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 人 与 狗 》小说
关 东 月
在那个静谧得如同世外桃源般的小乡村里,五爷的家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农家小院。院子不大,却收拾得井井有条。那棵老槐树宛如一位慈祥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院子中央,每到夏天,它那繁茂的枝叶便伸展开来,像一把巨大的绿伞,撑起一片浓浓的绿荫,为小院遮挡住炽热的阳光。
五爷家养着一条黄狗,那狗的皮毛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就像是被精心涂抹了一层亮晶晶的豆油,顺滑而又耀眼。五爷对这狗宝贝样喜欢,给它取名叫小三,在五爷心中,这狗的地位可不一般,就如同自己的第三个孩子,紧紧排在两个儿子之后。
五爷的两个儿子皆是村里的骄傲,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毕业后各自奔赴前程。老大去了遥远的云南工作,那地方山高路远,一年到头就过年的时候能像候鸟归巢般匆匆回来一趟。老二在本地县城的教育局任职,并且已经当上了副局长。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忙得不可开交,被城市的快节奏生活裹挟着,很少有时间能回到这个生养他们的小乡村老家。
平日里,家中就五爷和老伴相伴,当然,还有那条通人性的大黄狗。大黄狗就像是五爷的忠实跟班,总是紧紧地跟在五爷身边,如同五爷的影子一般不离不弃。当五爷坐在院子里那把有些年头的小板凳上,想要抽上一袋旱烟解解闷的时候,大黄狗就会机灵地颠着小碎步跑向屋内,用嘴熟练地叼出那装满旱烟丝的旱烟笸箩,小心翼翼地放到五爷的跟前,眼睛里满是讨好和期待。而当五爷在炕上舒舒服服地休息够了,想要下地活动活动时,大黄狗又会迅速地跑到炕沿下,准确无误地把五爷的鞋子叼到他的脚下,那模样就像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小助手。五爷和老伴对大黄狗那是打心底里稀罕得不得了,就如同对待自己亲生的孩子一般,有什么好吃的,总会惦记着给大黄狗留一份。
日子就像村边那条静静流淌的小河,波澜不惊地悄然流逝着,无声无息却又永不停歇。然而,命运就像一位捉摸不透的魔术师,总是在不经意间翻动生活的书页,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五爷的老伴突然病逝了,这一变故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那个曾经充满温馨和欢笑的小院瞬间击打得冷冷清清。从此,只剩下五爷和大黄狗相依为命,他们在这个空旷而又略显孤寂的院子里,默默地度过一个个漫长而又难熬的日子。
老儿子是个孝顺的孩子,他心里一直挂念着独自在乡下的父亲,觉得父亲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身边连个照应的人都没有,实在不是个事儿,就想着把五爷接进城里去住。可是,五爷每次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割舍不下大黄狗,在他心里,大黄狗早已是这个家不可或缺的一员,是他生活中的一份慰藉。儿子一次次地回来,苦口婆心地劝说,五爷却始终不为所动。最后,五爷提出了一个条件:“要进城可以,得带着小三。”儿子犹豫了一下,权衡再三,最终还是答应了。
于是,五爷带着大黄狗进了城。儿子家的房子宽敞得很,是那种令人羡慕的四室三厅的大房子。儿子也是个孝顺的人,专门给五爷和大黄狗安排了一室一厅居住,希望他们能住得舒适自在。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都还比较顺利。儿子和儿媳对五爷很是孝顺,照顾得无微不至。孙子也已经上初中了,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他特别喜欢大黄狗。有时候,孙子还会兴高采烈地和五爷一起带着大黄狗到楼下小区的公园里去遛弯。大黄狗初到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但它最亲近的还是五爷,不管走到哪里,它总是紧紧地跟在五爷身后,那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仿佛在探索一个全新的世界。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之前未曾预料到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大黄狗毕竟是在农村那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环境里长大的,它习惯了广阔的田野和清新的空气。在这城里的房子里,它有时候会控制不住自己的生理本能,尿在屋里或者拉在客厅里。那刺鼻的屎尿气味弥漫在屋子里,就像一团驱之不散的阴霾,严重影响了屋里的空气。而且,大黄狗偶尔的吠叫声在安静的屋子里显得格外突兀,尤其是当孙子正在专心致志地学习的时候,这吠叫声就会打扰到他。时间一长,儿媳的脸色就变得不太好看了。她虽然没有直接说什么抱怨的话,但那种不满却像隐藏在云层后的乌云,在眉眼间不经意地流露出来。
有一次,五爷的老毛病胃病又犯了,而且这次病得格外严重,疼得他脸色苍白,冷汗直冒。家人赶忙把他送到医院,这一住就是一周。当五爷出院回到家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大黄狗不见了。原来,儿子和儿媳商量之后,觉得大黄狗实在是给家里带来了太多的麻烦,于是趁着五爷住院的这段时间,把大黄狗牵到狗市卖掉了。他们还花了高价给五爷买回来一条特别可爱的小鹿犬,那小鹿犬小巧玲珑,模样十分讨人喜欢。儿子和儿媳心想,五爷看到这么可爱的小狗,肯定会高兴的。
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五爷得知大黄狗被卖掉之后,气得浑身发抖,就像一头发怒的狮子,暴跳如雷。他的脸涨得通红,眼睛里满是愤怒和悲伤,大声吼道:“我不要这玩意,我要我的小三!”五爷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他的眼里噙着泪花,哭着喊着小三的名字,然后就像疯了一样不顾一切地跑出楼房。他站在大街上,不顾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大声呼喊着:“小三!小三!”那声音里充满了焦急、悲痛和绝望,仿佛在呼唤自己失散多年的孩子。
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只见大黄狗不知从哪个角落里钻了出来,它浑身脏兮兮的,原本顺滑闪亮的皮毛变得杂乱无章,身上还带着伤。它一瘸一拐地扑到五爷的怀里,嘴里发出吱吱的叫声,那声音微弱而又凄惨,就像是在哭泣。五爷心疼地抱起大黄狗,这才发现它的肩上和腿上都有伤口,鲜血还在缓缓地渗出来。儿子看到这一幕,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的脸上满是愧疚和自责,赶紧领着五爷到宠物医院给大黄狗包扎伤口。
从那以后,五爷就带着他的大黄狗又回到了农村老家。儿子又来接了几次,可是五爷说什么也不愿意再进城了。在农村老家的院子里,五爷和大黄狗又过上了平静而又惬意的生活。清晨,五爷会带着大黄狗在村子里四处溜达,大黄狗欢快地跑在前面,五爷则慢悠悠地跟在后面;傍晚,他们会一起坐在院子里,看着夕阳渐渐西下,享受着乡村独有的宁静与美好。
然而,生老病死是世间无法逃避的规律,就像四季的更替,谁也无法阻挡。五爷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就像一盏即将燃尽的油灯,生命的火焰越来越微弱。最终,五爷到了生命的尽头。在临死的时候,五爷的嘴唇微微颤抖,还微弱地叫着大黄狗的名字:“小三……”大黄狗仿佛也感受到了什么,它趴在五爷的床边,眼睛里满是哀伤,嘴里吱吱叫着,那声音就像是在哭泣。
五爷走后,儿子回来给他烧头七。当他怀着悲痛的心情来到父亲的坟前时,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那大黄狗静静地躺在坟前,瘦得只剩下一层皮包着骨头,可能是忍不住悲痛曾用爪子扒坟,两只前爪已经被磨得血肉模糊。听墓地的守夜人说,这条狗在这坟前一直地呜咽,直到断了气。儿子的心中五味杂陈,他此刻才深刻地理解了父亲与大黄狗之间那种深厚的、超越常人理解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如此纯粹,没有丝毫杂质,它跨越了物种的界限,在生与死之间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儿子默默地站在那里,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为自己曾经对大黄狗的轻视而感到深深的愧疚,也为父亲与大黄狗之间这份真挚的情感而感动。在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父亲与大黄狗相伴的那些日子,那些充满温暖与爱的画面在他眼前一一闪过,成为了他心中永远无法磨灭的记忆。
作者 关东月,吉林人,现居广东佛山。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经典文学网签约作家,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当代1文学艺术》副总编,《中外文化传媒》副主编,《当代精英文学》顾问。作品散见于诗刊,《春风》《蔘花》,《青年月刊》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吉林日报,长春日报,羊城晚报等全国报刊杂志及各大媒体网络平台,有多篇获奖作品被选编入《当代华语作家获奖文集》,《中国亲情诗典》,《中国实力诗人优秀作品集》,《中国最美爱情诗选》,《中国精典小说,散文,诗歌集》等多部国家出版物文集。荣获全国首届东岳文学奖,第三届孔子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