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公馆”整修完成 街巷墙面彰显文化
——南新街历史文化的延续
承波 鲁安
南新街51号院中的“江家公馆”和院中的另外一栋“文保小楼”,历经几个月的修缮,于今年立秋之前,8月5号撤去了建筑物周围的围档。
“齐鲁大学三剑客,南新街上金三角”,说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同在齐鲁大学任教的老舍,明义士,江镜如三位教授,也是同住在济南圩子墙下南新街最近的邻居,三居舍的连线呈三角形,寓所中居住着当时齐鲁大学的“金牌教授”,为此,也就有了南新街上“金三角”的美誉,成为济南街巷文化中的一段趣闻雅事。
三位与齐鲁大学和华夏文明,济南近代史现代医学发展密切相联的历史名人,相邻而居,为南新街这条老街巷增光添彩,成为南新亍的历史佳话!
修葺一新的“江家公馆”位于老舍旧居西北侧,而研究甲骨文的明义士教授旧居在老舍旧居东北方向。

左图:江家公馆修缮之前,拍摄于2025年3月3号。
右图:江家公馆修缮之后,拍摄于2025年8月5号。
江家公馆的主人是江清(字 镜如,1886年——193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病理学博士,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博士。据资料记载,江清博士在1931年12月,时任齐鲁大学医学院院长。
“作为生物化学家,江清在血液分析、蛋白质化学、免疫学和营养学等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1921年,中国博医会在齐鲁大学成立医学编译馆,将西方当时最具权威的医学著作翻译成汉语,以利于医学教育和医疗事业在中国的发展。江清作为齐鲁大学教授,积极参与到编译馆的工作中。
1931年,江清与侯宝璋共同倡议创建了中华医学会。
江清与李缵[zuǎn]文、鲁德馨等合作翻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中文生物化学教科书《良氏
(Conant)生物化学教科书》,与孟合理、鲁德馨合作翻译出版的《斯氏诊断学》多次再版”。这些早期开创性的西方医学书籍翻译与知识传播,为中国的现代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图片中左二为齐鲁大学医学院院长江清(选自齐鲁大学编译局资料中的图片)。
作为“南新街上金三角”中的老舍先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化名人。研究甲骨文的明义士教授,很多人并不太了解。
明义士,1885年2月23日生于加拿大,加拿大籍,英国皇家考古学会会员。大学毕业后,到神学院进修。1910年,接受加拿大教会授予的牧师职务,来到中国河南省北部地区传教。最初在武安,后来来到安阳。1932年,被聘为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考古学教授,在齐大开设《甲骨研究》与《人类学与考古学》,并有《殷墟卜辞》、《柏根氏旧藏甲骨文字》等专著出版。
河南省安阳市把明义士故居定为安阳市文物保护单位,还建有明义士甲骨学研究纪念馆。
明义士教授在齐鲁大学任教期间住在南新街56号院中的一栋西式二层小洋楼(后被拆除),老舍先生住南新街58号院。

左图:济南南新街明义士曾经住过的二层小楼(现已拆除)。
右图:安阳明义士故居。
趵突泉办事处和居委会对南新街片区的文化建设非常重视,很早就提出了创建历史文化名人街区,后来提出了趵突泉公园及以南街巷构建“泉新”历史文化名人片区,这片区域有自然泉水景观,也是历史文化名人的集中居住地,还是历下区新文化的发源地,还曾经是驻外使馆驻地。
趵突泉公园内的历史文化内容家喻户晓,不多赘述。小小的南新街片区人文历史蕴藏丰厚,早期有“一所两馆三大院”,一所,工艺传习所(后来的国货商场位置),二馆:英国领事馆(有旧存照片),德国领事馆(有文字记载,遗址待考证),三大院:齐鲁医院,齐鲁医学院,广智院。“三大院”历经百年沧桑,车水马龙,为了解决“繁忙拥挤”的状态,架设了空中人行天桥。
以上说的是人们知晓得几大院区,实际上还有张家大院,车家大院,沙家大院,还有已经拆除的一些院落……。
以齐鲁医学院为起点,东延建立了工业大学,中医药大学等多所大学,也成为历下区重要的一条“文化路”,说是历下文化区的起步区并不过分。
后来南新街的发展又经历了“一团四大厅”,即山东省京剧团,省监察厅,省劳动厅(早期的沙家大院),省民政厅(原车家大院),省卫生厅。在趵突泉公园南门东侧院内还曾经是省文化局(厅)和其它文化单位的驻地。

图四 老舍旧居游客
有人说南新街“院院有名人,家家有故事”是低调的说法,早期迁移到南新街的住户是新文化,新思维,新思想的文人墨客,商贾政要,象江清有著名大学的三个博士的学位,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是“三博得主”,江清在多个医学专业中有重要贡献。修缮完工的江家公馆院中有两个二层小楼,曾经住过多位历史文化名人。紧邻的南新街53号是省京剧团旧址,此院中曾经住过方荣翔,宋玉庆等著名演员和剧团剧本的主创人员……
一条小小的南新街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

左图:老舍旧居北侧的老舍文摘展示板。
右图:趵突泉公园南门对面的南新街墙面介绍济南72名泉的展板。
趵突泉办事处和居委会在趵突泉公园南门对面的南新街西墙面,做了介绍七十二名泉的宣传展示版面,在老舍旧居北边,趵突泉小学西墙外,做了老舍文摘的展板,片区管理部门努力打造在家门口就能了解自己街巷文化和“名泉秀水”的自然氛围,期望能看到更多的南新街故事,让历史文化承传发展。
后记:小楼名字在文章中暂定为“江家公馆”。
这个院落非同小可,多位省级领导先后在此居住过,在文革期间还有一些重要人物在此临时居住,是保留较好的二栋小洋楼同在一个院落中建筑格局,也是南新街十几栋楼中仅存的少数的小楼中的两座楼,也是别具一格的具有百年历史,中西结构的较大的院落!这种院落,在济南老街巷中己不多见了,期待在老城的改建和城市发展中,能够保留和恢复一些体现一个多世纪以来中西合𤩹的老院落!呈现历史文化发展的过程,了解过去,预知未来!
2025年8月12号




超然杯订购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