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古迹碧霞宫和皇华亭
傅济生
一 碧霞宫
如皋碧霞宫是位于江苏省如皋市的一座道教宫观,主祀碧霞元君(又称“泰山娘娘”),是如皋重要的宗教和文化场所。
碧霞元君信仰在明清时期盛行于华北、华东地区。
关于如皋碧霞宫的建造时间,存在不同的说法。
一种观点认为,如皋碧霞宫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据史料记载,如皋知县蒋虹泉主持兴建了碧霞宫,历时21年竣工。另一种观点则指出,如皋碧霞宫创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
碧霞元君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被视为庇佑生育、健康和平安的神祇,尤其在民间广受尊崇。
每年农历四月十八(碧霞元君诞辰)或重要节日,信众会前往参拜祈福,尤其是求子、求健康者。
碧霞宫作为如皋道教文化的载体,反映了当地民间信仰与道教传统的融合。
二 皇华亭
如皋北门城外原来有一个很大的土墩,俗称三台山,山上有一亭子,正式名称为“皇华亭”,俗称御碑亭,是如皋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虽然其原始建筑已不复存在,但其名字和文化价值仍在如皋人民的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御碑亭的碑文主要内容是记载了清朝乾隆帝为表彰孝子王拯之节孝而建的御碑。王拯:乳名僧保,字梅村,如皋县北郭宝坊湾人,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在文学艺术领域造诣颇高,是当地闻名的孝子。他在母亲去世后,因哀伤过度而大病一场,病中偶得异梦。王拯梦见一神人告诉他:“余,金龙四大王也,悯汝至孝,故来相救。”并传授他治痨病的药方。王拯服后病愈,为感神恩,他拆己居,在原址上建庙供奉金龙四大王,记述此事。
乾隆皇帝于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来如皋。当时,两江总督尹继善和河道总督高晋联名上疏,邀请乾隆南巡。乾隆皇帝接受邀请后,在此次南巡途中,他经过如皋,并在此停留了一天一夜。
乾隆皇帝在如皋期间,曾到城内外“观风问俗”“察农桑之兴废,询闾阎之疾苦”,了解当地的民生状况和农业生产情况。並与当地的文人墨客、官员士绅等进行了文化交流,推动了当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他还在如皋的文庙等地举行了祭祀等文化活动,以彰显对儒家文化的重视。
解放以后因扩建肉联厂及修公路等原因,铲平了三台山,拆了亭子,泥土填入通龚河南侧一段,原碑石曾经作为小石桥之用,现在又成为一居民的墙基,碑文模糊难辨字跡。
乾隆皇帝在如皋期间还有如下传闻:
1.乾隆皇帝与如皋蒲茶干“只此一家”的传说:
当地官员献上特产白蒲茶干(一种以黄豆为主料、辅以蒲草香料制成的茶干),乾隆品尝后大为赞叹,问此美味何处可得。地方官为表珍稀,答曰:“此味融蒲草清香与豆干醇厚,天下只此一家。”乾隆遂御笔亲题“只此一家”四字,自此如皋白蒲茶干名扬四方。
2.经过拉马河:在如皋西南乡有一条拉马河,旧称龙爪沟。传说乾隆皇帝骑马走到龙爪沟边,得知沟名由来后,下令太监护驾拉马过河,此后龙爪沟便被叫做拉马河。
3.到访绍隆禅寺:绍隆禅寺位于如皋西乡常青镇土山村。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品尝完白蒲的“三香斋”茶干后,又慕名来到土山绍隆禅寺,品尝了寺中的白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