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穿休闲服运动鞋
文/刘予洪
和很多公职人员爱穿行政夹克、西裤搭配黑皮鞋不同。我更爱穿一身休闲服,再配上一双运动鞋。究其原因,不仅因为这类衣服、鞋子样式美观、时尚新潮、穿着舒适、穿上显得朝气蓬勃,更因为它们还是帮助我开展工作的利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名公职人员,我除了要完成办公室案头工作,还要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受业务范围的限制,我去调研的地方大都是非常偏远的农村和牧区,而且要直达田间地头,直插高山牧场,直抵温室大棚、直入农畜产品加工现场……这些地方大多交通不便,好点的有水泥路、砂石路,不好的干脆就是荒原上的便道。虽说汽车可以开进去,不过汽车跑起来上下颠簸不说,还会扬起遮天蔽日的黄尘,那情景完全就是“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的再现。更为艰苦的地方,连汽车都开不进去,完全要靠两条腿走进去。但是,在那里,也只有在那里才能看到农牧业生产第一线的真实情况;才能得到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才能切身感受到农牧业科技人员的贡献和奉献。
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展工作,如果我穿上行政夹克配上笔挺的西裤和锃亮的皮鞋会是什么效果?不但显得与当地群众格格不入,而且很有可能把脚走痛,甚至有可能在崎岖陡峭的羊肠山路上绊倒,把一身好看的“行头”弄脏,搞得灰头土脸。这样的“惨案”我还真的目击过一次。
那次是到玉树州一个高海拔县实地察看牦牛养殖情况。当地政府派一位年轻干部当向导,带领我们去高山牧场。先乘车沿公路迎着朝阳行驶。蔚蓝的天空下,巍然矗立的群峰在阳光下闪着冷峻的银光,那是终年不化的积雪。车行二十多分钟后,转入坑洼不平的便道,车身不时剧烈颠簸,车后扬起滚滚黄尘。约四十分钟后,汽车停在了山脚下,一行人下车徒步上山。我们大口喘着粗气,踏着残雪,沿着崎岖不平的狭窄山路缓慢步行了约半小时。颇有几分“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到山巅”的豪迈和豁达。
到达设在半山腰的牧场办公点,目的是稍事休息,以利再进。一座活动板房出现在我们眼前。这是科研人员宿舍兼办公室。在这里工作的那位知名大学的博士当天正好外出开会去了,无缘得见。
不过,透过窗户玻璃可以看见打扫洁净的房间和陈设。除了一张单人床和简单的寝具、炊具,靠窗摆放的一套办公桌椅,就没有什么了。我们发现这间活动板房与众不同。因为它的门窗都加装了粗大钢筋焊接而成的牢固防护网。问及原因,向导说:“这是防熊的。这里经常有熊出没。”闻听此言,我心中不由升起了对这位在高原上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的崇高敬意和由衷的钦佩。知名高校的博士,投身连呼吸都困难的三江源畜牧业生产第一线,把自己的论文写在青海高原的崇山峻岭上,这是何等的敬业精神,又是何等的奉献精神!
休息完毕,向导带领我们沿着陡峭的羊肠小路走向附近的牧场实地察看牦牛生长情况。刚走出百十米远,不幸发生了。向导不小心滑倒了,雪水混合物掩盖的石块非常滑,他“五体投地”般的趴在了积雪覆盖的山坡上。大家见状,赶紧上前,合力把他扶起来。再看他,已经沾了一身的雪泥,幸好人没受伤。我突然发现他穿的就是行政夹克和西裤而且搭配了一双光可鉴人的黑色大皮鞋,但是,皮鞋底不防滑。此时,再看他一身好看的“行头”已经沾了不少雪泥,显得狼狈不堪。再看其他人穿的都是休闲服和防滑运动鞋。晚上吃饭时才知道,向导是刚从外省考录不久的新同志。我心想:怪不得他会穿那样一身入乡不随俗的“行头”。为了方便开展工作,也避免出现这样的意外,我爱穿休闲服运动鞋。
休闲服和运动鞋不光在冬季管用,不仅是登山踏雪的利器,在夏季也管用,而且是抗风防雨的神器。
记得有一年,我去曲麻莱县出差就派上大用场了。曲麻莱县是一个十分艰苦的地方,当地曾经一直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曲麻莱,曲麻莱,进得去,出不来”。
那天,我们从玉树市出发直到抵达曲麻莱县,一路上天蓝云白,日暖风和,车窗外都是连绵起伏的青山画出的万里江山的温柔曲线,悠闲吃草的牛羊如同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宝石、珍珠点缀其间,峡谷中是奔流不息的河流,一派说不尽的高原盛夏美景,我们仿佛置身画图之中,感觉十分惬意。
可是,正当我们站在山冈上的牧场边听取畜牧专家介绍牦牛高效养殖情况时风云突变。一阵冷风吹过,雨丝随之飘落。真应了那句俗话:高原的天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我们并不在意这不期而至的风雨,只是抬手做了个动作,然后继续听专家介绍情况。我们的无动于衷似乎惹恼了这突如其来的风雨,或者是龙王爷有意要考验一下我们的耐心和定力。雨是越下越大,仿佛龙王爷把三江源的水都集中到我们头顶的天空倾泻下来。黄豆大的雨点铺天盖地的砸下来,在我们眼前织起一张无边无际的大网,把高山大河、草原、牦牛全都罩住。氤氲的雾气在山间弥漫。牦牛被又大又猛的雨点砸得纷纷跑进牛圈躲避。我们则不以为然的继续在空旷无边、无遮无挡的大草原上安详的听专家介绍情况、交流讨论,并没有因为雨越下越大而中断工作。雨水先是顺着大家的外衣往下滴,后来雨滴就连成了线。但是,大家依旧若无其事的继续工作着。谁都不为滂沱大雨所动,大有“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淡定与从容。写到这里,读者也许会问,你们做了什么动作?为什么不怕雨淋?雨滴刚刚飘落的时候,我们都不约而同做了一个戴帽子的动作——把各自休闲服上衣的帽子戴好了。因为我们大家——包括畜牧专家——都穿了防风又防雨的休闲服和不怕水的运动鞋。而且我们穿的休闲服上衣都是连帽衫。唯其如此,我们才能在风雨中安详的聆听专家介绍情况,从容不迫的交流讨论。最终,我们圆满完成实地调研任务,乘车返回,群山环抱的旷野上只剩下又大又密的雨点在风中独自凌乱。
休闲服、运动鞋能在风云突变时为我们遮风避雨,也能在意外发生时救人危难。有一位畜牧专家就给我讲述过他亲身经历的“险情”。
几年前,他下乡到牧区推广普及牛羊科学养殖技术。路过一个牧民家,他临时起意打算下车到牧民家里讨口水喝,顺便看看人家的牛羊。于是,他独自下车,同伴们在车上等他。正当他下车朝牧民帐房走去时,不知为什么,平时拴得好好的藏獒挣脱了铁链,突然从一个小土堆后面向他猛冲过来。见此情景,他大吃一惊,本能的拔腿往回跑。等在路边的同事见状,迅速把车门开到最大接应他。他狂奔到车门前一跃而起,动作极为敏捷的飞身上车,还不忘顺手带上车门。密切关注藏獒动向的司机也不含糊立即松刹车、踩油门。说时迟,那是快。汽车如同一支离弦的利箭原地弹射而出。惊魂未定的他,回头望去,只见那条藏獒正在车后飞扬的尘土中对着飞驰而去的汽车无助的狂吠。他幸运的躲过了一难。他说:“幸亏那天穿的是休闲服和运动鞋。要不然真跑不掉。肯定要做那条藏獒的美餐了。”言语之间唏嘘不已,都是对这次“獒口脱险”经历的庆幸和后怕。
在乡村或者牧区,一身休闲运动服与一双结实耐磨、款式新颖的运动鞋简直就是绝配,就像花生米和老白干儿、嫩牛排和葡萄酒、罗密欧与朱丽叶。在那广阔天地里,不管是晴天还是雨雪天;不管是下地耕耘还是上山放牧;不管是楼上开会还是大棚劳作;不管是骑马还是骑摩托;不管是开车还是步行……一身休闲运动服与一双运动鞋都很轻便,很灵巧,而且还很新潮、很时尚、很舒适。所以生活工作在那里的农牧民和科研人员都爱穿休闲服和运动鞋。经常和他们接触,我也和他们一样爱穿休闲服和运动鞋了。
这样的衣着打扮无形中拉近我与他们的心理距离。所以,每当我穿着休闲服和运动鞋上山下乡、深入乡村牧区的时候,不用说一句话,光看穿衣打扮,农牧民群众与我的亲近感无形中就增加了几分。这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个简便易行的办法。
过去的几年里,我穿着休闲服、踏着运动鞋,走了不少农牧区,多次翻越海拔4815米的哈秀山垭口、实地察看过曲麻莱的牦牛、高产饲草基地……完成了多次调研、考核等重要工作。在工作中我看到了在惠农政策和农牧科技支撑下现代生态农牧业喜人的发展形势,也看到了农业科技人员的辛勤工作,更看到了青海农牧业发展的光明前景。当然,我也在实际工作中和农牧民群众、科技人员、基层干部建立了珍贵的友谊。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服、运动鞋也在不断的迭代升级,款式越来越新潮,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人们的青睐。当然,我这个工作上的休闲服和运动鞋的受益者也不例外,更爱穿休闲服和运动鞋了。相信在休闲服、运动鞋的陪伴下我今后的工作一定会做的更好,一定会踏上更加光明的人生之路。
第十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主题不限,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随到随审。
为期一年,入选作品会择优按顺序在大赛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大赛作品集。
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十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2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2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多篇(每篇3000字左右)
小说多篇(每篇3000字左右)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参赛限投一次作品,请您挑选您的最满意作品参赛。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人气奖若干名。依等次颁发相应获奖证书,镌刻名字的奖杯和奖牌,获得者将获得高档英德红茶套装。
赞助商:
英红九号!中国三大红茶之一,温性红茶,浓郁芳香的甘蔗甜醇香,口感浓爽甘醇,满口甘蔗甜醇香持久不散,茶客最爱!欢迎广大喜欢喝茶,需要购茶的朋友联系咨询:吴生18819085090(微信同号)(投稿问题请勿扰,按照征稿启事投稿即可。)
诚邀更多赞助单位赞助本大赛,有意者可以邮箱联系。
自费出版事宜:
如有书籍出版意愿(诗歌集,散文集,小说集等作品集)
出版方式为国内书号,国际书号,内部出版,任选其一。
请将您的书稿及联系方式投稿至芙蓉文化出版中心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微信:1075812579
萧逸帆工作室
文学翻译征稿启事:
如您有诗集,散文集,小说集等文学作品集或者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需要翻译,您可以投稿到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微信:1075812579
专业文学翻译,价格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