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蚀的年轮
文/郝栩
晨雾漫过天际线时,第一缕光正剥开地表的褶皱。那些起伏的土丘像被岁月揉皱的羊皮卷,边缘泛着干燥的金芒,每一道沟壑里都沉着沙粒滚动的私语。有人说这里的风是有形状的,它在草尖上刻下细密的纹路,又在岩石上凿出蜂窝状的孔洞,连空气里都浮动着被打磨过的颗粒感,落在皮肤上,带着日光晒过的微烫。
黎明总是从一场寂静开始。远处的轮廓在雾中若隐若现,像沉在水底的巨兽,呼吸间吐纳着草与土的气息。露水在针状的叶片上凝结,又被第一阵风扫落,摔在龟裂的地面上,瞬间洇开一小片深色,旋即消失,仿佛从未存在过。
羊群是最先苏醒的。它们踩着晨霜移动,蹄子踏过沙砾的声响格外清晰,像谁在翻动一本厚重的书。牧羊人裹着厚重的毡子,身影在坡地上时隐时现,吆喝声被风扯得细长,传到很远的地方,又被另一阵风送回来,变得含混不清。那些羊的毛色在晨光里泛着奶白,低头啃食时,脖颈的线条像被精心勾勒过,偶尔扬起头,鼻腔里喷出的白气与晨雾融为一体。
日头升高时,风也跟着热起来。它掠过成片的柠条,发出潮水般的簌簌声,那些带刺的枝条却始终保持着向上的姿态,仿佛在与风进行一场持久的角力。远处的沙丘在阳光下呈现出柔和的曲线,阴影随着太阳的移动缓缓爬行,每一寸光影的变化都被地面上的石子记录着。有蜥蜴从沙窝里窜出来,四肢飞快地交替,在沙面上留下细碎的痕迹,转瞬又钻进另一个洞穴,仿佛整个世界都只是它短暂的途经点。
正午的寂静是最厚重的。所有的声音都被热浪吸收了,只剩下阳光砸在地面上的闷响。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焦灼的味道,混合着干燥的草香与泥土的腥气。偶尔有乌鸦从低空掠过,翅膀划破热浪的声音格外突兀,它们的影子在地上飞快地滑过,像一滴墨滴在宣纸上,迅速晕开又迅速干涸。
到了午后,风会换一种脾气。它不再是清晨的微凉,也不是正午的燥热,而是带着一种苍茫的力道,卷起地上的沙砾,打在岩石上发出噼啪的声响。远处的地平线开始晃动,景物在热浪里扭曲变形,仿佛隔着一层流动的水。有马群从坡下经过,鬃毛被风吹得向后倒贴,它们的步伐沉稳,蹄子扬起的沙尘在身后形成一道薄薄的雾,很快又被风驱散。骑手的蓝布衫在风里鼓荡,像一面小小的旗帜,在辽阔的背景里格外醒目。
黄昏是一天中最温柔的时刻。夕阳把天空染成蜜糖色,云絮被镀上金边,缓慢地移动。风变得柔和起来,带着一丝凉意,拂过脸颊时,能闻到远处海子的气息,那是一种混合着盐碱与水草的味道,清淡却持久。归巢的飞鸟成群结队地掠过天空,翅膀的剪影在夕阳里重叠,像谁用剪刀剪出的图案,贴在橘红色的天幕上。
羊群开始往回走,步伐比清晨时缓慢了许多,羊的肚子圆滚滚的,毛发被汗水浸得有些发亮。牧羊人哼起不知名的调子,旋律简单重复,被风送得很远,那些音符像撒在地上的种子,落进每一道沟壑里。远处的蒙古包升起了炊烟,笔直地向上,到了一定高度,又被风揉成一团,慢慢散开,与暮色融为一体。
夜幕降临时,星星会一颗接一颗地亮起来。它们不像城市里那样稀疏,而是密集地铺在天上,仿佛伸手就能摘到。银河清晰得像是谁用银线织成的带子,横亘在头顶,那些细碎的星光在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像撒落的盐粒。风变得清冷,带着露水的湿气,吹过帐篷的帆布,发出轻轻的拍打声。篝火在空地上跳动,火焰把人们的影子投在帐篷上,忽大忽小,那些影子随着火焰的晃动而舞动,仿佛在演绎着一场无声的故事。
有人开始弹起三弦,琴声被风过滤掉了尖锐,只剩下浑厚的共鸣,像从地底下钻出来的声音。歌声跟着响起,调子悠长而苍凉,歌词没人能完全听懂,却能感受到其中的沉郁与辽阔,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所有的日出日落、风霜雨雪。火苗偶尔爆出一声轻响,溅起几粒火星,在黑暗里划出短暂的弧线,很快被风熄灭。
夜深时,风会渐渐平息。世界陷入一种近乎真空的寂静,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狼嗥,悠长而凄厉,在空旷的夜里扩散开,又被远处的山峦温柔地挡回来,变成一声模糊的叹息。地面开始释放白天吸收的热量,带着一种温润的暖意,与夜空的清凉交织在一起。草叶上的露水越聚越多,坠落的声音在寂静里格外清晰,像时间的秒针在轻轻走动。
那些长眠在地下的故事,此刻或许正在苏醒。它们藏在每一粒沙里,每一块岩石的缝隙里,每一棵草的根系里。当风掠过大地,它们便跟着轻声絮语,诉说着曾经的河流如何改道,曾经的部落如何迁徙,曾经的篝火如何在不同的年代里明明灭灭。而这片土地只是沉默地承载着一切,用它的沟壑与褶皱,记录下所有来过又离开的痕迹,像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时光的密码。
天亮之前,会有一场短暂的霜冻。它在草叶上凝结成白色的晶体,把整个世界都裹进一层薄薄的冰壳里。当第一缕光再次刺破黑暗时,那些冰晶会在阳光下闪烁,像撒在地上的碎钻,短暂却璀璨。然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它们又会悄无声息地融化,渗入地下,等待着下一个夜晚的降临。
这里的日子就是这样,在风与光的交替里,在生与息的轮回里,缓慢而坚定地向前移动。没有喧嚣的催促,也没有刻意的停留,一切都遵循着最古老的节奏,像一首被反复吟唱的歌谣,每一个音符里都藏着这片土地独有的心跳。
作者简介:
郝栩,笔名:启灵叶妖,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作协会员,音乐人,发表歌曲数首,在各类省市征文比赛取得优异成绩。
第十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主题不限,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随到随审。
为期一年,入选作品会择优按顺序在大赛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大赛作品集。
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十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2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2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多篇(每篇3000字左右)
小说多篇(每篇3000字左右)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参赛限投一次作品,请您挑选您的最满意作品参赛。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人气奖若干名。依等次颁发相应获奖证书,镌刻名字的奖杯和奖牌,获得者将获得高档英德红茶套装。
赞助商:
英红九号!中国三大红茶之一,温性红茶,浓郁芳香的甘蔗甜醇香,口感浓爽甘醇,满口甘蔗甜醇香持久不散,茶客最爱!欢迎广大喜欢喝茶,需要购茶的朋友联系咨询:吴生18819085090(微信同号)(投稿问题请勿扰,按照征稿启事投稿即可。)
诚邀更多赞助单位赞助本大赛,有意者可以邮箱联系。
自费出版事宜:
如有书籍出版意愿(诗歌集,散文集,小说集等作品集)
出版方式为国内书号,国际书号,内部出版,任选其一。
请将您的书稿及联系方式投稿至芙蓉文化出版中心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微信:1075812579
萧逸帆工作室
文学翻译征稿启事:
如您有诗集,散文集,小说集等文学作品集或者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需要翻译,您可以投稿到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微信:1075812579
专业文学翻译,价格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