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是我在主流媒体几十个公众订阅号之一,最近网上很热闹的一篇文章: 人民日报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这是风气重归淳朴的表现(转载文章加的标题,并非人民日报文章标题) 在公众订阅号人民日报 却没有找到这篇文章?后来几经周折,在《人民日报》每日评论合集 理论强党<内蒙古﹥2025年07月07日 06:58 称呼与风气(金台随感)作者 陈其浩 (特别强调指出:人民日报文章一般不会是个人署名。 更不是什么随感 署名个人的文章不宜过度炒作)
文章开头第一句话:这个称呼,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详见原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叫声“同志”,是风气重归淳朴的表现 、社会风气就好了吗?
称呼的形式只是人际交往的起点,其背后承载的尊重、平等与真诚才最为珍贵。无论“同志”抑或其他称谓,本质都是对个体身份的一种指代。真正重要的是称呼背后是否传递了平等相待的善意,是否体现了对对方人格的尊重,以及是否发自内心的真诚认同。称呼是桥梁,而桥上的基石是相互尊重与人格平等。若缺失这份尊重,再美好的称谓也徒有其表;若怀有真挚的平等之心,即使称呼朴素,也能建立信任与连接的纽带。因此,超越称谓的形式,追求人与人之间基于尊严与理解的本质联结,才是构建和谐关系的核心。这份发自内心的尊重,比任何称谓都更能温暖人心,也更能凝聚起温暖而坚实的力量。
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称谓的形式绝非核心,关键在于制度建设的刚性约束与价值引领的深入人心。
其一、公正透明的制度是基石。法治的权威必须覆盖权力运行的每个环节,确保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若腐败成本高昂而监督有效,潜规则便无滋生土壤;若司法独立、执法严明,公平正义自会成为社会底色。
其二、公共权力的示范效应至关重要。官员的廉洁奉公、基层治理的公平高效,直接影响民众对规则的信任。当权力真正"为人民服务",而非被特权侵蚀,社会才能形成尊法守信的共识。
其三、需重塑价值共识 物质发展若脱离道德与责任感,功利主义便会瓦解公德。教育、媒体与公共讨论应持续传递诚实、责任、互助的核心价值,使之成为集体自觉。
形式可点缀表象,但制度的牙齿与价值的灵魂才能真正塑造风气。 当权力被关进制度的笼子,当诚信成为生存的必需而非选择,社会肌体才能焕发健康活力。
一、人民日报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这是风气重归淳朴的表现
这不是人民日报以此为题的文章。原文章标题及作者:
称呼与风气(金台随感)作者 陈其浩
二、正如原作者陈其浩 称呼与风气(金台随感)开篇第一句话: (同志)这个称呼,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巳不是第一次。这就说明不像有的自媒体的添油加醋…夹带私货, 又谈到了什么要回归什么时代。既然是老生常谈,为什么党和国家又没有明确的作出回应和规定、对怎样称呼作出统一?不能统一,不可能统一。 不就是一个称呼吗?何必上纲上线拿拿什么来说事…不正如作者所说,后来,经济发展、文化多元,才有了各种各样的称呼。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出现各种称呼,难道这不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好事吗?何必非要倒退回去,统一称呼一个什么什么…党和国家一直没有做出统一的一个规定,难道还不能说明一切吗?
三、把“同志”称呼与社会风气挂钩,有那个必要 夸大其词、上纲上线…"文革″年代才有的……叫声“同志”,社会风气就好了!文革时期叫同志社会风气好了、亲切、平等…了吗?
所谓叫同志,亲切、平等、纯朴…社会风气好…等等,就回归了什么时代?是否有些一厢情愿、以片概全,有意为什么时代贴金…实则相反。一个称呼没有没有么大的作用"威力″。并不是某一个称呼,就显示亲切,平等,淳朴,社会风气就好。事实证明,生活中那些成天把“同志”放在嘴边的人,并不一定就真的为同志着想,并不一定真的在为人民服务,并非是志同道合,追求共同理想。就犹如特殊年代喊万岁、万万岁的人却背后下毒手……
人与人之间的称呼,自然习惯,听着顺耳,不与身份和场景相违和就可以了,真没必要盲目复古…回归到什么时代。
四、从称呼“同志”到“老板”看社会
现在不称呼同志改称呼老板。从称呼同志到称呼老板,看社会是前进了还是倒退了?
从老一辈革命家打江山建立新中国的志同道合,为追求共同理想事业(同志),通过一代代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逐渐变为现实。从“同志”到“老板”,一路走来很不容易,看来社会还真是进步了! (参考2017-12 -22称呼“同志”怎么就落后了呢 全文.附后)
五、同志的含义 : 同志,志趣志向相同。简言之,为共同理想事业而奋斗的人,特指同一个政党的成员。
"同志″相称,特指同一个政党的成员,也可称姓加同志和职务。在党内或较高层任职,互称同志。如毛.泽.东同志,小.平同志。
习.近.平同志,锦涛同志等等。如果普通老百姓再互称同志反倒不习惯,不如称老板自然自在,觉得是另时代。
虚无实有2025.7.9
延伸阅读
称呼“同志”怎么就落后了呢?(2017.12.22)
——从称呼“同志”到“老板”看社会
现在不称呼同志改称呼老板。从称呼同志到称呼老板,看社会是前进了还是倒退了?
过去称同志是社会最普遍的称呼,也是尊重尊敬尊称。现在称老板较为普遍,称同志已经落后了!一是见面就称呼老板,并问老板在哪里发财呀?二是把所有经商的,无论经营买卖有多大,开个小面馆,理发店,副食店……统统都称老板。
现在,除特指同一个政党的成员外,在党内或较高层任职,互称同志。如习.近.平同志,小.平同志,锦涛同志等等。如果普通老百姓再互称同志反倒不习惯,不如称老板自然自在,觉得是另时代,另类跟不上时代的“老土”。
同志的含义是什么?老板又是指什么?从称呼同志到称呼老板说明了什么?
同志,志趣志向相同。简言之,为共同理想事业而奋斗的人,特指同一个政党的成员。
老板,①私营工商业的财产所有者;2工商业的业主,法人代表及其代理人。3占有较多股份的股东。
这样理解老板含义更恰当更妥切。老板指的是一种使命感、责任心、事业心,指的是一种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工作精神,指的是对效率、品牌等方面持续的关注与效果、质量、成本、尽心尽力的工作态度。老板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自己是老板一切应当怎样做。
我们对称呼同志与称呼老板的含义清楚了。老板人人都想当,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人类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历史在更替。从几个社会基本特征可看出!(本篇不展开).详见下篇)
我们经历过的几个社会阶段人民的渴望及要求看看:
奴隶社会,人们希望不受奴隶主奴役,渴望自由。封建社会,人们要求不受地主地租剥削,耕者有其田多好啊。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垄断占有的物资及生产资料雇佣劳动,我们希望也拥有生产资料,享有公平竞争机会后当老板。(现今已实现)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新中国成立十余年中,内忧外患,能天天吃饱肚子,能取消限量,取消粮票证,副食证票,肉证票,想买多少就买多少那该多好啊。
改革开放至今近四十年了,中国整个国家变化之大有目共睹,人们的渴望要求都在逐步变为现实。人人都可当老板,想当老板的愿望,只要努力,都能实现,有的当上了,有的正在拼搏努力着……
人们的梦想和要求不断变为现实,推动了社会不断发展前进,更说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功劳不可磨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一切之成就。……
从老一辈革命家打江山建立新中国的志同道合,为追求共同理想事业(同志),通过一代代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逐渐变为现实。从“同志”到“老板”,一路走来很不容易,看来社会还真是进步了!
虚无实有2017.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