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错
王建平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青瓷釉裂,方成冰裂纹理;蝴蝶破茧,可见斑斓羽翼。世间万物都会把年轮藏在褶皱里,残缺中孕育圆满,谬误里萌发真知,过错往往是科学微妙的留白。
幻想变成一只翩翩飞蝴蝶是多少女孩的梦幻。深圳一位女工的笑靥和那双荔枝蜜般的眼睛不经意间定格在像素里,这个美丽的错误成为测试镜头里的惊鸿。当这iPhone 跨越重洋,异国绅士们在屏幕里发现了东方姑娘的明眸。网络媒体掀起"富士康女孩" 的蝴蝶效应,工艺流程的疏漏意外成就了品牌佳话,肖像演变为文化符号。
科学史的星空,谬误常是启明星的前身。普利斯特里在加热汞灰时的疏忽,让氧气在试管中崭露头角;巴斯德培养皿里的污染,催生了微生物学新纪元;古德伊尔将橡胶与硫磺抛向火炉的刹那,硫化技术的火花照亮了工业革命进程;青霉素的发现源于培养器皿的霉菌污染;X 射线的诞生始于阴极射线管的异常闪烁。这些因过错产生的 "失败" ,转身成为人类文明的里程碑。“科学的每一步跨越,都踩着错误的阶梯”,过错的光斑闪烁在希望之星河。
佗寂美学是以残缺、不完美为核心,强调事物本质的质朴与真实,通过极简手法展示时光流逝的沧桑感。残缺之美是能从过错中发现别样的美,就像青瓷上的开片,釉质与瓷质因融合度不够,加上冷却时温度的差异,出现不可预知的皴裂打破了单调与统一,却形成独特花纹,胎息醇厚质朴,残缺冷艳的“冰裂纹”焕发出“雨过天晴云开处”的惊羡,充满玄妙意境,缺陷的结果让单色釉瓷成为美学中的“这一个”。
曹山禅师用七泡后的茶梗待客,初尝寡淡如水,细品使人深谙"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的生命诗意,禅意往往藏在看似困顿的转角。那些被泪水浸泡的过错,终将在时光中结晶为智慧的琥珀。由过错带来的失败意味着不完整,反而孕育料始不到的结果。完美反而失去质本。人类的创造往往在不完美与缺陷间徘徊,才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咖啡,初尝是苦涩的,细细品味,感受到无尽的甘甜。弘一说:“我的心情是特别好的,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因为失败和不完满,这才使我发大惭愧。”过错为内省之修为。其实对与错就像一对孪生兄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科学从错误中产生。”当犯下过错要懂得忏悔,更重要的是怎样用逆向思维打开封闭的瓶口,在过错的土壤中去寻求正在发酵的新酿。
实践中的过错并非完全坏事,不能因一时的过错限制了探索。“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过错也能成为事物发展,帮助人类创造出更多的科技成果的推手。那曾经的深渊、山峰都具有可探性,都是通向科技星空的阶梯。过与错犹如青瓷的冰裂纹,都是光的入口。
过错从不是终点,是上苍馈赠予的凿子、天梯、探索神器,是破解一切困扰人类黎明前黑暗的密码。

简 历
王建平,男,1956年生,黑龙江省肇东县人。1984年毕业于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专科班。现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首都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书协黑龙江分会理事。
散文作品曾在《中国散文大观》《散文百家》《散文家》《黑龙江日报》等发表数十篇,散文作品获中国散文家协会华表奖一等奖提名奖、第四届中国散文论坛优秀作品奖。出版散文集《地中海拾贝》《王建平散文集》。与高长顺合作编剧话剧《职场游戏》、音乐剧《太阳的部落》分获第31届田汉戏剧奖三等奖、黑龙江省戏剧大赛第八届丁香奖优秀剧目奖,与高长顺合作出版长篇纪实文学《教育烛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书法名家新作(王建平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