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灵魂打磨时光碎片
——读党端婧诗词
作者: 捷 夫
灞河垂柳漫长堤,
条密成簾景旖旎。
不显孤傲不求丽,
俯仰自如非自卑。
在谈论一个诗人之前,不妨先读一首她的诗。就像在谈论莫扎特之前,最好先把他的唱片放进唱机里。前几天,我陪几位朋友在灞河湿地公园采风,触景生情,想到文友党端婧写灞河的一些诗句,给朋友们谈起这位女诗人。
党端婧已经出版诗集五部。有一段时间了,她的几本书一直放在我的床头。每每拜读她的一首首诗艺和意境臻美融合的诗作,我仿佛听到从作者心底汩汩流出的灵魂的音乐,给人一种诗洇歌染的情愫和玄思。
傲然红尘,她诗伴心旅唱大风。生命的印记雕刻在她作品的字里行间,她的眼睛经历半个多世纪的修行几近摄像机,记录着她的心禅和思考。诗的生命是诗人通过语言赐予的,而诗的意境又永远让语言望尘莫及。一首诗或一部诗集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是诗人能否以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趣,用语言构建的意象和意境,给读者带来阅读愉悦。灵动的、和谐自然的、平易中蕴含高邈飘逸的语言,在人与自然的神秘契合的意境中,方可把诗带离纸面,飞进读者心灵的星空。行云流水,草长莺飞,海棠承露,梨花带雨,之所以美得难以言说,奥妙就在于自然与和谐。天道如是,诗道亦然,党端婧在这方面做出了令人满意的努力。她把诗的声音作为生命的元音,认为诗的语言不仅是一种载体或符号,而是生命的呼吸和脉搏的律动。
党端婧善于用灵魂打磨时光碎片,她的诗词是从心灵深处爬剔而出的,既有色彩美和画面感,又有深悠绵远的情韵,是一种心灵无所羁绊的自由和伸展,是一种岁月嬗递中的灵魂澄明与皈依。党端婧诗词之所以耐读,除了她在意象的选择上注重距离感和丰富性之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语言的成功。她以语言的诗意排列与组合,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内心的情致和意韵。《砚田水韵》《云端之歌》《词海凝韵》《三国演义百字诗华》《西游记百字诗华》,从这几本书的取名我们就能看出,她的写作涉猎宽泛,哲思有,诗思有,梳理既往有,目击当下有。在她的笔下,即是最平凡普通的事物,也能表达得灵动园融,使生活的弹性和张力尽显其中。她用诗的阳光拴住自己的影子,具有一种高阶位视域的穿透性。
党端婧诗词充实而气韵自如、清新淡雅而又柔巧干净,盈溢着暗示和张力元素,文采丰瞻,属于典型的在生命中寻找美丽的女性足音。诗人是现实中的人,也是超现实的人,喜欢清醒着做梦。所以诗介于清新与朦胧之间,现实与超现实之间,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在党端婧的精神世界里,诗是生命自由浪漫的一种形态。让夜露销残一般短暂的个性生命,在无限的时间长河中找到生存的意义,才能在有限与无限的永恒矛盾中发现美丽的瞬间。她凭着自身的诗性禀赋和艺术修养,也凭着自己不倦的探索精神,沿着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的轨迹穿越时空隧道,以一种女性的文心诗弦,在与自己人生感悟的比照中,发出属于自己的心灵回声。她将日常生活中的经历、见闻和思索提炼成一串又一串摇响岁月风铃的灿灿发亮的句子,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一种女性律动的最微妙而深邃的生命声息和精神漫游。
诗是语言的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讲,诗是文学中的文学。它要求以高度凝炼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在写作上,党端婧长袖善舞,信手拈来,但她不是以本来的面目,均烙上了党端婧的印记和风格。
一种樱桃成熟的红透,一种芭蕉雨过的绿净,一种因缘而聚的人生独白,一种因情而暖的逐梦吟诵,一种凤眼菩提的时空禅悟,一种世相杂谭的心泉叮咚,这是我拜读党端婧作品之后,在脑海里滚动的感慨和感叹。诗言志,歌缘情,声依水,律和声。欣赏党端婧诗词,草就感怀一首以贺——
开枝散叶乐耕耘,
桃红李白木成林。
久蚌成珠一束光,
眉山目水性情真。
闲云野鹤爱盈怀,
扶卷逐梦吟凡尘。
寄兴诗坛唱大风,
心素如简月满轮。
2025-7-18
捷夫(段捷智),山西洪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力作家协会原副秘书长兼组联部主任、《西北电业职工》杂志执行主编,陕西电力行协首批文学艺术专家,担任2011至2013年度《中国诗歌选》编委会主任。曾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先后担任秦川电力电子设备制造公司经理、陕西电力设备成套厂厂长等。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出版有《现代企业营销艺术》等经济类专著三部。后涉足文学创作,发表作品四百二十余题,出版有散文集《击浪生命河》、诗歌集《在梦与醒的边缘》《季节之外的风景》《忘了时间的钟》《梦宴》、评论集《捡拾太阳碎片》及文学专号《没有句号的足音》等。曾主持编审及参与编辑包括两套职工文学作品丛书在内的文学作品集23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