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陕军一兵李含辛
李含辛作为"文学陕军"的重要成员,其创作涵盖楹联、诗歌、散文等多种文体,兼具地域性与时代性。以下从多个维度解析其文学成就与特色:
一、创作主题:三秦文化的多维抒写
历史钩沉
李含辛的楹联常以周秦汉唐文化为底蕴,如题西安城墙联“砖石铭文,镌刻千年风雨;烽台旧影,守望万里山河”,通过建筑意象串联长安历史变迁,赋予静态遗迹以动态叙事。
红色记忆
在延安题材创作中,他巧妙融合革命精神与地理符号,如“宝塔山巅星火耀,延河岸边曙光升”,以“星火”“曙光”隐喻红色基因,将革命圣地转化为精神图腾。
民生关切
部分作品聚焦乡村振兴,如“秦岭云开千嶂绿,乡村梦起万家春”,以秦岭生态变迁为背景,展现脱贫攻坚成果,体现文学对时代脉搏的捕捉。
二、艺术特色:传统形式的现代演绎
意象经营
善用“秦腔”“老碗”“汉风唐韵”等地域符号,如“老碗盛满秦腔调,秃笔写尽汉唐风”,在烟火气中彰显历史纵深。
语言张力
在严守平仄对仗基础上融入口语化表达,如“擀面杖敲出秦地韵,红辣椒点燃农家情”,以生活意象打破传统楹联的庄重感。
结构创新
长联创作采用“散文化”铺陈,如描写关中民俗的联作,通过场景递进形成叙事性画面,拓展楹联表现维度。
三、文化价值:地域书写的当代启示
李含辛的创作实现了“传统形式的现代转译”,其楹联在保持文学性的同时兼具传播功能。例如题兵马俑联“陶俑无言说兴废,秦声有韵道沧桑”,将文物叙述升华为历史哲思,为地域文学创作提供范本。
作为西咸新区作协监事,他还积极参与文化研讨活动,如2024年空港新城文学馆座谈会,推动“讲好空港故事”的文化工程。其作品与活动共同印证了“文学陕军”扎根本土、与时俱进的创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