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安八办
贺测亮
在古城深巷之中,七贤庄的四合院静静伫立。
青砖叠映着时光的釉彩,黛瓦垂落着岁月的雨帘。
轻轻推开那扇门扉,1936年的暗涌扑面而来——
牙科诊所内,玻璃瓶折射出希望的星火;
地下室里,电台的嘀嗒声穿透静谧,
将延安的宣言,细细缝补进华夏破碎的河山。
十方院落,宛如忠诚的哨兵,岿然静立。
“工”字形的脊梁,坚毅地擎起抗战的风云雷电。
墙上的函电,叶剑英的署名仿佛还带着温热的呼吸;
煤油灯下,周恩来的笔锋似刃,劈开卢沟桥的寒夜。
雪佛兰卡车,无畏地碾过道道封锁,
二十二道车辙里,深藏着炮弹、手术刀与《新华日报》。
两万双布鞋,踏遍了黄土高原的沟壑,
青年们把《松花江上》的悲怆,
熔铸成为奔赴延安的激昂进行曲。
白求恩的手术台,托举起归国志士滚烫的信仰;
史沫特莱的镜头,定格下林伯渠、宣侠父的身影。
在特务环伺的街角,他们播撒着统一战线的星星之火。
泛黄的图片,诉说着往昔的斑驳岁月;
寂静的旧址,回响着铿锵的誓言。
讲解如潺潺溪流,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文献、实物与影像相互交织,串联起十年的烽火峥嵘。
三千光影,在展墙上蓬勃生长,
砖缝间的电波,永不消逝——
它依然在破译着一个民族昂首前行的密码。
这里,是信念的熔炉,淬炼出磅礴的伟力;
这里,是精神的丰碑,铭刻着不朽的注脚。
无数的仰望者来到这里,
将红色的血脉,续写进面向未来的璀璨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