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锦缠道.一拜赋浓情》
文/朱细典
锦缠道.一拜赋浓情
一一题孩提战胜疫魔拜别送行医师妈妈照
作者/胡华松
这小乖乖,勇战疫魔真棒。仅三岁、大人模样。痊愈冇把医师忘。叩首弯腰,大礼多宏壮。
恩人随俯身,貌如亲养。意茫茫、浅深凝望。愿稚童、康乐祥和伴,樱花园里,细听莺啼唱。
这首词是作者在“中国人寿杯”湖北省第十五届中老年人才艺大赛中获奖作品。
这首词写的是庚子年春,一个感染新冠病毒的三岁孩童治愈出院时,拜别送行医师妈妈的感人场景。
词开篇洗练简洁,以直白的方言(汉腔)直奔小主人公而去。直接展开评论和称赞。
“这小乖乖,勇战疫魔真棒。”
一句饱含深情的赞语,把故事中的小主人公推到了台前。这种先声夺人之法,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用爱称“小乖乖”,可见小孩非常可爱:听活、懂事。“真棒”可见孩子在“勇战疫魔”中表现非常出色。那就是积极配合医师治疗:肯吃药,敢打针,不吵不闹。
“仅三岁,大人模样。痊愈冇把医师忘。”
看似非常通俗的口语,却形象地描写出三岁孩子的神态和动作,给人有如见其人之感。“大人模样”四字言简意赅。除直接赞许刻画孩童的神形举动外,绕有余音。真是神来之笔。
“叩首弯腰,大礼多宏壮”。
这两句是对上面三句的补充和说明。知恩图报是中国人的传统和美德。小患者受家庭熏陶,从小知恩识礼,对救命恩人医师用最高的传统礼节“叩首弯腰”,只有这样才能表达他此时此刻的感情。
词的下片紧连上片继续展开,写送行医生向治愈孩子回礼及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恩人随俯身,貌如亲养。”
来而不往非礼也,送行医师见这孩子正儿八经地行叩首弯腰大礼,十分震撼,瞬间开启了情感的闸门,连忙俯身回礼。她凝视着十分聪明可爱的小患者,爱得尤如己出。这两句写医生回礼时的动作和心情。“随”有紧跟之意,写动作快之迅速。“貌如”,神情、神态全出。
“意茫茫、浅深凝望。愿稚童、康乐祥和伴”
医师和孩子即将分别之时,这一高一矮,各自含情,相互情感再次升华。医师妈妈有好多话要对孩子说,但不知说什么最好,最能表达自己的心意。况且疫情如此的严峻,连做医师的自己都感到茫然。只好在内心默默祝愿孩子能与平安祥和相伴,健康快乐地成长!
"樱花园里,细听莺啼唱"。
结句乍一看有一点云里雾里之感。但仔细想想,"樱园″乃为武汉大学的美称。如此,就不难看出医师妈妈所寄厚望了。一个健康快乐、聪明可爱、积极向上、知恩图报的阳光少年一一青年正健步走在上学的路上,一步步走向那万紫千红的樱园,细听莺歌燕语。去钻研、掌握拯世救民的本领。
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相片所展示的画面,但实际是在记叙一个抗疫的感人故事。充分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上下一条心,全国一盘棋,抗战疫魔。医生舍生忘死救人,病人积极配合医生,表现出良好的:亲如骨肉般的医患关系。一首六十六字的中调,内容有特殊的环境,生动的故事情节,有血有肉的人物,实属不易。其次把富含地域性语言风味的口头语,方言运用到词句中,如“这小乖乖”、“冇”等。使语句生动,人物鲜活。句子貌似浅显,但不乏深遂蕴含。说明作者语言功底之深厚,驾驭语言的本领之高强。写作手法"以小见大"、表现手法" 情景交融 ” ,语句不乏亲和与浪漫。这可能是这首词能获奖的因素所在吧!
庚子年初,武汉突发疫情,对我国人民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在抗疫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感人的故事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作者。网上的一张照片像按纽拉开了作者的情感闸门,他将自己的情感全部倾注在这首词中。言情是这首词主要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