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说说中国书画
苏建东
我想说的是艺术是有阶段性的,比如被称为国粹的中国国画,其最早是工笔写实为主,到了唐朝才有了形体表现手法如皴法,以及浓淡,线的运用,但都是初步的,后来到了两宋,理念上的变化造成了一种文人墨戏或称之为文人画的艺术现象,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西方入侵为止,我国的国画艺术思维始终停留在两宋时期,没什么大的改变,两宋国画上之所以有所突破,主要得益于崇文抑武的政治环境,其次是因为一大批文人的出现如苏黄米蔡为代表的出现导致了国画艺术急剧成熟起来,特别是东坡开拓了人文书画,引领后来南宋后中国文化大复兴。中国画到明进入了顶峰。、笔墨浓厚线条老辣沈周明传承元四家王蒙,倪瓒中期出苏州唐伯虎。开创了吴门画派董其昌画一流人品成渣,清初以王时敏为代表的四王,清末期的新海派画家任伯年,吴昌硕画风清新名扬四海。
大众化也是一大因素,因为那些文人最初就是大众一部分,直到明末也仅仅是小写意为主,徐渭跨明清,是个大写意代表人物,清朝值得一提的是扬州八怪,主要是郑燮郑板桥,民国时期确有大发展,主要是大千,但大千的贡献又有不同,他的创新是大写意大泼墨,我想说这种阶段说正好说明艺术的阶段性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后者无法逾越的,正像吴道子不会像大千那样画大泼墨,相反,大千的工笔再好也不可能去跟一千年前的吴道子比高下,因为吴道子已经站在高峰,大千只能另辟蹊径,这与爬山是一个理,你们说是不是?
我提出的问题每个艺术应该思考的问题也应该破此局限。中国许多书法家沉醉在自我良好的感觉中。出生在晚清民国这二代人中才有真正的艺术家。近四十年称的上书画大家的人如尘埃一样。我们中国是一大国在文化认知上是跟欧洲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特别在艺术领域是沒有意大利强!对地域文化的认知限制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复兴。当今,在国内艺术市场亮彩的都是老前辈。我们所窥见到这些新生代书画家,有多少人经得起百年沉淀站立在艺术的瀚海之中呢?
我有隐隐的感觉中国书画市在走向末路狂花。当今,吴道子在哪里或者去了哪里。我想他定在天上看我们。
这个问题,是画家本身的问题,一些江湖式的书家画他们为了金钱粗制滥造,有什么办法呢?
这个问题不解决肯定是不行,还有那个普通人的欣赏问题,这都是问题啊,还有那个协调性,地域文化的输入性与拓展性文化上的偏见总之水平决定一切,民国时我们产生大量画家。思索创新走近自然是不可少的。文化问题却是相通的。地域瓶颈这个问题不解困,将是永久的束缚!。我们现在不能让地域文决定了市场。为什么?一些不入流的书画家和组织机构却占据了市场。对某些机构和组织清理应该加速实试执行是时候!
我这此尽是门外谈。望各位大家指正。
作者简介:苏建东,苏州人生于1963年九十代初在国内外杂志报刊电台发表过诗作,有作入选1979~~2002年《苏州诗选》2022获巜诗文艺》杯中国汉语诗歌三等奖多次获奖。苏菲:译《世界诗歌年鉴2022.2023卷》苏东坡三子苏过之后。我对东坡的崇拜与敬仰是青年时代开始,那时还不知道自己和东坡有着不分割的血缘关系。在家里十年前修谱的哪天起并且见到了线装本家普后,才知自己是如假包换的东坡后裔。我爱东坡更爱他的人格,处在人生惊涛骇浪里坦然自若。为了弘扬东坡所提倡人文思想精神,我慢慢的学写起诗。作者简介:苏建东,苏州人生于1963年九十代初在国内外杂志报刊电台发表过诗作,有作入选1979~~2002年《苏州诗选》2022获巜诗文艺》杯中国汉语诗歌三等奖多次获奖。苏菲:译《世界诗歌年鉴2022.2023卷》苏东坡三子苏过之后。我对东坡的崇拜与敬仰是青年时代开始,那时还不知道自己和东坡有着不分割的血缘关系。在家里十年前修谱的哪天起并且见到了线装本家普后,才知自己是如假包换的东坡后裔。我爱东坡更爱他的人格,处在人生惊涛骇浪里坦然自若。为了弘扬东坡所提倡人文思想精神,我慢慢的学写起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