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太
文/陈昱
王老太是我们村里唯一一个生下来就享福的。唯一一个保送到大学的。唯一一个不用留在地理干活的。唯一一个一生都不愁吃穿的。王老太从一出生就风风光光的。风风光光的活到87岁。
我和王老太生在同一个村。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在我们这个连吃饭都成问题的年代,王老太家里过得真是滋润。她父亲可是地主,家里鸡、鸭、牛、羊多的很。逢年过节就宰一头杀了吃。我和王老太关系好,父辈之间也是发小。每回她家吃肉的时候我都能捞一口荤。我父亲这人,好面子。每次去她家都嘱咐我带些他自己腌制的咸菜。说他好哥们就好这口。也确实,每回我带咸菜过去,王老太的父亲总是笑着说:“小陈啊,又带了这么多山珍海味。我的好兄弟真是破费了。诶呀你小子今天可有福了,这鸡啊又大又肥……”
王老太小时候就是天生丽质。简单的马尾发型,银色弯月形发夹点缀,刘海微卷,瓜子脸略带稚气,乌黑亮丽的眉毛,炯炯有神的眼睛,挺直的鼻梁,小巧紧闭的红唇。在我们那个年代,她的长相简直宛若天仙。从小追她的人就不少。每次上学路上都有很多人和她打招呼。她也不闲生,是个熟客,热情的跟人招手。她一句早上好就能让这群小子笑一整天。王老太这人太爱干净,用的课桌是父亲托人从城里运的。课本是用书皮包起来的。笔是一天一换的。收拾卫生是滴水未沾的。教书的先生脾气古怪,却从来都不敢指责她。先生教训别人都是戒尺打的通红。用脚把人从屋里踹到屋外。然后在外面站一整天,还要被罚抄书。可先生面对王老太,却只是轻描淡写的口头说了几句,蜻蜓点水的在她手上碰了一下,就让她回去了。
王老太虽然各方面都被人照顾的舒舒服服的,可人家自己也有一颗上进心。每天上课都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下课静静坐在教室里面整理笔记,做题。安安静静的,不像我们这帮野小子,整天调皮捣蛋,惹是生非。她就连每天上厕所的次数都比我们要少好几趟。让我们这些爱慕者都没办法偷偷赛情书给她。可即使这样。她的书桌里每天也有不少情书。王老太都习以为常了,一封也没拆开过。下课就把这些垃圾丢到了垃圾箱里。说起来也是,那个年代,家境大部分都贫苦。女孩子那有条件去打扮自己,大部分女生都是邋遢的,穿的破破烂烂的,衣服裤子全是补丁。哪像王老太那么风光有专人负责她的穿着打扮。衣服都是新的,还得喷上香水。换神仙过来,也得瞧一眼再走。
王老太的成绩是真的好,回回考试都是第一名。每天都是第一个来教室的。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年冬天,天气寒冷,需要班里出人提前一小时到班级生炉子。当时我们都不愿意去,都想能多睡一会就多睡一会。可看看人家王老太,主动举手报名。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能多学一个小时。每年冬天她都提前一个小时来学校,利索的升起炉子,然后开始拿起课本学习。等我们到了班级,一个个耳朵冻的通红,脸冻得发紫,手半天握不住笔,身上直打哆嗦。王老太却优雅的端着书,把脸藏在书后偷偷乐。
王老太的学念的真是风光,接连考上了市里重点初中,重点高中,还被保送上了大学。当时村里传的沸沸扬扬的。诶呦:“这一家人,本来就不愁吃,不愁穿,闺女还考上大学了,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啊。”村里人全都以王老太为榜样,不是因为她家有钱,而是因为她是村里当时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也是唯一一个走出村的。
据王老太父亲透漏,王老太大学也是风风光光的。成绩照样第一名,还谈了一个和她一样优秀的男士。男士家里比她家都有钱,而且是住在市里的。王老太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市里的学校教书,恰巧那名男士也被分配到了这里。二人可谓是天生的鸳鸯,风风光光的就把婚礼办了。当时两家都不差钱,差不多请了1000多人到市里酒楼喝酒。王老太结婚当天头戴的是用金子做的发簪,穿的是私人订制的礼服,花轿是请八个人抬得,还特地雇了两台别克在前面开路。你说这么一来,谁人不识王老太?
王老太婚后生活也是风光的。嫁的夫君是真心爱她,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有啥买啥,每年过节都送礼送花。尽管王老太在她丈夫眼里是温柔可爱的小熊猫。可她教起书来却是冷酷无情,可能是从小受到村里先生的影响。她认为严师出高徒,动起手来丝毫不比那位先生差。每天上课时死板着脸,也不用心打扮。学生私底下都叫她老太婆。:“这个死老太婆,每回下手都这么狠。”也正因如此,那些市里调皮捣蛋的少爷们被调教的服服帖帖的。她教书这么多年,带出了不少优秀学生。有市里当老师的,也有旗里当官的。反正逢年过节的收的礼可不少。
王老太教书期间兢兢业业,到了70多岁才不舍退休。可别看她都70多了,可还是风风光光的。每天都会花时间去精心打扮,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是当时最好的。时不时回学校讲一堂课,传授学习经验。时不时去和老伴到书店看书。喝喝茶水,吃点饼干,晒晒太阳。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
王老太在87岁的时候去世了。常年教书让她患上了心脏病。去县里最好的医院住了一年,最终也没能挽救。我们都忘不了王老太,这个从出生就风风光光到死去也风风光光的女人。在我们每个人心里都留着厚重的位置。
作者简介:
陈昱,2005年生于内蒙古通辽市,现就读于内蒙古科技大学。野草文学工作室签约会员、青年作家网签约会员。热爱写作,作品散见于《文润北疆》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等。
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已经截稿,仅展示入围作品,诚邀您投稿第十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
第十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随到随审。
为期一年,入选作品会择优按顺序在大赛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大赛作品集。
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十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2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2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微小说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参赛限投一次作品,请您挑选您的最满意作品参赛。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围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依等次颁发相应获奖证书,镌刻名字的奖杯和奖牌,获得者将获得高档英德红茶套装。
赞助商:
英红九号!中国三大红茶之一,温性红茶,浓郁芳香的甘蔗甜醇香,口感浓爽甘醇,满口甘蔗甜醇香持久不散,茶客最爱!欢迎广大喜欢喝茶,需要购茶的朋友联系咨询:吴生18819085090(微信同号)(投稿问题请勿扰,按照征稿启事投稿即可。)
诚邀更多赞助单位赞助本大赛,有意者可以邮箱联系。
自费出版事宜:
如有书籍出版意愿(诗歌集,散文集,小说集等作品集)
出版方式为国内书号,国际书号,内部出版,任选其一。
请将您的书稿及联系方式投稿至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文学翻译征稿启事:
如您有诗集,散文集,小说集等文学作品集或者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需要翻译,您可以投稿到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专业文学翻译,价格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