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鸭绿江断桥 鸭绿江断桥是鸭绿江上第一座大桥,1909年8月动工,1911年10月竣工。由当时日本驻朝鲜总督府铁道局承建。桥长944米,宽11米,共12孔。该桥采用“开闭梁”式设计,可旋转90度,定时开合。这样既能保证铁路畅通,又便于大型船舶航行。
1943年4月,日本侵略者在鸭绿江第一座大桥上游不足百米处建成第二座铁路大桥(即中朝友谊桥)。
河口公路桥是抗美援朝战争初期三大渡江地之一。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自安东(今丹东),河口、辑安(集安)三地跨过鸭绿江,出国作战。其中,第39军117师,第40军118师由此桥前往朝鲜战场,打响了抗美援朝第一枪。
1950年10月23日黄昏,志愿军第13兵团司令部,政治部及毛泽东主席长子毛岸英在副司令员邓华,参谋长解方,政治部主任社平的率领下,乘车由河口过江入朝,前往志愿军总部驻地大榆洞。
1951年11月中旬,美军出动20多架轰炸机,投下大量炸弹,将大桥中间9孔长约200米拦腰炸断,形成了今天的河口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