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来通山赴山水之约
文′赵奇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人间四月,芳菲正盛,东风携着温柔与希望,将通山这座小城晕染成了一幅诗意盎然的春日长卷。我怀揣着满心期许踏入这片土地,就此开启一场与自然、历史深情相拥的奇妙之旅。每一寸土地、每一处风景,都似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令人沉醉,让人着迷。
一,映山红:漫山绯色绘春章
当第一缕春风悄然拂过通山的山峦,沉睡一冬的映山红像是被大自然的神奇画笔轻轻点染,瞬间被唤醒,迫不及待地在暖阳下肆意舒展。踏入那片山林,仿佛一头扎进了红色的海洋,连绵的山岭被装点得热烈而奔放,如梦如幻。
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是大地最明艳的诗篇。它们或肆意绽放,毫无保留地将生命的炽热尽情释放;或含羞带怯,在枝叶间半隐半现,别有一番温婉韵味。一团团、一簇簇,相互依偎又各具姿态,在青山绿树的衬托下,勾勒出摄人心魄的绝美景致。有的花朵硕大而饱满,层层叠叠的花瓣宛如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在微风中轻盈摇曳,每一个动作都尽显优雅;有的小巧玲珑,星星点点散布在山坡上,恰似夜幕中闪烁的繁星,虽微小却光芒夺目。那鲜艳欲滴的红色,红得夺目,红得醉人,恰似大地用满腔热忱挥就的绚丽华章。明代诗人蒋士元曾在《咏通山诸峰》中留下 “我爱通山好,奇哉别有天” 的赞叹,眼前这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可不正是这 “别有天” 中最惊艳的存在?它们无需精心呵护,无需刻意栽培,以最本真、最自然的姿态,诠释着生命的蓬勃与美好,让人沉醉其中,忘却尘世纷扰。
行走在蜿蜒的山间小径,馥郁的花香萦绕身旁,甜蜜而醉人。勤劳的蜜蜂在花丛间忙碌穿梭,发出的嗡嗡声交织成一曲欢快的春日赞歌。阳光穿透枝叶的缝隙,洒下一道道金色光束,给漫山的映山红披上了梦幻的薄纱,光影摇曳间,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偶尔,微风轻拂,花瓣纷纷扬扬飘落,如一场浪漫至极的花雨,洒落在肩头、发梢,此时方能真切领悟 “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 的悠然心境。
二,湄溪河:碧水潺潺韵悠长
告别那片绚烂如霞的映山红,我来到了湄溪河畔。湄溪河宛如一条灵动的碧绿丝带,蜿蜒曲折地贯穿通山大地,它悠悠流淌,诉说着悠悠岁月里的动人故事。
河水清澈见底,能清晰瞧见水底圆润的石子与摇曳的水草。在阳光温柔照耀下,河面波光粼粼,闪烁着细碎的光芒,如同一幅流动的水彩画。沿着河岸悠然漫步,脚下是柔软如毯的草地,其间还点缀着几株不知名的小花,虽不娇艳,却为这方天地增添了几分俏皮与灵动。河水潺潺流淌,发出轻柔悦耳的声响,似大自然低声吟唱的摇篮曲,安抚着每一颗疲惫的心灵。水中的鱼儿欢快游弋,时而俏皮跃出水面,溅起晶莹水花,时而敏捷潜入水底,消失在摇曳的水草间,给宁静的湄溪河注入了蓬勃生机。
河畔,垂柳依依,细长柳枝随风轻柔飘舞,恰似少女柔顺的发丝,饱含着无尽的温柔。柳树枝头,鸟儿欢快鸣唱,用清脆婉转的歌声赞颂这明媚春光,赞颂湄溪河的秀丽风光。远处,连绵青山起伏错落,倒映水中,与蓝天白云、绿树红花相互交融,构成一幅美到极致的山水画卷,每一处色彩、每一道线条,都恰到好处。虽未有古人专门为湄溪河题诗,但 “翠屏环碧水,罗阜锁青烟” 这般描绘山水相依的诗句,用来形容湄溪河周边云雾缭绕、山水相映之景,却是极为贴切。湄溪河在山水的怀抱中,自成一派宁静祥和,让人不禁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意境里,身心皆被洗净,所有烦恼疲惫都被抛到九霄云外。
三,九宫山:仙山幽境兰韵长
九宫山,这座声名远扬的道教圣地,在四月的暖日下,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气息,仿若一处遗世独立的仙山秘境。踏入九宫山,瞬间被扑面而来的绿意包裹,仿佛闯入一个绿意盎然的仙境。山上植被繁茂,树木郁郁葱葱,层层叠叠的枝叶遮天蔽日,空气中弥漫着清新馥郁的草木香气,那是大自然独有的味道,纯净且令人沉醉。
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拾级而上,一路饱览美不胜收的景色。山峦连绵起伏,云雾缭绕其间,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中的琼楼玉宇。行走在山林间,静谧清幽,偶尔能发现几株野生兰花,在幽静角落里悄然绽放。洁白的花瓣如同仙子的羽衣,纯净而优雅,在微风轻抚下轻轻摇曳。兰花香气清幽淡雅,不张扬、不浓烈,却萦绕不散、回味无穷,为九宫山增添一抹空灵的诗意。
九宫山不仅自然风光壮美如画,更蕴含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山上道观建筑古朴典雅,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错落有致地分布山间,处处彰显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走进道观,香烟袅袅,经声悠扬,让人的心灵瞬间得到净化与升华。在这里,自然与人文完美交融,碰撞出超凡脱俗的宁静与祥和,让人不禁感叹世间竟有如此绝妙之地。古往今来,诸多文人墨客为九宫山留下墨宝,“钦天瑞庆宫,皇帝赐殊荣。天门得路通,山色画图中”,从这些诗句中,便能一窥九宫山曾经的辉煌与独特魅力,它不仅是自然的宠儿,更是历史文化的厚土。登上九宫山山顶,极目远眺,连绵群山尽收眼底,云雾在脚下翻腾涌动,仿若置身云端,俯瞰人间万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波澜壮阔的山河画卷,让我深感自身渺小,也对大自然涌起无尽敬畏之情。
四,楠林竹林:春日寻笋趣悠长
四月,是春笋破土的蓬勃时节,通山的楠林竹林里,一片生机勃勃、热闹非凡的景象。踏入竹林,仿佛踏入一个绿色的梦幻世界。一根根修长挺拔的竹子高耸入云,阳光透过茂密竹叶的缝隙倾洒而下,在地面形成一片片斑驳陆离的光影,宛如一幅天然的光影画作。
脚下,厚厚的竹叶层层堆积,踩上去柔软舒适,发出沙沙轻响,仿佛是竹子在轻声诉说着春日的故事。仔细寻觅,便能发现许多鲜嫩的竹笋从土里悄悄探出脑袋,好奇张望着这个新奇世界。有的竹笋刚刚破土,尖尖笋尖还带着湿润泥土的芬芳,鲜嫩得仿佛能掐出水来;有的已长至半人高,身姿笔挺,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在微风中轻轻晃动,似在与春风嬉戏。
拿起锄头,我满怀期待地开启挖竹笋的趣味之旅。轻轻拨开竹笋周围松软的泥土,露出它洁白如玉的身躯,那是春日最鲜嫩的馈赠。接着,小心翼翼地将锄头插入土中,稍一用力撬动,一根完整的竹笋便被成功挖出。看着手中鲜嫩多汁的竹笋,心中满是丰收的喜悦与成就感。挖竹笋,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农事体验,更是一次与大自然亲密无间的接触。在这个过程中,我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也体会到劳动带来的纯粹快乐。尽管未曾有古人专门为通山楠林竹林挖笋赋诗,但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这般对劳作场景的生动描绘,让我在挖笋时,也能跨越时空,感受那份质朴的快乐 。将挖好的竹笋带回家,无论是清炒,让竹笋的清香在锅中四溢;还是炖汤,让那股鲜融入醇厚汤汁;亦或是腌制,留存这份春日美味,都能品尝到春天最鲜美的味道。那一口口鲜嫩脆爽的竹笋,带着泥土的质朴气息和竹子的淡雅清香,瞬间唤醒味蕾,让人回味无穷,成为春日餐桌上最难忘的舌尖记忆。
五,富水湖:湖畔踏青春日长
富水湖,通山大地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在四月春日里尽显独特迷人魅力。湖畔,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宛如大自然精心编织的华丽地毯,每一处色彩、每一抹芬芳,都在诉说着春日的浪漫。远处,湖水波光潋滟,与蓝天白云相互辉映,水天相接处,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构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美丽画卷。
沿着湖畔悠然漫步,轻柔春风拂面而来,带着湖水的清新与花草的芬芳,温柔又惬意。湖面上,偶尔有几只小船悠然划过,船桨轻轻拨动水面,泛起一道道美丽的涟漪,向远方缓缓扩散。船上的人们欢声笑语,尽情享受这美好春日时光,他们的笑容,比春日暖阳更加灿烂。
湖畔的湿地里,生长着种类繁多的水生植物,它们是许多候鸟温暖的栖息之所和觅食天堂。四月,正值候鸟迁徙的重要时节,在这里,能看到许多珍稀鸟类。它们或在水面轻盈嬉戏,溅起晶莹水花;或在空中自由翱翔,舒展优美身姿,为富水湖增添无限生机与活力。
找一块柔软平坦的草地坐下,铺上带来的野餐布,摆满美味的食物和饮品。在明媚温暖的阳光下,与家人、朋友围坐一起,分享美食,畅谈生活点滴,感受着大自然的无私馈赠。此刻,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所有烦恼忧愁都被抛到脑后,只留下内心的宁静与欢愉。在富水湖畔踏青,不仅能欣赏到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更能放松疲惫身心,享受与家人、朋友相伴的温馨美好时光。这是一种简单纯粹的幸福快乐,也是生活中最珍贵无比的宝藏,值得一生珍藏。虽未找到直接描写富水湖的古诗,但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这样描写湖景的千古名句,放在富水湖这里,那水天一色、宁静美好的画面感,也能让人共情富水湖的迷人 。
六,闯王镇:英雄遗迹岁月长
在通山的悠悠历史长河中,闯王李自成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故事在这里代代相传,成为通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和对英雄的敬仰之情,我来到闯王镇,探寻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拜谒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闯王镇,因李自成而得名,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记忆,仿佛在静静诉说着往昔的金戈铁马。走进李自成纪念馆,馆内陈列着众多与李自成相关的珍贵历史文物和详实资料。透过这些展品,时光仿佛倒流,我仿若穿越回那个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年代,亲眼目睹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南征北战、冲锋陷阵的英勇场景,深刻感受到他们推翻旧王朝统治的坚定决心和无畏勇气。
李自成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从一名普通农民,凭借非凡的智慧、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成长为杰出的农民起义领袖,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后人。站在李自成的雕像前,我满怀敬意,默默向他致敬。他的奋斗历程让我深刻认识到,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每一个平凡个体,在时代洪流中都有可能绽放出耀眼光芒,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太平盛世远烟烽,小月高悬警世钟。犹叹闯王丢皇冠,不辞赶考探遗踪”,诗句里的沧桑与感慨,也让我在探访闯王镇时,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走出纪念馆,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这次闯王镇之行,不仅让我对李自成的历史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更引发我对人生、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那些英雄人物的精神,如璀璨星辰,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激励着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奋勇前行,追寻梦想,永不放弃。
七,隐水洞:探秘地下奇幻乡
隐水洞,一个神秘莫测的地下世界,宛如藏在大地深处的一颗璀璨宝石。当我踏入隐水洞的瞬间,仿佛开启了一场通往奇幻仙境的神秘之旅。洞内灯光璀璨,五彩斑斓的光线映照在各种奇特的钟乳石和石笋上,营造出如梦似幻的奇妙氛围,让人目不暇接,仿若置身童话世界。
沿着洞内精心铺设的游览路线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 “龙宫洞府”。巨大的钟乳石从洞顶垂落而下,犹如龙宫的华美珠帘,闪烁着迷人光泽。林立的石笋形态各异,有的像威风凛凛的神兽,仿佛随时准备腾空而起;有的像翩翩起舞的仙子,身姿婀娜,衣袂飘飘;有的像雄伟壮观的山峰,层峦叠嶂,气势磅礴。在灯光巧妙映衬下,这些钟乳石和石笋仿佛被赋予生命,活灵活现,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这位神奇艺术家的鬼斧神工。
继续深入前行,便来到 “玉树石林”。这里的钟乳石和石笋更加密集,它们相互交织、错落有致,形成一片奇特壮观的石林景观。有的钟乳石细长如针,尖锐而精致;有的石笋粗壮如柱,坚实而稳重;有的则像绽放的繁花,娇艳欲滴,栩栩如生。置身这片石林中,仿佛迷失在神秘的童话森林,每一处转角、每一次抬头,都能发现新的惊喜。
隐水洞不仅有令人称奇的钟乳石景观,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地下暗河。游客可乘坐小船,在暗河中悠然游览,感受别样的新奇乐趣。小船缓缓前行,河水轻轻荡漾,泛起层层涟漪。两侧的钟乳石和石笋在灯光映照下,如梦如幻,仿佛一幅流动的地下画廊。偶尔,能听到水滴落下的清脆声响,在寂静的洞穴中回荡,宛如大自然演奏的空灵音乐,为这场地下之旅增添几分神秘色彩。虽然鲜有名人专门为隐水洞题诗,但当身处其中,那 “别有洞天” 的奇妙感,不正契合古人对奇景的惊叹与描绘吗?
人间四月,在通山这片神奇迷人的土地上,我赴约了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澄澈宁静的湄溪河、飘香四溢的九宫山、充满趣味的楠林竹林、风光旖旎的富水湖畔、承载历史记忆的闯王镇和神奇梦幻的隐水洞。每一处风景,都让我深深沉醉;每一次体验,都令我难以忘怀。通山,似一首动人心弦的优美诗篇,一幅绚丽多彩的绝美画卷,一曲悠扬婉转的动人乐章,让我毫无保留地爱上这片土地。
作者简介,赵奇,原名鲁敬贤湖北通山楠林桥镇人。热爱文学,曾在纸刊薇刊发表过原创文章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