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的深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裕民县城偏东两间普通的平房内,依然亮着灯。哈萨克族青年吾恩哈尔·阿维斯时而抬头思索,时而伏案疾书。不一会,他将写完的《入党申请书》,递给身边的满族男人冯金友:“爸爸,你帮我再指导指导……”旁边正在关注父子俩的吾恩哈尔的亲生母亲阿依古丽·阿合买提和汉族母亲温素春露出幸福的微笑。
2010年12月,冯金友作为辽宁省第一批援疆干部来到裕民县,任职期间对吾恩哈尔进行资助,结下父子情缘。如今吾恩哈尔已经考上额敏县人民检察院,冯金友和温素春再次入疆,前来祝贺。深情:援疆的路上,有我奉献的背影 在裕民,夜深人未眠。三年援疆中的很多情形,在冯金友眼前一一闪现。
2010年10月的一天,时任锦州市农委党委委员、市农领办副主任的冯金友接到市委组织部征求可否援疆的电话。当时,冯金友46岁,妻子温素春在外县任县委常委、副县长,女儿在外地上大学,绥中老家尚有80岁高龄的父亲。如果援疆,一家人就是天各一方,分成四地,家成“空巢”,一家人各自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一定很多,预想不到的事情也许会接踵而至。去还是不去?是个棘手的问题。冯金友打通了妻子的电话,开起了“电话会议”。“征求你意见,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组织需要你?”“这一轮援疆是党中央国务院‘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重大战略行动,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共同的重大政治任务。这时候征求我意见,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我……”“家里有我呢,不用担心什么……”意见统一之后,冯金友向组织作出了答复:原意接受挑选,投身援疆工作。
身披绶带,胸戴红花,冯金友登上远行的车辆。透过玻璃,回头望去,是妻子温素春的泪眼。2010年12月28日,冯金友来到裕民县,任县委常委、副县长,主要分管工业、商贸、乡镇企业、招商引资等经贸口的工作。
其实,在冯金友援疆前,父亲就做了前列腺摘除手术。在老家告别父亲的时候,父亲说:“到新疆工作,这是很光荣的事儿,你要干好工作。我支持你,我这儿做完手术了,也没啥事……”
到裕民后,冯金友还是惦记父亲的身体。打电话问妻子,温素春总说很好。其实,父亲的病情日益恶化,但他再三叮嘱家人:“别让金友分心,他在干光荣的事儿……”在回天无力、不能隐瞒时,妻子才告诉他。“得到父亲病重的消息,我心痛万分,日夜兼程赶回锦州,在父亲病床前陪护了10天,但老人最终还是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永远刻在了冯金友的心中:“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
冯金友把裕民当成了锦州,把裕民人民当成了父老乡亲。援疆3年,冯金友在裕民公务员年度绩效考核中连续3年被评定为优秀等次;分别被评为塔城地委和行署、辽宁省前方指挥部的优秀援疆干部,并被重点推荐为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优秀援疆干部且荣记二等功;裕民县一些企业家自发联合起来为他写感谢信寄到省前方指挥部和锦州市。当地很多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为“儿子娃娃”,“儿子娃娃”是新疆地区的汉语土话,是对干部的高度认可,意味着这些干部有担当、能干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了老百姓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
援疆结束了,冯金友婉言谢绝了很多的饯行宴。但在离开裕民的当天,又有20余位企业负责人自发到距离县城三四十公里的彩门处为他献“上马酒”!颤抖地端着酒杯,远处的高原草场上传来歌声:“朋友你带上长长的哈达,朋友你带上长长的祝福,朋友请你喝一杯上马酒,吉祥永久永久……”
承诺:一个家庭的“小希望工程” 在裕民,夜深人未眠。温素春原来在区团委工作过,从事过“希望工程”的工作。在丈夫援疆前,他们商量:“咱们可以资助一个家庭困难的少数民族的孩子,帮助他完成学业,算是我们家庭的‘小希望工程’吧。”在电话中,女儿表态支持父母这个想法。
到了裕民后,冯金友第一次见到县教育局的主要领导就表达了这一想法。过了几天,教育局的领导就带着冯金友和精通“双语”的社区工作人员来到吾恩哈尔的家里。
吾恩哈尔的父亲叫阿维斯·加肯,母亲叫阿依古丽·阿合买提,哥哥在外地上技校。父母都下岗在家,靠打零工维持生活,家境困难、生活拮据。
冯金友郑重承诺:“从今天起,你们这个小儿子也是我的孩子了,我要资助他读书,直到他大学毕业。”全家先是愣了一会儿,然后,阿维斯·加肯眼含热泪地叫了一声:“我的弟,从今往后咱们就是一家人……”
“老婆,我完成你交办的‘任务’了:是个小学三年级的哈萨克男孩,他长得俊秀,大眼睛闪烁着好奇,满脸都是笑容,感觉和我特别有缘……”温素春接到冯金友的电话,她也特别高兴,一个家庭的“小希望工程”就这样启动了。
从2011年3月开始,虽然援疆的工作千头万绪,冯金友像个陀螺一样忙个不停,但不论多忙,他的心头都有着一份责任:每逢六一儿童节、春节或者春秋季开学前,他都会出现在吾恩哈尔的家里,小到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大到学费、生活费,都无微不至地考虑周全。除了物质上的资助,还在精神上给予更多的温暖,鼓励吾恩哈尔要自立自强、坚定信心、挺胸抬头向前走。
2011年,温素春前往裕民探亲,给冯金友带的物品很少,却给吾恩哈尔带了很多东西,有书包、文具、书籍、锦州的特产,沉甸甸的,两只手都快抱不住包了,再添一点,恐怕是真的拿不动了。2013年,冯金友的女儿冯湛前往裕民探亲时,也特意去看望吾恩哈尔一家,她也特别喜欢这个哈萨克族弟弟,两家人也像两亲兄弟家庭一样,关系非常密切。
援疆结束回到锦州,退休后直到现在,对吾恩哈尔的牵挂从未间断,资助也雷打不动。从小学到大学,从学费资助到人生指引,夫妻俩还随时为吾恩哈尔解答各种成长困惑、人生难题。他们深知:教育不仅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钥匙,更是一个孩子的光明未来,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更是一个民族的未来。
恩情:点滴相助藏大爱,民族同心共暖流 在裕民,夜深人未眠。丈夫离开自己已经快8年了,阿依古丽·阿合买提忍不住流泪:“你看,金友弟弟、素春妹妹来到了咱们家里!”她喃喃地告诉着另一个世界的丈夫。
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9月,相濡以沫的老公阿维斯·加肯因病辞世。想了一下,她把这一消息通过微信告诉了丈夫的满族兄弟冯金友。
看到微信,冯金友立即拨通了电话,手机里传出撕心裂肺的哭声,他的鼻子酸酸的:家里失去了主要劳动力,他们的生活会更加困难,马上说:“大嫂,你要节哀顺变。我马上给你们转去慰问金。请放心,吾恩哈尔的学业,我一定管到底。”吾恩哈尔接过了电话:“冯爸爸,我爸爸去世了,我……”
“吾恩哈尔,你爸爸虽然不在了,但冯爸爸在!记好了:你永远都是我的儿子!你是个男子汉,你就要做草原上的雄鹰!现在就是要勤奋读书,以后要撑起男人的坚强,负起男人的责任!”
应该说,冯金友、温素春无条件的爱和支持,给了这个家庭信心和力量,他们逐渐走出了丧失亲人的阴霾,一路向上向好,包括吾恩哈尔的学业和成长。
对于冯金友、温素春一家的情意,阿依古丽·阿合买提一直感念在心,但她自己的汉语表达不够好,不知道怎么说。多次都想买点什么表达谢意,但都被冯金友婉言谢绝了。2020年春节前,阿依古丽·阿合买提偷着给金友弟弟寄去了“袷袢”(绣花长袍),这是哈萨克族赠送最尊贵客人的礼物。看到金友弟弟发来穿上“袷袢”露出笑容的照片,她笑得合不拢嘴。
这次金友弟弟和素春妹妹前来裕民为孩子祝贺考公上岸,还邀请了锦州市一位医生一同前来,为她诊断多年的病症。“你们太好了,对我们太好了!”阿依古丽·阿合买提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不善汉语表达的她唱起那首《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歌:“中华民族一家人,热爱祖国大家庭。兄弟姐妹拜克亚克西 ,真诚相待手足情……”
奔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在裕民,夜深人未眠。“没有亲生父母,就没有自己的生命。没有冯爸温妈,就没有自己的今天和明天。”吾恩哈尔一直这样认为。
2020年7月,吾恩哈尔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向冯金友征求填报志愿的意见。冯金友激动得泪流满面:“你真是我的好儿子,你真争气呀,好!好!好!”在吾恩哈尔面临学业抉择的重要时刻,冯金友凭借丰富的人生经历,为他分析利弊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吾恩哈尔做出了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最终被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录取。
2020年9月,吾恩哈尔到青岛市中国海洋大学报到,冯金友一直想去看看多年没有见面、已经长大的孩子,但工作繁忙,未能如愿。不想,后来出现了疫情。作为亲人,应该一年去看望一次孩子的,但就是去不上,孩子也来不了。亲情忍受着煎熬。
2023年2月,吾恩哈尔在裕民过寒假。16日,春节刚刚结束,就提前离疆,不断换乘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吾恩哈尔一进冯金友的家门,蹲下,从行李箱里翻找着什么,而后擎出一面锦旗,这是母亲阿依古丽·阿合买提订制的,写着“爱心点燃梦想 真情成就希望”。冯金友接过锦旗又转给温素春。吾恩哈尔扑进冯金友怀抱,俩人紧紧相拥。吾恩哈尔几乎迫不及待地喊出了梦中喊了无数遍的称呼:“爸爸!”
“冯爸”变成了“爸爸”。跨越山海,超越血缘。
姐姐冯湛“小家”一家不仅请自己大快朵颐了锦州的美食,还和自己共同建了家庭微信群,名字叫:石榴花开。
冯金友常想:作为父亲,必须到学校里去看看儿子啊。2024年底,吾恩哈尔通过司法考试,考取了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虽然他的亲生父亲过早离世,但父爱不能缺席。自己也是他的父亲,必须当面对他说一句“儿子,你真棒!”12月10日,冯金友乘坐锦州南到青岛的动车,夜晚来到学校。冯金友看完孩子学习的校园、居住的宿舍,来到校园外的饭店,为吾恩哈尔庆祝。父子俩坐在一起,手拉手,倾心而谈。儿子讲起学业的课题,讲到自己参加学校红十字社团做志愿者的各种感受,希望自己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将爱心传递下去。爸爸听着,偶尔插句“别熬夜”“天冷加衣”。酒喝到后半程,儿子忽然说:“爸,您鬓角有白发了。”而后笑了。爸爸也笑了:“你都从1米2的小屁孩长成了1米78的大小伙子了!”直到凌晨两点,服务员反复打着哈欠,冯金友才回到宾馆。
第二天上午,吾恩哈尔收到爸爸的微信:“我上火车了,钱收着,别总吃食堂。”在火车上,冯金友发现兜里有一把青岛“大虾酥糖”。他的眼睛湿润了,想起了吾恩哈尔还是在很小的时候,每次去看他,冯金友都会带去一把从锦州带来的糖块。
这次,爸爸给儿子带来了自己的书法作品:“不忘初心”。吾恩哈尔知道自己的爸爸是个书法家,是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在各级书法展中入展入围。早在自己读小学三年级刚刚认识爸爸的时候,他就送给自己“积学储宝”的书法作品。从“积学储宝”到“不忘初心”,是父亲教育的“递进”。前者是“给你装备”,后者是“教你守心”。也是告诉自己先学会“攒”,再学会“守”,攒的是底气,守的是根本。
“不忘初心”这幅书法作品,吾恩哈尔从青岛市带回了裕民县,又从裕民县带到了考上工作岗位的额敏县……
“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传承光……”吾恩哈尔想到了这句话。
初心:虽然没有机会做援疆干部,但要做最美的“援疆志愿者” 在裕民,夜深人未眠。和冯金友、温素春同行的王伟教授是锦州医科大学骨外科研究所所长、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始终工作在医、教、研及相关管理临床一线。这次应邀奔赴裕民,是为阿依古丽·阿合买提提供医疗咨询。王伟详细询问了她的既往症状,认真查阅了前期检查结果,并给出了专业的康复指导方案,阿依古丽·阿合买提听着频频点头。
王伟了解到:本轮援疆,锦州先后已有5批、125名干部人才投身裕民。他被身边很多援疆干部的事迹感染,被冯金友、温素春的“扶贫、扶智、扶志、扶信仰”感动,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召唤,这次也一同前往裕民县。他穿上了白大褂,在裕民县医院开展义诊,给医护人员进行指导及交流。“跨省医疗帮扶暖人心”,在当地掀起一阵暖流。
“虽然没有机会做援疆干部,但作为锦州市的‘援疆志愿者’,我还应该为裕民人民做些什么呢?……”
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初心,支撑着他在这片土地上续写奉献。
(本文原载《锦州文化》2025年8月13日,作者蔡宝鑫系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