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 观自然随吟
万菊芳
蓝霄浩瀚景无穷,璀璨银河黑洞中。①
入梦不知身是客,飞天可瞰塞如虹。
水波澹澹繁星闪,云朵悠悠峻岭雄。
依旧江涛归大海,人生最美夕阳红!
注释:
银河系的中心是巨大的黑洞。
七律 . 莹华山随吟
万菊芳 (四川)
莹华峻峭挺蓝空,榨道盘旋车雾重。
绝顶岩崖撩日月,亮玻楼壁透山峰。
坐床可望星光灿,睁眼能观霞岭红。
犬吠鸡鸣银瀑泻,深山野径客无穷!
七律 . 端午悼屈原
(新韵)
屈子怀沙汨水投,报国无路恨悠悠。
忠魂远去千秋颂,赛舰急飞万浪流。
才智超群臣忌妒,秦人亡楚汝担忧。
丹心一片民难忘,形象光辉史册留!
吟蔡文姬
(现代诗)
东汉才女蔡文姬,
貌美聪慧世人知。
形影飘然赛飞燕,
面若桃花朝野惊。
长眉弯弯如柳叶,
红唇鲜润皓齿洁。
明眸眼神若秋水,
婀娜多姿百媚生。
幼年通音乐,
书法文字精。
饱读诗书破万卷,
学富五车才八斗。
下笔文章洋洋洒,
一挥而就文彩喷!
东汉末年战乱频,
匈奴南下来抢劫。
蔡文姬被劫到塞北,
被迫做左贤王之妻。
她在漠北生活12年,
曹操惜才用重金赎她回。
其父蔡邕大文豪,
战乱文卷多散失。
曹操心疼文化遗产损,
令蔡文姬编撰其父文。
才女记忆远超群,
九岁能辨琴,
幼年“神童”美誉称。
归汉呕心沥血撰父著,
400多篇长文献,
凭借记忆全默写。
救了珍贵文献传到今!
一生婚姻多坎坷,
少女美艳董卓惊。
为避女儿陷虎囗,
蔡邕寻婿急嫁女。
初婚嫁郎卫仲道,
红颜薄命夫君死。
回到娘家倚父母,
不久为父死非命。
内乱外患匈奴侵,
东汉末年贼横行。
蔡文姬逃难大街上,
匈奴抓住飞马腾。
二次逼婚嫁匈奴王,
怀念故国泪淋淋。
十二年后被赎回,
又肝肠寸断母子离!
“乱世才女”的《悲愤诗》,
反映东汉末年动荡景;
《胡笳十八拍》,
抒发了蔡文姬远离故士
的离别思乡情。
后又回汉,
母子分离千丝挂,
夜夜梦中泪湿襟。
正如她诗云:
“残阳泪痕满面,
依依不舍”!
208年,
曹操花千两黄金,
赎回蔡文姬。
此举既救人,
还要蔡文姬完成蔡邕
四千卷典籍的整理。
为了让她专心撰,
曹操赐婚蔡文姬,
才女条件只求当正妻。
丞相思量再三后,
选中屯田都尉董祀。、
新婚之夜,
22岁的董祀,
对35岁三婚的蔡文姬,
心里怒火中烧,
忿忿不平。
他转身正要离去,
蔡文姬镇静提醒:
“你若离去,必将获罪!”
董祀正年少青春期,
盼望仕途一马腾升,
接到圣旨脸铁青。
曹操此棋很精明,
既满足了蔡文姬之求,
又用联姻控制了董祀。
朝臣议论纷纷:
董祀靠裙带获取官位。
他闻之如芒刺背,
哑巴吃黄莲,
有口亦难辩清!
董祀心中忿忿难平:
一个年长13岁的寡妇,
还在胡地傍过蛮夷,
如今居然成己正妻!
幕僚眼光冷似箭,
董祀感到寒似霜。
又不敢违抗操圣旨。
新婚之夜终来临,
只能硬着头皮来迎亲。
洞房张灯结彩喜气荡,
新娘头顶盖头等郎君。
董祀踏进房门怒火涌:
“残花败絮,
也配做我正妻"!
盖头未揭欲离去。
话音刚落,
蔡文姬猛吹灭红烛,
传来冷俊的声音:
“你若离去,必将获罪”!
“曹公指婚,岂容你违背”?
曹祀脚步停,
霎时房间寂静,
董祀清楚曹操手段狠,
违背指婚即抗旨。
才女坚毅脸宁静,
若大理石雕像貌俊美!
董祀最终无奈留,
苦涩泪水心里呑。
他每日早出晚回迟,
只在客厅椅上入梦景。
虽在一屋如山隔,
两颗心灵距千里!
蔡文姬废寝忘食理典籍,
高雅兴趣在书中。
董祀如行尸走肉,
朝看水东流,
暮望日西坠,
此情此景何时到尽头!
这种冷战持续到数月,
董祀心中积怨深。
朝中同僚的嘲讽,
妻子的沉默,
都在消磨着耐心。
夫妻形同陌路人!
曹祀管屯田事务,
帐目出现重大差异,
按律当斩!
蔡文姬正在誊抄典籍,
闻知乃大惊。
手中毛笔停住,
墨滴在纸上晕开。
此刻大雪纷飞,
狂风怒号,
蔡文姬赤脚散发,
迎着漫天风雪直奔相府,
双脚在雪上留下殷红
的血迹。
门卫阻挡,
蔡文姬大声呼叫丞相,
往里直冲。
雪花沾满衣裳,
眼泪牵线流,
脚趾血染红。
曹操正在处理政务忙,
见蔡文姬此番模样乃大惊。
她跪在堂下,
雪水涔涔滴不停。
丞相大人:
“马厩万匹,岂无一骑?”
曹操听懂暗喻,
董祀虽有过错,
才能尚在,且忠心耿耿。
蔡文姬提出交换条件,
默写父親典籍,
换董祀一死!
曹操感动了,
蔡邕典籍价值连城,
蔡文姬从小熟读,
能默写不少篇章。
董祀终于死里逃生。
回到家里,
他默默注视着蔡文姬,
心里百感交集。
妻子雪夜求情的场景,
在脑海清晰呈现:
鲜血染红的脚印,
跪地时的绝决,
都激厉冲击着内心。
夫妻关系转暖了,
董祀不再避家如虎,
有时在书房里陪伴。
蔡文姬默默准备茶水,
两人在默契中寻找到
了温情。
蔡文姬终于完成了
父亲几千集文献整理,
又开始创作。
巜悲愤诗》和
巜胡笳十八拍》,
在这期间问世。
文字中流淌着十二年胡
地生活的血泪,
也有对命运的抗争。
董祀读到这些作品,
潜然泪下,
才真正理解到妻子的
内心世界,
她经历了多少坎坷和
苦难啊!
胡地十二年,丧夫失子,
滇沛流离,
回汉地又遭受世人异样
的目光。
她承受过的痛苦似海深!
两颗心贴近了,
成了互相理解的恩爱夫妻。
公事渐少,
董祀提出辞官,
曹操批准了请求。
政治联姻的目的已达到,
典籍也整理完毕。
夫妻二人离开官场,
隐居乡间,
过着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