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者:听雨轩主人、云鹊、放下、田贺、王银、欣欣、张赤峰、杜昌海、丁文豪、韩勇、吕俊兴、朱正宝、荒山野樵、红山青松、心尘、姜树立、韩仁怀、孔祥忠、三湘子、崔玉民、既白、王超、周伦章、张高逢、金钢、何新燕 |
词部终审按:(一色长天鲁润) 关于喝火令的格式和核心技术要求,流行说法是“十字诀”: 二仗、三枪、一破、一衬、一应。即:上下片首两句必须对仗,至少一处需工对。如黄庭坚例词中“见晚晴如旧,交疏分已深”与“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下片第三拍需三叠句,叠字领句(如“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沉”),三句需递进或排比,且连读与原六言句(如“星月雁行低度”)语意一致。三叠句摊破后,首字(如“星”“月”)与后四字(如“雁行低度”)重组,须与原六言句平仄一致。上片后两句(如“烟水数年魂梦,何处可追寻”)需用衬映手法,非直接叙事。结句需与上片末句呼应,首字词性相对(如“不会寄芳音”对应“何处可追寻”)。 对于喝火令的格式多有争议,反对者认为:龙榆生《唐宋词格律》允许非节奏点字平仄灵活,且原词创作未必完全拘泥于后世总结的规则;“三枪”等说法为现代附会,黄庭坚原词未必刻意遵循此类技法,钦谱仅要求“叠用三‘晓也’字” ;五言对仗存在灵活运用案例,非绝对要求。过分强调形式不利于内容的表达。 其实这涉及到文学创作的核心问题,即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任何文学创作都应是形式服务服从于内容。但华美的形式如使用得当,又能增加作品的感染力。如何把握好两者关系,全在作者的匠心运筹和妙笔天成。 |
喝火令•初秋感怀
听雨轩主人
已是新秋过,依然暑气扬。欲知秋意在何方。
遥对碧湖莲影,飘袅藕花香。
岁月匆匆去,功名渐渐忘。酒樽高举意轻狂。
也别闲愁,也别梦黄粱。也别晓风残月,一笑对斜阳。
【天若有情简评】:全词不刻意雕琢意象,以 “新秋过而暑气在” 的实景起笔,以 “忘功名而笑斜阳” 的真情收束,景与情浑然一体。上阕的 “寻秋”,原是为下阕的 “寻心” 铺垫;初秋的 “新旧交替”,恰成人生 “放下执着” 的隐喻。语言浅白如话,却因情感的真挚与逻辑的顺畅,显得格外动人。尤其 “一笑对斜阳” 的结句,在秋景中注入暖意,读来令人豁然。 |
喝火令•知秋
云鹊
热伏难消瘦,凉秋尚未幽。一庭清影上西楼。
何处笛声连续,敲碎晚来愁。
雁字云天外,潮音海岸头。半篙烟水载孤舟。
望也霞光,望也彩云收,望也夕阳沉处,暮色入帘钩。
【天若有情简评】:全词不着 “秋” 字,却句句见 “秋”;不直抒 “愁” 情,却字字含 “怅”。以季节的 “过渡态” 写 “知秋” 的微妙,以意象的 “流动性” 写心绪的浮动,以叠句的 “递进感” 收束时间与空间,格律工稳而意脉流畅,堪称一首意境浑成的秋日佳作。 |
喝火令•初秋(黄庭坚体)
田贺(长春)
暑气虽还盛,初秋已悄临。夜凉新透薄罗衾。
阶下草虫轻语,摇落几分吟。
雨过荷香淡,风来树影深。静听天籁抚幽琴。
注盼蛩歌。注盼岁流金。注盼雁书传信,共赏此时心。
【天若有情简评】:全词紧扣 “初秋” 的 “悄” 与 “渐”,以 “夜凉透衾”“草虫轻语”“荷香淡”“树影深” 等细腻意象,层层铺展秋意的渗透;又以 “静听天籁” 的悠然与 “注盼三叠” 的温情,将对自然的爱、对时光的惜、对人情的盼融为一体。语言不事雕琢,情感真挚温婉, |
喝火令•初秋
王银
暑气犹萦袖,凉飔始入衣。槿花疏处坠晴丝。
蝉韵竹枝微语,桥路见人稀。
露泫高梧叶,烟迷浅岸陂。一痕新魄挂林湄。
望那云徊,望那雁裁晖。望那柳梢凝处,暮色上窗迟。
【天若有情简评】:本词以“暑犹存、凉始生” 的体感,“槿疏、蝉微、人稀” 的白昼之景,“露泫、烟迷、新魄” 的黄昏之象,以及 “云徊、雁飞、暮色” 的凝望之境,层层铺展初秋的微妙变化。意象从近到远,时间从昼到暮,情感从客观描摹到主观凝望,一脉贯通。尤其 “迟” 字收束,于舒缓中藏静穆,让初秋的清寂与温柔,尽在暮色窗前的凝望里流转。 |
喝火令 • 初秋
放下
见叶黄飞落,知风黑卷来。小凉西火伏天开。
寒暑易流如梦,人世怕离怀。
折柳文林泪,行云望玉阶。便愁鸿北过江淮。
夏暮花稀,夏暮草无涯。夏暮灞亭无酒,拂去俗尘埃。
【天若有情简评】:全词不避直白,以 “叶黄”“风黑”“鸿过” 等鲜明意象立骨,以 “折柳”“灞亭” 等古典符号传情,将初秋的 “时序之变” 与人间的 “离别之痛” 熔铸一炉。下阕 “夏暮” 三叠,既合喝火令格律,又以夏之残景衬秋之将至,强化了 “过渡” 的氛围感。 |
喝火令•初秋
欣欣
伏暑炎依旧,初秋热不辞。静心安处是清诗。
遥想赤枫魂梦,相遇醉痴痴。
几许金风拂,方知爽气迷。望山川一片霓衣。
叹那香浓,叹那果红垂。叹那树枝丰美,玉露叶佳奇。
喝火令.初秋乡景
张赤峰
末伏蝉嫌热,初秋鸟盼凉。碧空云远耀骄阳。
鹅鸭水中消暑,莲绽溢幽香。
柿果枝头挂,河菱叶下藏。绿禾抽穗蕴新粮。
看也花妍,看也矗楼房。看也柳垂杉挺,最美乃家乡。
喝火令•初秋
杜昌海
露缀疏桐叶,风牵去燕翎。晚云轻抹染皇城。
蝉蜕感知秋浅,阶下渐无声。
巷口槐阴薄,檐头月影清。半瓯茶对旧星明。
念那蝉鸣,念那暑初平。念那碎金铺径,一脚踏新晴。
喝火令.赏秋
丁文豪(东台)
末伏交秋节,晨昏热得慌。忽闻圩坝笛声扬。
勾起少时情愫,心底总忧伤。
数日东风雨,枯焦变绿装。撇开烦恼向前方。
早望云霞,晚望坠西阳。喜望稻椒趋秀,乐在水中央。
喝火令•知秋(黄庭坚体)
韩勇
露重蝉声悄,枫红野径长。暮云低处雁成行。
梧叶半庭飘落,风起送新凉。
砚底藏秋句,篱边嗅晚香。欲将心事付词章。
写尽烟浓,写尽月如霜,写尽荻花千里,独坐对残阳。
喝火令•初秋果园咏
吕俊兴
雾散青枝润,风匀硕果沉。缀红悬紫一园金。
犹记剪春疏蕾,辛汗湿单襟。
晓露滋甜脆,斜辉染熟深。馥风吹翠奏瑶琴。
听得莺啼,听得叶筛金。听得脆声敲玉,满树醉歌吟。
喝火令•秋韵
朱正宝
暮色凝霜重,寒烟绕水长。半山枫叶映斜阳。
且看北园篱畔,金菊正飘香。
落笔描秋意,凭栏望雁行。几番心事入诗囊。
爱写秋情,爱写月苍茫,爱写一怀幽绪,独赞素秋光。
喝火令•对秋
荒山野樵
暑热从今去,清凉似约来。世间风雨又天涯。
庭院绿桐初老,凉叶入楼台。
燕影梁间别,蝉声树上哀。届时空际雁行排。
静对黄昏,静对菊盈斋。静对序深时刻,露色洒檐阶。
喝火令•初秋
红山青松
柳外风微峭,阶前露渐凉。晚荷擎翠半含香。
篱角豆花轻绽,蜂蝶绕飞忙。
旧扇收箱底,疏帘卷晚阳。一行归鸟过西墙。
恰见云移,恰见燕归梁。恰见月浮清沼,绪共夜初长。
喝火令•近秋
心尘
末伏消烦暑,梧庭已近秋。半帘疏影落妆楼。
谁弄玉箫声咽,萦损旧时游?
菊蕊篱边绽,芦花渡口浮。半篙烟水泊沙鸥。
待看云移,待看雁难留,待看月行穹宇,夜色漫江流。
喝火令•初秋回老宅(新韵)
姜树立
暑气虽无退,秋时竟已来。复回深巷旧时宅。
门已久关无启,推处落浮埃。
乱绪如杂草,幽思若静斋。恍如隔世把诗裁。
欲赋花香,欲赋露湿苔。欲赋碧窗椿树,俱有旧痴怀。
喝火令•初秋
韩仁怀
溽暑随风逝,新凉伴雨临。鸟呼俦侣聚梧林。
荷盖渐残香敛,蝉老黯低吟。
雁字排云上,衡阳指日寻。岸边烟柳色沉沉。
最喜秋晨,最喜夜调琴。最喜旧朋重会,执手共倾斟。
喝火令•一帘秋梦
孔祥忠
暑气犹牵袂,新凉暗入阶。故园寻见老家街。
墙畔菊丛初绽,风过动金钗。
往事萦心曲,闲愁锁砚台。卌年尘梦费吟猜。
记取蝉鸣,记取月当槐,记取半窗疏影,又照故人来。
喝火令•秋思
三湘子
运序阴阳转,高温霸气休。蚱蝉声急诉新愁。
欣看稻田山岫,天物又丰收。
菡萏知凉至,容颜暗自忧。一番心事鲠襟喉。
预见枫红,预见菊花稠。预见跳峦添彩,晓得岁难留。
喝火令•初秋
崔玉民
夏暑将消退,秋凉渐扩张。野田禾稻喜洋洋。
充穗壮腰求满,争创冠军粮。
不忘春时种,常忧夏日墒。几多辛苦几多忙。
每日心牵,每日意彷徨,每日感情如是,只盼粟盈仓。
喝火令•初秋
既白(南京)
暑气荷间瘦,炎风柳外疏。夏消秋至道为无。
蝉噪渐稀林樾,商信动青梧。
岁月悠难挽,流光去若驹。且将清景待徐徐。
盼那天高,盼那雁传书。盼那桂枝香透,日子总如如。
喝火令•初秋感怀
王超(泰州)
暑气渐消退,金风始送迎。乱蝉声里忆曾经。
遥念故园秋景,金稻舞风轻。
小径黄花瘦,长空白雁征。倚栏凝望远山横。
目断层云,目断莫烟生。目断锦书难寄,离绪总牵萦。
喝火令•老骨秋来劲(黄庭坚体)
周伦章
老骨秋来劲,高天陌上行。有同豪壮一何争。
收得几分思逸,朝夕赏连晴。
日出林间暖,曦光水岸明。露珠昭灼若繁星。
夜降风吟,夜降月销凝。夜降万家和静,桂影曳芳馨。
喝火令•秋夜抚梧琴
张高逢(广东)
嶰律宫商调,冰丝缀玉徽。断纹犹带月痕滋。
曾伴舍人松下,闲弄落霞飞。
指底流泉咽,弦间晚籁稀。旧声能解客心违。
不共筝鸣,不共笛音嘶。不共俗尘相扰,一曲贯秋晖。
喝火令•初秋(黄庭坚体)
金钢
忽地西风起,浑身渐觉凉。老蝉高树叫声狂。
晨燕垄田飞舞,全是啄虫忙。
水里鱼推浪,枝头硕果黄。笑看葵饼托朝阳。
爱赏池荷,爱赏鹭鸥翔。爱赏蝶飞蜂唱,扑鼻稻花香。
喝火令•初秋感吟
何新燕
柳色连天碧,轻风拂面生。耳边依旧听蝉声。
秋景惹人怀想,何必自多情。
昨夜孤灯暗,今宵浩月明。一怀心事向谁倾。
几度闲愁,几度梦魂惊。几度酒醒之后,寂寞数流星。
三味诗社
特邀首席顾问:周清印
荣誉社长: 胡中行教授
特邀点评老师:清风细雨
社长兼总编:放下
执行社长兼副总编:大浪淘沙(洛阳)
副社长、编审:灯心草儿
社长助理兼主编:云鹊
副社长、诗部主编:陈立新
词部终审:一色长天(鲁润)
词部主编:天若有情
执行主编:欣欣,王银
出题老师:云鹊
诗社顾问:XUDD、汀上白沙影、鑫雨、居绍芳、李红彬、青苹果、三草、妙清、止水轩主、禾君、永远的常青滕、杜昌海。
三味诗社微刊公告号平台宗旨:追求诗词的高标准,传播正能量。
公告号:三味诗社(投稿群)
三味:觅句味,传风味,禅思味。
茫茫网海,诗词浪花,佳品流传
您的评论、在看、赞赏和转发是对我们原创最好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