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汪广仁教科文平台】
《战争下的和平》导读(214)
原著:鲁 岱 导读:汪琪铃
【名家推荐】
汪广仁2023年10月4日推荐语——《<战争下的和平>导读》值得深读:知道了小说《战争下的和平》,更有“导读”的成功。这部长作品,挑灯的是中国历史,点亮的却为当今世界的反战争。因而,我不得不说,《<战争下的和平>导读》本,只要你细读、细想、细研,就一定会说:“历史与现实,果然龙套!”还会说:“社会与战争,需要反省!”我汪广仁推荐这部作品,盼天下和平,愿世人幸福!
(注: 汪广仁,博士、教授、国际教育研究院院士,曾受主席锦涛胡接见,是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校园作家,为中国清华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多所世界名校客座教授,长篇史实性半传体小说《赤水河上的仁梯——汪广仁》、三十八集电视连续剧《仁梯汪广仁》、歌曲《汪广仁》等有记述)
【导读】
上第213章《开启崭新的时代》,写到1953年7月27日下午,北京中南海澄怀堂内,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习仲勋5个人在一起,分析《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之后的形势走向。
这第214章《环球同此凉热》,写毛泽东主席让习仲勋带着亲笔信去上海会见宋庆龄。正值宋庆龄与何香凝谈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毛泽东的《念奴娇•昆仑》之时,习仲勋一脚入屋,也进入热谈。1953年9月2日,也即是日本投降8周年纪念日,在上海市黄浦区外滩与南京路东路的交界口之和平饭店北楼宴会大厅,举行“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中国分会”。会上,宋庆龄被推举为大会主席并做热情洋溢的演讲。习仲勋忙于中央政务院与宣传部工作,真是够累的了。一个晚上,让忙累了的习仲勋睡觉的很早,还梦上了。期间,见有一个胡须老人将一面鲜艳的和平大旗推向习仲勋,还说:“中国的和平大旗,将由你首先传递出去!”妙美的中国梦。
我们来看看作者如何写吧:
1953年7月27日傍晚,周恩来、朱德、邓小平、习仲勋4个人在北京中南海菊香书屋毛泽东主席的居室吃过晚餐之后,毛主席让周、朱、邓3个人各自回去,只留下的习仲勋。
众人走后,毛泽东对习仲勋说:“你准备一下子,过几日去一趟上海,会会宋庆龄副主席,她现在在自己的家里,你可以直接去她家里交谈。”“可以。”习仲勋即说:“请主席下达任务。”于是,毛泽东告诉了他的一些任务,并做了一些准备,最后嘱咐一句:“这一件事,既是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后的后缀工作,也是接下来的和平年代的开局工作,务必落到实处。”“请主席放心。”习仲勋立即站了起来,行一个军礼,崭钉截铁的一句:“我一定会办好!”“行。你现在就可以回去了。”
宋庆龄,自1925年3月失去了敬爱的导师、亲蜜的同志和爱侣之后,她以自己的坚强意志和柔弱之躯,肩负起继承孙中山先生遗志、捍卫新三民主义和执行三大政策的重大使命。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长期担任大量的国务活动。与此同时,她把许多精力投入到妇女和儿童的文化、教育、卫生与福利事业中。之后,她一直担任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及中国人民保证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职务。此外,她也组织和参加了许多国际性的反侵略战争、世界和平会议与工作。宋庆龄是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她为国家和人民所建树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千秋不朽。
1953年8月8日,立秋。这一日的天气怪巧的令人叫乖。昨天还是烈阳蒸烤,大地发烫,就连山上的树叶、叶孔什么的只有进气而没有出气了;劳动作业的人们,如果遇到了任务繁重而无法躲避的情形,也只能在早晨与傍晚走出去,快手快脚的将心中的担子卸去一部分,谁也不敢与越过43度的高温斗雄!然而,今天就完全不一样了!这地球绕着太阳旋转,接受着太阳光的辐射,当太阳直射点移至黄经130度时,北半球的日照时间就开始逐渐缩短了,而处于北半球偏南位置的中国上海本来是会更热一些的,可这天道进入立秋节气,气温仿佛一下子变得凉爽起来了,且还有轻轻的风儿吹呀吹的,好像姑娘们的哼曲,令人爽心悦面喽!在上海淮海中路1843号,有一栋房子,建造于1920年,原本是一位外籍船主的私人寓所,抗日战争胜利后,这里作为敌伪产业而被国民政府没收,归中央信托局管理。1948年春,根据蒋介石的手谕,中央信托局将此屋拨归给宋庆龄使用,产权也归她所有。寓所内环境优美,有花园2200平方米,四周环绕着28棵百年以上的香樟树。因此,住过一段时间后,宋庆龄便说:“我去北京是上班,来上海是回家。”除此之外,宋庆龄还经常在这里举办茶会、酒会,招待来访的世界各国的代表团和国际友人。
这一日上午,宋庆龄与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在会客厅内亲切的侃谈。现在轮到宋庆龄说话了:“香凝姐,你的诗词功底比我好。”“不,不。”宋庆龄的话还没有说完,何香凝就插嘴了:“我仅是一名画家,诗词功底真的远不如你。我知道,你今天是想说一首词《念奴娇》。还想比较一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毛泽东的《念奴娇•昆仑》。对吗?”“大姐说得极是。我个人认为,毛泽东的《念奴娇•昆仑》比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更胜一筹。”“何以见得?”“其实,简而易见。”宋庆龄随口而谈:“毛泽东的这首词,写于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主席登上岷山,远眺苍茫雄伟的昆仑山,心潮澎湃,写下了这一首气势雄浑、气吞万里的《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融,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 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中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嗯。”也许是说到了何香凝的心坎儿上了,何香凝就再也顾不得那么礼儿的谦虚话了,也就随着情感的抑扬,畅所欲言的平心而论:“苏东坡在历代词坛大家中,堪称豪放派第一健笔,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作,其中又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最佳。不过,苏东坡是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表达一个文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毛主席的这首词,则是一个经天纬地的伟人,借莽莽昆仑来抒发天下大同的未来世界。仅是这种立意,便可立即判定两首词的高下了。”
“两位前辈说得对极了。”宋、何俩人的说话间,习仲勋一脚迈了进来,并接过何香凝的评论说:“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向来以雄浑苍凉、大气磅礴著称,而毛主席的《念奴娇•昆仑》在豪放程度上也毫不逊色。开篇即‘横空出世’也,这比‘大江东去’更显雄浑之气。第二句‘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也是磅礴浩大,历代咏雪中,都没有能及者。主席的刹尾句‘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将是举目全世界,盼望一个人类大同的平安大社会的到来。这正是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最核心的宗旨。两位前辈,仲勋的嘴长了,不妥之处还请多多指教。”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仲勋。”宋庆龄率先起身迎接:“今天是什么风将你吹到上海来了?”“仲勋。”何香凝与宋庆龄几乎是同时起身,还笑的说:“还指教呢,被你都说到点子上了。”“哪里哪里。”习仲勋一语双答:“我今日是被一阵美丽的东风给吹到了这上海来的。”“快进屋里坐。”宋庆龄又说:“这东风是毛主席给你定位的吧。”“正是。”习仲勋微笑着:“借毛主席的东风,来贵府送一封信。”说着,从口袋里取出来一封信交给宋庆龄。何香凝已去沏茶了。“仲勋。”宋庆龄收了毛主席的信,并将习仲勋引到客厅之主席上,说:“坐下来再说吧。”“嗯。谢谢!”习仲勋也没客气,坐在了椅子上,何香凝已将茶水端到了习仲勋的手里。“谢谢何大姐。”习仲勋接过茶杯,品上一口,还溢出来两个字:“香茶。”宋庆龄拆开信封,取出信笺,观看毛主席的亲笔信。
原来,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何香凝与习仲勋都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因此,他们3个人就是在1949年9月于北京熟识的。1952年9月,习仲勋调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兼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书记,后任政务院秘书长、国务院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等职。期时,虽然与宋庆龄、何香凝的工作接触减少了,但今天还是算老熟人、老朋友见面,故说话办事就随和多了。宋庆龄看完毛主席的信件即说:“感谢毛主席的信任,我也想促成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中国分会的召开。现在,既然毛主席让我在上海筹备,就请习书记你回北京转告毛主席,我将努力筹办。”“这就好。”习仲勋也说:“1949年4月20日至25日,世界保卫和平大会首次在法国巴黎和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两地同时举行。来自世界70多个国家的近2000名代表参会,中国代表团由郭沫若率领。会议通过了《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宣言》《告世界人民书》等文件,成立了常设委员会作为国际和平运动领导机构。”“可惜。”宋庆龄即说:“中国代表团原计划赴巴黎参会,却遭到法国政府阻挠,最后转至布拉格。”“1949年10月2日。”习仲勋继续说:“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中国北京召开组建会议,选举郭沫若为主席并通过宣言。庆龄大姐您担任副主席。”“后来。”何香凝也插话这个论题:“庆龄作为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中国副主席的身份,于1950年在中国国内组织了超过2亿人参加的和平签字运动,震撼世界!”“正是由于这一点。”习仲勋继续接美这个话题:“毛主席才让庆龄同志负责这1953年的在上海组织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第二届中国分会。”“好!”宋庆龄欣喜的一句:“我会让更多的国家参与‘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中国第二届分会’。”“预祝大会成功。”“谢谢仲勋同志。”
熟人熟事头头顺,南北东西处处通。
1953年9月2日,也即是日本投降8周年纪念日。早晨,阳光灿烂,空气清新,整个上海市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外滩与南京路东路的交界口之和平饭店北楼宴会大厅,今日被装点得格外的引人注目。饭店总体建筑面积37449平方米,其中宴会大厅面积就有11288平方米。大厅内主席台上悬挂着大幅红底白字横标: “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中国分会”。大会于上午9时正式开始,来自世界的苏联、英国、意大利、波兰、墨西哥、巴基斯坦、芬兰、加拿大、希腊、中国等85个国家的代表落座会场,入会总人数2387人。大会由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原中国分会主席郭沫若主持,大会的议程3天。大会选举宋庆龄为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中国分会主席。会议进行的第三天,宋庆龄做了题为《环球同此凉热》的新主席施政演说。下面择其部分内容供世人尊崇与执美。
尊敬的各国政要、友好人士,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感谢您们的信任,选举我为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中国分会主席,这将使我深感肩上的责任,系情于祖国的和平发展,系情于今天到会的85个国家的和平发展,系情于全世界这个大家庭的安宁、温馨与幸福!
朋友们,今天的中国,是一个饱受战争痛苦而渴望和平的中国;今天的中国,是一个由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三大政策发展、完善而成为一个反对战争、热爱和平、主张全世界人民大团结的中国!同时,今天的世界,更是一个保卫和平、创导平安、抵制霸权、反对侵略、创建大同的地球村大集体!”有许多人都鼓掌了。但是,宋庆龄并没有停止演讲,而是继续倾吐心声:“朋友们,热爱和平的同志们,各个主权国家的维护天道的精英们,让我再说说毛泽东先生。我们今天的会议主题是‘环球同此凉热’。在坐的人可能多数还不知道这句话的出处,只觉得今天的会议主题很好。我可以直接告诉你们,这句话是毛泽东先生在1935年10月完成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之时的即兴之作《念奴娇•昆仑》里面的押尾一句词‘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这是一个呼吁,一个伟大的呼吁!呼吁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反对侵略战争,反对一切形式的剥削和压迫!呼吁充分发挥国际主义精神,充分发挥共产主义精神,让全世界的所有国家、所有人民都能过上好日子,都能享受到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恩赐、安逸与福祉!这才是我们今天这个会议的最终目的,这才是我们今天这个会议的伟大意义!毛泽东主席万岁!和平万岁!团结万岁!人民万岁!谢谢大家。”“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砰。”会场上响起了长时间热烈的掌声。会议大厅里,一片欢腾。
词《念奴娇•保卫和平》:
甲天一统,万千年,最是生灵创世。宇宙似乎忠我主,尊有地球称异。更有神奇,独奇人类,领解苍天事。难能可贵,人得一定珍惜。
生存不易阿们,不要斗争了,放下仇敌。板凳围圆,有事情、桌上论非谈是。既有空间,无为退一步,不伤不累。和平相处,求同存异都美。
读者朋友们:这里有3首《念奴娇》。苏轼的《赤壁怀古》,雄浑苍凉、大气磅礴,被历代世人尊崇;毛泽东的《昆仑》,也是磅礴浩大,历代咏雪中,都没有能及者。那么鲁岱的《保卫和平》又怎么样呢?我认为,《念奴娇•保卫和平》磅礴如天,大道一统,有及词坛一秀。再看看三首词的首尾句。首句:大江东去,横空出世,甲天一统,真可谓“一步一重天!”尾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和平相处,求同存异都美。春兰秋菊,各有千秋。
我们来继续看看作者如何写吧:
习仲勋住北京东城区交道口的一宅院。他整天忙于中央政务院与宣传部工作,真是够累的了。就在一日晚上,由于白天工作过于繁忙劳累,让他睡觉的很早,也让他上床就睡上了。没过几分钟时间,习仲勋在一片茫茫夜色中,感觉有一个胡须老人将他喊了过去,还说:“先生,我带你去一个地方,看一看你还未见过的新味儿历史。”“哪有什么新味儿历史我没有见过呀?”习仲勋回答胡须老人:“朝鲜战场上的那16个国家,如今是一个什么样子了,我都知道,还有什么事儿比这个还新鲜?”“嗯,那你就先说说你的这个新味儿吧。”“好。”习仲勋颇含严肃的口味说着话:“美国扯起联合国的旗子,拉上盟友,直接插手朝鲜内战,结果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得节节败退,最终被迫签订了停战协定。现在却又频频叫嚣要领导全球。再就是美国的铁杆兄弟英国,在朝鲜半岛上没拿到好处,派了6.3万大军入朝,且都是皇家格罗斯特营的精锐部队,却被志愿军收拾的叫惨。如今也排名到了全球军事强国的前五名。法国、荷兰、土耳其、希腊、比利时、卢森堡,这6个国家都是北约的一份子,跟美国是铁杆哥们,也都凑上了朝鲜战场上的热闹,可一个个的都吃了大亏。现在他们都进入了全球发达国家的行列。其他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在朝鲜战场上都没占到便宜,现在也都过得挺不错的。”
“习先生。”听完习仲勋的介绍之后,胡须老人仿佛嗤之一笑,说:“你说的这些都已经不够新鲜了,他们也叫喊的够了,抱着美国的大腿也尝足了被踢的滋味。我今天要带你去的地方应该是别有奇味的。”“还有比这更新鲜、更神奇的异味儿的事?”“走吧,不必多问。”胡须老人似乎不愿意直接回答习仲勋提出的问题,而是起身腾空而去了。奇怪,习仲勋感觉自己也是身不由己了,也跟在老人的后面腾空而行了。走呀走的,飞呀飞的,不知道过了多了时间,也不知道飞行了多少路程,只感觉来到了一个奇异的地方,只听到两个字的音符:“到了。”也怪巧,人被停下来了,习仲勋睁开眼睛一看,一行醒目的文字立即映入视网膜:“中国引领世界走向和平!”“这字是谁写的?”习仲勋问:“这话说得太好了。中国永远是一个热爱和平、向往和平、保卫和平与创建和平的世界大国。即便是现在没有实现,但我坚信,中国的这一个美好的梦一定能实现!”“感谢你。”胡须老人亲切的一句:“习仲勋同志,你为中国、为世界创造了一个伟大的梦想!”说完,老人伸手一扬,突然地将一面鲜艳的和平大旗推向习仲勋,还说:“中国的和平大旗,将由你首先传递出去!”习仲勋促手接过旗帜,惊的一下子醒了过来,再睁眼一看,眼前什么都没有。
于是,习仲勋自言自语一句:“原来是一个梦,一个伟大的中国梦!”
读者朋友们:妙到极至,才能及巅。这个情节,作者写的真美、真妙!通过习仲勋的一个自然的梦,导入引领世界走向和平的中国梦!通过开国元老习仲勋,导入当下人民敬仰的习大大!更有当下的中国,传递中国的和平大旗,震撼世界!笔触自然,过渡自然,让人自然的从历史想象到了现在!不失一趣、一美、一奇。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章分解喽!
【作者汪琪铃附言】
飞兔乘龙——我导读《战争下的和平》
读者朋友们,你们是龙的传人,是《战争下的和平》亲爱的帝者!
这兔年的天空,异彩纷纭,飞字前头文已序,只待君来早!
是的,在我第一眼见到《战争下的和平》时刻,猛然想到了:这作品像谁?给谁?
翻览了简介,品味了字文,章章句句静淌着一种典雅细流,洗人心懒。于是,有了一种萌动……嗯,是应该分享,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部作品,传承这部作品……
本来,导引方式可以万千,不拘一格,可我偏编儿的要告诉朋友们:峰岭能飞兔,文海可乘龙。提着一颗善良的心,游离于章里卷间,便是《战争下的和平》!
看看每一章,拥有五六千字,不长也不短啊。故而,有了承上启下的“章导”。不过,中途也应该设置个驿站,让龙们歇歇眼神,是为文中“点缀”。喝彩并非无原则的,有则颂之,一两处都行,链接朋友们的愉意,彼此胜出。
开章刹曲藏迷诱,引后连前总是圆。
有人说,这岂不像或含古典名著风味了吗?嗨,这是一个“辣喉舌”问题,答案还是让读者朋友们去品评喽!
另外,还请诸君近距离知道“天缘三色”:
(一)《战争下的和平》导读本,至少有如下三大全新点:
其一,历史小说创作,采用虚实两条主线叙事;
其二,每一章五六千字,穿插二三处导读;
其三,文中嵌入画龙点睛式诗或词或曲等。
(二)《战争下的和平》导读本,至少有如下三大全新主张:
其一,创建三美主义:尊重强者,扶持弱者,共同享受生命;
其二,确定:战争状态下,和平不能成立;
其三,好战和依赖战争是人性的弱点。
(三)《战争下的和平》导读本,至少有如下三大写作特色:
其一,有丰富的肖像描写与景物描写;
其二,虚构人物的名字与其在故事中的角色基本一致;
其三,历史人物与事件都是在真实的基础上予以运笔。
这里,我还提出一种“战学”研究概念,其内容含六大板块:战事学,思想学,人物学,艺文学,史今学,著导学。已有愚意,暂惧露笔;导者心绪,纳智笃行。
这里,我及原著作家鲁岱老师携手拱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战争下的和平>导读》事业的尊者、同仁之指导或厚爱!
【原著作者简介】
鲁岱,男,原名鲁仲强,湖北省大冶市人,高级中学退休教师,中国半朵文化馆研究员,湖北省《荆楚风韵》杂志社副社长兼主编。主要著作:一部120余万字的三卷本历史小说《战争下的和平》及由天才女作家汪琪铃导读的140余万字的《〈战争下的和平〉导读》,一首2万余行当代神话散诗《太阳韵》及由此改编而成的38集同名剧本,一部78万余字乡村振兴小说《黎明诗韵》及由此改编而成的56集剧本《五粮天》,一部与第二作者汪琪铃合写的23万余字半传体小说《赤水河上的仁梯——汪广仁》及由此改编而成的38集剧本《仁梯汪广仁》等。创作发行了歌曲《我真的看到了》《汪广仁》以及春晚押尾曲《难说再见》。本人学味浓,付出多,收获少,但甭管绿肥红瘦,进取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联:13477739786。
电视连续剧《战争下的和平》片头曲、片尾曲歌词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fhdN64hnBWNkFjh4FfzpGg
附:部分与本平台相关的网络作品选
《中国教育科学》常年征稿(https://mp.weixin.qq.com/s/4jqxo5QDh259YPV0VGAqWQ )(汪广仁教科文)
《赤水河上的仁梯——汪广仁(1)》(https://mp.weixin.qq.com/s/E0gdBdmjmsWe62RRPFUHJQ )(汪广仁教科文)
电视连续剧《仁梯汪广仁》(1)——《奔腾的赤水河》(https://mp.weixin.qq.com/s/4s8fEIfyl8uwo5ILGnb0dQ )(汪广仁教科文)
歌曲《汪广仁》(https://v.qq.com/x/page/y35042uyhau.html )(腾讯视频)
歌曲《赤水河边的星光——致汪广仁教授》(中国“教育科学总编室”视频号之音频)
汪广仁《“家在中国”2025全球华人国学春晚贺辞》(https://v.qq.com/x/page/u357638shzn.html )(朗诵汪杨)(腾讯视频)
汪广仁2025年春节贺词(https://v.qq.com/x/page/t3576b4upg5.html )(朗诵文静)(腾讯视频)
春晚押尾曲《难说再见》(https://v.qq.com/x/page/s35745ih1g6.html )(腾讯视频)
【本期责编:汪忠堂 上传:林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