渊”“霾”“骸”等阴郁字眼为底色,却在末句以“熔”字爆发,呈现淬炼般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心渊》既是个人情感的剖白,亦可视作一代人精神困境的史诗性书写。其在词传统中的突破,恰如“扶桑”刺破黑夜——于绝望处生长出灼热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