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 春 》
关东月
暮春时节,仿佛是一场盛大的花事逐渐走向尾声的谢幕礼。
清晨的阳光不再如春日盛时那般热烈,它变得柔和,像是被轻纱滤过一般,淡淡地洒在大地上。风,也不再带着料峭的寒意,而是轻柔地拂过脸颊,却又隐隐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惆怅。
走进那曾经繁花似锦的园子,地上已铺满了缤纷的落英。桃花、杏花、梨花,那些曾经在枝头争奇斗艳的花朵,如今都化作了一片片色彩斑斓的锦缎,铺陈在泥土之上。花瓣上还残留着些许昨夜的露珠,像是它们不舍离去的泪滴。这满地的落花,不是一种惨败,而是一种壮美,是它们在生命尽头的最后一次绚烂绽放。
树林里,枝叶已变得十分繁茂。那嫩绿的新叶,在经历了初春的羞涩和仲春的蓬勃之后,如今已长成一片浓郁的翠绿。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如同碎金一般。然而,在这一片生机之中,却也能察觉到一种悄然的变化。那新生的叶片间,偶尔会夹杂着一两片开始泛黄的老叶,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在向这个世界作最后的告别。
池塘里,浮萍已经铺满了水面,像是给池塘穿上了一件碧绿的新衣。可是,那曾经在水中欢快游动的鱼儿,却似乎变得有些慵懒,不再像往日那般活泼地穿梭于水草之间。水面上,偶尔会泛起几圈涟漪,那是青蛙跃入水中的痕迹,它的叫声也不再像仲春时那般清脆响亮,而是多了几分低沉和喟叹。
暮春,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季节。它既有生命的繁荣,又有衰败的迹象;既有对往昔盛景的留恋,又有对未来的期许。它就像人生的中年,在经历了年少的轻狂和青春的激情之后,开始看到了生命的另一面。在暮春的景象里,我们看到了时光的无情流转,看到了万物的兴衰交替。这让我们不禁反思,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是否珍惜过每一个美好的瞬间?是否在繁华中预见到了衰落的必然?暮春,用它独特的语言,向我们诉说着生命的哲理,让我们在这花开花落、叶绿叶黄之间,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关东月,吉林人,现居广东佛山。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经典文学网签约作家,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当代1文学艺术》副总编,《中外文化传媒》副主编,《当代精英文学》顾问。作品散见于诗刊,《春风》《蔘花》,《青年月刊》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吉林日报,长春日报,羊城晚报等全国报刊杂志及各大媒体网络平台,有多篇获奖作品被选编入《当代华语作家获奖文集》,《中国亲情诗典》,《中国实力诗人优秀作品集》,《中国最美爱情诗选》,《中国精典小说,散文,诗歌集》等多部国家出版物文集。荣获全国首届东岳文学奖,第三届孔子文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