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南鹰山:一场迷路与惊喜交织的春日之旅
采风团一行20余人,既有相识已久的老友,也有初次见面的新朋。大家坐上大客车,从松原市融媒体中心出发。文友们陆续上车,车厢内瞬间充满了欢声笑语。
从对南鹰山美景的憧憬,到分享各自的创作趣事,话题不断,气氛热烈。车窗外,春日的田野绿意渐浓,柳枝随风轻摆,仿佛在为这场出行伴舞。大家畅所欲言,谈笑风生,满心期待着与南鹰山的相遇,却未曾料到,一场意外正悄然来临。 当大客车抵达南鹰山脚下时,原本顺畅的行程突然被打乱。由于信号不佳,地理定位不准确,负责担任向导的日新文友社社长李珊珊与采风团失去了有效联系。在寻找彼此的过程中,采风团的车在八家子的两个村落间徘徊。
一时间,车内气氛略显焦急,有人频繁查看手机信号,有人小声讨论着路线。然而,在这略显紧张的氛围中,却也有人乐观地调侃:“这迷路的经历,倒像是体验了一番抗战时期抗联战士与日本鬼子周旋的感觉。”这番话引得众人会心一笑,焦虑的情绪也随之缓解。后来由主持人徐丽老师咨询了当地的村民,在村民的指导下我们的心才慢慢的冷静下来,当地的村民很有经验,他说你们这么大的一个客车在山沟很不方便,你们应该在原地等待向导来找你们,大客车司机采取这个方法。
抵达酒业后,王志远总裁热情地带领大家参观。藏酒室内,酒香四溢,一箱箱酒海整齐排列,仿佛在诉说着酒厂的悠久历史;各个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地工作着,从原料的选取到酿造的工艺,每一个环节都展现出精益求精的态度。酒厂规模之大,酿造工艺之精湛,令众人赞叹不已。 这场从南鹰山到增盛永酒业的春日之旅,虽因迷路而多了几分波折,却也正因如此,让采风团成员们收获了别样的风景与体验。
南鹰山的自然野趣,松花江的壮美风光,增盛永酒业的独特魅力,共同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它让我们明白,旅行的意义不仅在于目的地的美景,更在于旅途中的经历与感悟。或许,正是那些意外与惊喜,才让我们的旅程变得更加难忘,更加值得回味。
【作者简介】富有(付有),笔名富十月。男,汉族,吉林前郭人。1958年出生。系吉林省松原市作家协会会员、松原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世界华人艺术家联合会会员。
处女作《走在田野上》,发表在《1993中国诗坛》上。这篇作品曾多次获奖,2005年,被中国文化传媒出版社和华夏学术杂志社编入《中国学术大百科全书》学术卷,并荣获“中国当代优秀学术成果奖”。
2005年8月,荣获“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中心”授予“国际优秀创新学术成果”金奖。
1994年,诗作《爱情三部曲》《恋痕》等连续发表在《大陆爱情诗百家》上。同年,被中国诗书画研究院授予“百家爱情诗人”荣誉称号,并获得文学报刊编辑资格证书。
1998年10月,被吸收为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2002年10月,荣获国际华文文学荣誉作家诗人卡:(编号:0207)。同时,被世界华人艺术家联合会授予“世界华人杰出艺术家”荣誉称号。
2006年7月荣获首届“中国文艺杰出成就奖——文学艺术金奖”,并被授予“中国文艺终身成就艺术家”荣誉称号。由中国诗人报编辑出版的个人诗集《心灵的颤音》,被2007年中国作家创作成果报告组委会评为金奖,并提名为“构建和谐社会中华民族知名作家的称号。
2007年3月《温总理印象记》在报纸和网络上公开发表,并荣获国务院新闻办特殊嘉奖,同时赢得了新华社高度好评。2019年荣获中国文化建设委员会授予《国家文化建设贡献人物》奖等。个人传略已被《中华名人大典》、《世界名人录》等八十余部中外大型辞书收录。主要公开发表的作品有诗歌、小说、散文、故事、文艺评论等。部分作品被选入多种权威性选本发行于海内外。
【老丫文苑 :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