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移动办公桌”到“议事长廊”
——长清城管把温暖种进城市管理进社区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满长清区的社区街巷,紫薇路社区的“移动办公桌” 前已围满了居民;午后的园博园社区“四六说事”议事会上,六方力量正合力破解停车难题;傍晚的长清湖社区“议事长廊”里,城管执法队员与居民唠着家常解烦忧……这一幕幕温暖场景,正是长清区城管局践行“为人民管理城市,构建温暖城管”理念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长清区城管局推动城管力量下沉社区、扎根基层,通过机制创新、品牌培育、精细服务,让城市管理的温度直抵群众心坎,绘就了一幅社区善治的“温暖画卷”。
织密联建网,激活治理“红色引擎”。“城市管理的根在社区,魂在为民。”长清区城管局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的“金钥匙”,推动党建与城管工作深度融合,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治理体系。 牵头在全区推广“157 工作模式”—— 每个社区设立1个“城管工作站”,以法律、宣传、职责、服务、执法“五进社区”为要求,联动城管、住建、园林、街道、社区、物业、业主7方力量,形成“党建联建、资源联享、难题联解”的共治格局。城管执法中队党员干部带头下沉,与社区党员共过主题党日、共解民生难题,在政策宣讲、纠纷调解、事务办理中亮身份、作表率。“小区排水堵了,通过城管工作站协调,党员干部盯着办,很快就解决了!” 崮云湖街道居民王女士的感慨,道出了党建引领下治理效能的跃升。如今,全区社区城管工作站对群众诉求实行“即时汇总、限时反馈、全程跟踪”,有效化解社区周边占道经营、垃圾清运不及时等急难愁盼问题,让“单打独斗”变为“合力攻坚”。
一站一特色,解锁服务“暖心密码”。“治理好不好,群众说了算;服务暖不暖,细节见真章。”长清区城管局在推动“城管进社区”不搞“一刀切”,而是鼓励各社区结合实际打造特色品牌,让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园博园社区的“四六说事”工作法,成了全市城管系统的“明星品牌”。每周四,城管队员、社区“两委”、物业、专业人士、居民代表、志愿者六方围坐议事,从“群众说事”到“集体议事”再到“合力办事”,把“会议室”搬到群众家门口,该社区接连斩获市“最美社区”“最美城管工作站”称号。长清湖第一社区的“清湖议事长廊”,则把城管服务融入日常生活。长廊里,城管队员定期与居民“拉家常”,噪音扰民、文明养犬等“小纠纷”当场化解,垃圾分类宣传、党课宣讲等“微服务”常态开展,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长廊,大事协商解决”。紫薇路社区的“移动办公桌”更显灵活——城管队员带着政策手册、民情记录本,把服务阵地设在小区广场、楼宇门前,现场听诉求、解疑惑,顺带提供医疗咨询、普法宣传等服务。30 条意见建议、20 件居民诉求、12 件突出难题…… 一组组数据见证着“移动办公桌”的实效,也让“城管就在身边”的安全感直抵民心。
织密服务网,打通惠民“最后一米”。“城市管理既要抓大也不放小,既要用巧劲也要下实功。”长清区城管局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从制度保障到智慧赋能,把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每一个角落。在全区推行“一社区一站一队员”机制,社区里挂起公示牌,城管联系人、电话一目了然;建立“社区吹哨、部门报到”联席会议制度,街道、部门、社区联动处置诉求,确保“矛盾第一时间化解、问题第一时间解决”。执法队员们或专人负责,或区域包干,日常巡查中发现问题当场督促整改,复杂情况上报依法处置,形成“齐抓共管”的治理闭环。为让群众“想说就说、说了就办”,区城管局大力推广“济南掌上城管随手拍”小程序,市民动动手指就能反映问题,实现城管事项“掌上拍、掌上报、掌上查、掌上办”,成功打通智慧城管服务社区的“最后一米”。 此外,城管队员还化身“宣传员”,协助物业开展垃圾分类,义务组织市容市貌、消防安全、禁毒反诈等宣传活动,让文明理念融入社区肌理,夯实治理根基。
从党建引领的机制创新,到一站一品的特色服务,再到精细深耕的智慧赋能,长清区城管局正以“时时放心不下” 的责任感,将“温暖城管”的理念深植社区土壤。下一步,区城管局将持续擦亮特色品牌,挖掘培育更多先进典型,推动优秀做法全域推广,让城市管理的精度更高、服务的温度更暖,在社区善治的道路上续写更多“人民满意”的新篇章。





(董林豹 李旋旋)





茶水分离 市树市花,扫码聆听超然楼赋
超然杯订购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