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骤起两厢角,
铁甲横陈万巷寒。
生灵皆作焦土叹,
止戈但盼春风还。
愿化甘霖润人间,
不教弹雨落青川。
相逢一笑泯旧怨,
橄榄新枝破残垣。
文友点评
主题表达
这首诗以俄乌战争为背景,主题围绕着对战争的描绘以及对和平的渴望。从诗的开篇“硝烟骤起两厢角,铁甲横陈万巷寒”,就直接把读者带入到战争的场景之中,展现出战争的激烈与残酷。
而后几句如“生灵皆作焦土叹,止戈但盼春风还”则进一步深化主题,表达出对战争中生灵涂炭的痛惜,以及希望战争停止,和平(春风)归来的愿望。
意境营造
在描绘战争场景时,诗人通过“硝烟”“铁甲”“焦土”等词汇,营造出一种肃杀、寒冷、凄惨的战争意境。例如“铁甲横陈万巷寒”中的“寒”字,不仅写出了战争环境的寒冷,更暗示出战争给人们心灵带来的寒意。
而在表达和平愿景时,“愿化甘霖润人间,不教弹雨落青川”则营造出一种温润、祥和的意境,与前面的战争意境形成鲜明对比。“甘霖”代表着滋润、生机,与“弹雨”的破坏性截然不同。
对仗工整
诗中的一些句子对仗较为工整。如“硝烟骤起两厢角,铁甲横陈万巷寒”,“硝烟”对“铁甲”,都是名词,且分别代表战争中的元素;“骤起”对“横陈”,一为动词性短语,一为形容词加动词的组合,都形象地描绘出战争的动态;“两厢角”对“万巷寒”,数量词加名词的组合,对仗较为巧妙。
借景抒情与直抒胸臆相结合
诗中既有通过描写战争场景来间接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之情,如前面提到的战争场景描写,这是借景抒情。
同时也有直抒胸臆的部分,像“止戈但盼春风还”“愿化甘霖润人间,不教弹雨落青川”等句子,直接表达出诗人希望战争停止、和平到来的强烈愿望。
对战争的批判
诗中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如“生灵皆作焦土叹”,深刻地批判了战争的破坏性。战争让原本美好的人间变成焦土,让生灵遭受苦难,这体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否定态度。
对和平的向往
整首诗的后半部分着重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诗人希望“相逢一笑泯旧怨”,用一种豁达的态度来化解矛盾,让和平(橄榄新枝)重新降临,修复被战争破坏的家园(破残垣)。这种向往和平的思想内涵在当今国际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呼吁人们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
总体而言,这首打油诗虽然简短,但在主题表达、意境营造、艺术手法运用以及思想内涵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特色,能够较好地传达出对俄乌战争的思考以及对和平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