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中有个“桃花源”
白素平
一、奔赴“桃花节”
2025年4月3日至4月5日,南楼乡东里双村迎来了第三届桃花节。主题“齐赏千亩桃花,共享最美南楼”。在微信群里看到了正定县散文学会的邀请通知,心中很向往和文友会员们一同前往参加桃花节采风活动,可是想到自己身为农妇,柴米为大,俗事缠身,身不由己,不能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未能报名参加。
到了4月3日这天,我给家人做了早饭,又送孙儿去了幼儿园,一切家务收拾停当后,心中依然按捺不住对桃花节的渴望,仿佛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向我召唤,于是我决定骑电动车出发,奔赴这场春日之约,与各位师友来个“殊途同归”,会师“桃花节”。
东里双村距离我村有三十多里路,具体位置搞不清,我朝着西南方向沿着南化——东西慈亭——丁旺这条路线走去。我喜欢在春天的景色中骑行,放飞自我,惬意欣然!路上所见大片大片麦田碧波荡漾,道路两旁海棠花开,榆树鹅黄,柳枝摇曳生姿,亦梦亦幻!由近及远望去,一片桃花红、一片梨花白、一片菜花黄。这春日景色如同上天打翻了调色板肆意涂抹的一幅幅油画,让人心旷神怡,心驰神往。我情不自禁停下车在路边花丛来了个自拍!
二、道阻且长,峰回路转
由于对东里双村地理位置判断有误,我走得路线错了。到了丁旺村村口,遇见了一位大伯和一位大妈在路旁菜地忙活计,我停住车上前问路,他们告诉我一直往北走,过南楼、北楼到良下村再往西北方向走,大概还有二十几里路才能到东里双村桃花节。到这时我才醒悟,我绕了很大一个圈,多走了二十几里路。我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很沮丧,心中那个负能量的“我”
冒出来开始打退堂鼓:路咋越走越远了?还是别去桃花节了,干脆从良下村穿回去,打道回府得了!然而另一个正能量的“我”却一直在鼓励我:不能退缩,开弓没有回头箭,绕点远无所谓,顺路多看了风景,坚持就是成功!人生的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历尽坎坷成大道 ,风雨过后见彩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坚定了信念,继续前行。
当我向西穿过马路到了陈家疃那条路上时,我的心情一下子振奋起来。只见大路两旁插满了宣传桃花节的五颜六色的小旗子,上面印着“齐赏千亩桃花,共享最美南楼”字样,并且还有路标指示牌。这真是进退只在一念之间!我不由得想起古人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眼前已经进入“十里桃花”处,一片一片的桃林映入眼帘,远看,桃花烂漫如云锦,如梦如幻映晴空,仿佛将人带入一个粉色的仙境;近看那桃花,有的迎风初绽,嫣然含笑,有的含苞待放,半藏半露,更多的是白毛茸茸的微吐红点儿的小花苞。我来的正是时候,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赏桃花刚刚好!
东里双村历史悠久。相传,西汉末年,刘秀军借磁河地形与王莽军迂回作战,自称打仗顺利爽快,后人们在此定居,借“利爽”之谐音取名“里双”,后来发展为两个自然村,该村居东,称东里双。东里双村以有机农业种植为核心,种植油桃黄桃上千亩,发展农耕体验、四季主题游等多元文旅项目,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桃花源”,人们的幸福指数和获得感爆棚。
三、桃花节开幕式现场
经过一个小时的骑行,我终于到达了桃花节开幕式现场。正赶上各级领导郑重宣布桃花节开幕。雄浑激昂的常山战鼓轰然奏响。鼓点儿如惊涛骇浪震耳欲聋,瞬间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人群如潮水般迅速涌来,掌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接着,梆子剧演出开始,演员粉墨登场,戏迷们早早在台下坐好,如痴如醉地观看,沉浸在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中。广场周围有东里双农副产品展示台,特色美食香气四溢,大锅菜免费供应品尝,手工艺品琳琅满目,让你大饱口福的同时还能淘到心仪的宝贝。
四、心中的桃花源
我从小就喜爱桃花,可能是出生于三月的缘故。读过一篇日本松山《花与人的性格》研究论文,这样写三月出生的人,温顺多能力,性格朴素大方,心地善良慈悲 ,思想感情强。又听小姐姐说给我算命了,说我是文曲星降世,生于清明之时,混沌初开,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假以时日必将厚积薄发,大器晚成,德高望重。我虽然对这些理论不甚追捧,但内心很受鼓舞,受到一定的暗示和影响,几十年来一直坚持我的文学爱好,并且小有成就。这次参加桃花节活动最大的收获是见到了县散文学会的师友们。有宋荣琴大姐,我们相识已久,宋姐一直很关心我,很贴心。她现在是民俗学会的副会长。她几十年如一日,走遍正定县各个村庄,搜集整理民间歌谣故事 ,传承民俗文化,功莫大焉;傅志伟老师是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在《燕赵晚报》开辟了他的专栏,笔耕不辍。傅会长曾介绍我加入了省散文学会和县散文学会,知遇之恩没齿难忘。还有梁新顺、李爱军、耿志刚、孙俊峰、李凤岐等好多老师,他们都是正定县文化名人,知名作家。尤其是县文化馆馆长、散文学会会长王宁老师,在开幕式上春风满面,笑容可掬站在主席台上,给观众留下美好的印象。
其实,我心中一直有个“桃花源”,那就是我文学爱好的精神圣地、精神家园。几十年来,我一直守护在这方净土园地,辛勤耕耘、挥洒汗水,春种秋收、春华秋实,迎来一个又一个沉甸甸的收获季。和文友王玉贤老师一见如故 ,她是南楼乡人,作为东道主,她热情邀请我们到秋后黄桃成熟时节,她带我们去摘最大最甜的黄桃。
开幕式结束后,我跟随王宁会长在广场周围漫步采风,一起来到桃林,在桃花丛中款款而行,仿佛穿越千年时光,变身“醉美桃花仙子”,人面桃花相映红!李凤岐老师不失时机为我们拍照,定格了这美好的瞬间!王宁会长是我最敬佩的老师,她多才多艺,琴棋书画,写作、朗诵、剪纸等等,技艺精湛,堪称奇女子。她性格直爽、洒脱、雷厉风行,慧眼识珠,唯才是举。在县文化馆公众号上发表了我三十多篇作品。她说:“白老师创作很勤奋,很优秀,我一直惦记您!……”真诚的话语令我感动!人生最大的幸事就是见自己想见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能和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相聚,亲如兄弟姐妹,和谐相处,这不正是我心中向往的“桃花源”吗?如此便是完美!
“桃花节”之行,收获满满,写文记之!

授权作者简介:白素平,河北省正定县人。1967年出生,中师文化。做过十多年教师,是省散文学会会员、市作家协会会员、市民间文学研究学会会员、河北名人名企文学院院士、正定县民俗散文学会会员。作品发表在《北方农村》《河北农民报》《小说月报》《作家美文》《中国当代优秀作家散文选》《诗天子》《文学篱栏》《创作大赛》《文悦圈》《生活短笛》《岚山诗话》等十几家媒体网刊平台。获奖作品有小说《自作孽》散文《我家厨房的变迁》《感恩父亲》《三访西柏坡》《母亲——永恒的丰碑》《常怀感恩之心,长存报恩之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