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岭 雪 韵
池国芳
成都向西行百公里,大邑县境内,横亘着一座苍茫雪山。其最高峰大雪塘,海拔五千三百六十四米,巍然矗立,终年积雪,乃成都第一峰。山势自一千二百六十米处扶摇直上,岩层经亿万年折皱断裂,奇峰突兀,如天神斧凿,终年积雪皑皑,在阳光下银光灿然,映照着千年蜀地的沧桑。
隆冬时节,西岭雪山化为南国冰雪圣境。每年十二月至翌年三月,积雪深达六十厘米,铺展成一片浩渺的林海雪原。滑雪场卧于高山台地,十条雪道如银练垂悬,自初级至高级蜿蜒而下。雪地摩托轰鸣着划破寂静,蛇形雪橇在坡道上扭动出灵动的曲线。最是少年郎胆气豪,踏飞碟自陡坡俯冲而下,惊起一片欢腾的雪浪。两千余套雪具在日光下闪烁,人潮涌动如彩色的溪流,欢笑声撞向冷冽的山壁又反弹回来,连松枝上的积雪都被震得簌簌跌落。
山中三奇
森林如翠袍覆盖九成山体,六干余种植物在此共生。穿行熊猫林四公里,箭竹与人齐肩,杜鹃姹紫嫣红。铁杉林里光影斑驳,时有金丝猴掠过枝头,小熊猫隐现林间,仿佛闯入了太初秘境。
乘索道攀至日月坪,便跌入云海幻境。乱云飞渡似万马奔腾,佛光乍现时霞彩镶金。老辈人说见佛光者必交鸿运,游人们便都引颈守望,待七彩光环映现身影,欢呼声惊得流云四散。
白沙岗上“阴阳界”乃天地造化奇笔。宽仅二米的山脊如龙背耸立,东侧盆地暖流氤氲成雾,西侧高原寒气澄澈如洗。一脚踏晴空,一脚踩云海,冷热气流在此交锋。我立于脊顶,看两股气势在脚下翻腾绞缠,顿觉人世间的许多对立,在大自然中不过是一道纤细的分界线。
山魂民韵
山民生活浸透冰雪精神。腊肉悬于灶台经松烟慢熏,晶莹透亮如红玉。炖一锅雪山豆,温补脾胃;拌一盘鲜蕨菜,清香滑润。待到夜幕垂落,火塘边飘起西岭山歌:“西岭大山有山魂,山水养山民”,酒歌粗犷,情歌缠绵,代代口耳相传,竟成国家级非遗。
千年文脉在此沉淀。唐肃宗上元元年,杜甫于浣花溪畔推窗西望,但见雪峰映日,挥毫写下“窗含西岭千秋雪”,从此这座雪山便以诗句为名,辉耀汗青。鸳鸯池畔,至今流传着青年恋人跃入火山平息喷发的传说;飞虎峰顶,仍矗立着纪念援华美军航空烈士的石碑,江泽民的“飞虎雄风”题刻在山风中铮铮作响。
今时的西岭雪山,正从“冬养三季”迈向四季长青。新建的“熊猫地形公园”横跨一万八千平方米,冬日滑雪,夏日旱雪。索道终年运转,春载赏花客,秋迎观叶人。山间设二十八项游乐,四轮滑草替代滑雪,山地自行车辗过红叶,收益结构已从冬季独占七成变为非雪季占四成,且持续上涨。
我立于大雪塘巅,看云涛漫过千年林莽。杜甫亭的古树雷击木依然如诗人傲立,而新建的六公里“穿山识野”步道已蜿蜒入林。雪山豆在坡地结荚,山歌声穿透云雾。这莽莽雪山,既是自然伟力的雕塑,亦是人间烟火的容器。阴阳界上风云激荡,恰似古老山魂与现代文明的对话——终将在永恒的落雪声中,达成壮美的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