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两个人的城市
一一 浅说刀郎与海子
说起刀郎与海子,他们是我一生最敬重的 诗人与歌手。喜欢海子,不只是因为诗才喜欢他,更多是因为他的命运多变,被生活碾压下的呐喊,及农耕生活用诗歌发来的强音。大致与我在底层的某些境遇有相同之处吧。说实话,我从学诗那天起,就试想着慢慢走进海子的世界。每一次在平台上写给海子的诗,过后却觉得词不达意。
一直到,某夜。哦!那是个雨夜。刀郎先生的一首《得令哈一夜》,我才真正读懂了海子。
海子,原名杳海生,一九六四年生于安徽安庆,一个普通的农民家中。十五周岁以优越的成绩就考上了中国大学法律系,一九八三年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
,是家乡一带享有盛名的文状元。
后来,爱上了诗歌,并认识了当时著名诗人北岛,西川,骆一禾。其中,他与西川,骆一禾被称为“西南三剑客”,是朦胧派的积极推进者。
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六日,在去往山海关的铁轨上,卧轨自杀。
年仅二十五岁的短暂生命里,创作了《亚洲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四姐妹》,《麦地》,《日记》等二百万字的作品。
大学期间,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认识了大他三岁多的一位女孩,并相恋。在父母反对下,各自走散。后又与大他十岁的同事相恋,又因女友早有家庭,再度失恋。这也为他以后创作《日记》抒发最后的情感及坠入深渊,埋下了伏笔。
创作《日记》一年后,海子告别了这个世界。关于他的死,或许是一种爱而不得的失落。或许是后期作品得不得文坛的的赞益与认同,更或许是在生活碾压下,使他无法接受现实生活。以致精神分裂,产生幻觉,这些确无从考证。但他的自杀,更像是对诗歌最纯真的爱,及对诗歌的祭奠。
海子的《日记》里写,“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只想你”。雨夜,海子来到他恋人生活的小镇,雨打窗棂,想起他们相恋的过往。心情愈加荒凉与无奈。“毕竟泪不是飘落在窗外无心的雨水,却要被打碎,就会随风飞,尽管准备了千万种面对,谁曾想,会这样心碎”这是刀郎先生用心写给海子的《德令哈一夜》里的歌词。两个人在不同的空间,在一个城市,心与心相遇,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才写出如此心碎的文字。
刀郎,原名罗林,生于四川内江人,音乐世家。自幼对音乐如痴如醉,华语流行音乐人,早期作品以《西海情歌》,《二零零二年的第一场雪》,《冲动的惩罚》轰动乐坛。
海子离世那年,刀郎正青春年华。海子走过的青春,也是他正在走的路上。他不只是痛惜,更是一种共情。海子曾被两段爱情,伤的体无完肤,后来的刀郎也被前妻抛弃,一样的伤疼,一样的无奈。不同的是刀郎遇到了朱梅,在真爱的呵护下,他走出了生命的谷底。
真爱是伟大的,假如海子能遇到不离不弃的爱,我想,结局是不一样的。两个人,曾经相似的际遇,海子爱情的失落,及独特的诗风,被一些人不屑,冷落,嘲讽。刀郎杰出的作品及独树一帜的演唱风格,一定使许多同行嫉妒、害怕,在世俗的碾压下,他懂得激流勇退,十年磨一剑,再度复出,如王者归来。这就是两人不同的人生态度。
“兄弟,你再等一等,你再忍一忍……”等待,忍耐。一念成魔,一念成佛。这或许就是每一个人的宿命吧。
我比较喜欢刀郎先生的《西海情歌》,《冲动的惩罚》,《得令哈一夜》,因为它是刀郎含泪走过的心路。更是对一代诗人最后的祭奠。
喜欢海子的《麦地》,《亚洲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是海子对生活及生命的挚爱与希望。
其实,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只有战胜自已,才能从黑暗中走向黎明。尽管,前行的路上,狂风暴雨,只要战胜困难与自己合解,一定会看到天边的彩虹……

作者简介:王宏海,河北蔚县涌泉庄乡弥勒院人,张家口市作协会员,蔚县作协会员,张家口市诗词协会会员。
主播简介:伦刚,河北蔚县人,高级教师,河北散文学会会员,张家口市作协会员,《长城文艺》签约作家,蔚县作协常务理事,蔚县朗诵协会负责人。喜欢朗诵,在音韵的激昂旋律里,汲取奋进力量,让生命因朗诵而闪耀光芒。
编辑简介: 静若白荷,河北省蔚县公务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诗词协会会员,蔚县作家协会会员,诗词云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诗协女工委会员,第九届半朵中文网专栏高级作家,都市头条认证作家,都市头条认证编辑。多次参加国内征文比赛获奖,多篇文章在国内各大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