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上帝的肩上
|廖永章
〔题记,由探索者号上的哈勃望远镜拍照的地球图片想到的〕
图片上的小原点,小如针尖大点
就是地球——全人类共同的家园
此时他想到的是:我们只有一个家
茫茫宇宙,我们很孤独
因此要珍爱它
此时,他幻想自己成了一个宇宙王子
被太阳的光芒托起
平视宇宙的浩瀚无垠;
俯视地上的众生芸芸。
从此,他有了宇宙视觉
胜过地球上所有的哲学家
他说:地球是渺小的,
作为人,我们更是一千万一千万一千万倍小于地球
他自感:是站在上帝的肩上
才获得这种感知的
想起曾经写过的一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小诗
诗中说他看见了人间的点点滴滴——一草一木一花一蝶
一人一事……
感觉就是看万花筒里的星星点点
他感叹:人间偶尔很光明,偶尔很至暗
蓝天中有美丽的和平鸽飞翔
也有丑陋的秃鹫立于枯树上觊觎
他自认是一个园丁
在按照自然的昭示
培养花花草草
也培养人形的树人
自觉修复地球
让它尽量变得好看一些
变得适宜居住
不至被污秽弄脏了衣裳
被战争阴霾笼罩了心灵……
而今天他要说的是: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世界秩序
理应盖上正义的图章
打上真理的标签
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要到达大同世界的彼岸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其为领土,意识形态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争吵吵打打杀杀。不如握手言和。
共谋人类社会的福祉。
向茫茫宇宙迈出诗意的长足一步
去寻找第二个第三个第N个地球的姊妹星。
自从欧文,傅里叶的空想社会主义破产
……我们走过了漫长的时间万里长征
直到今天,我们中的一些人还没走出井底。
还没学会站在井沿,
眺望宇宙的真实面貌
还没有认真想过
明天我们的早餐在哪里?
今天,我可以告诉你:
明天我们的早餐在火星,在木星,在...
在我们的脚印所能覆盖的星球表面
想起曾经西方启蒙运动时期
有过的一场大辩论
说的是无神论者与有神论者关于世上有无神的存在的争论
无神论者否认神的存在
有神论者相信有。
争论的不可开交
一个叫伏尔泰(1)的
站出来发问:宇宙星系排列有序
谁能说清楚
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吗?
还是有一个神的存在?并创造出来的?
无神论者没有找到驳斥的依据
于是,伏尔泰把这种现象写成了一篇论文。
命名“自然神论”
简言之,即宇宙中有一个超自然的神存在
他是一种神迹
只是今天人类的认知还未达到解释的水准高度
希伯来语(2)把这种现象解释为“因为人类有一个上帝”
于是他们在创世纪(3)里写到,是上帝创造了一切
——天和地
——山谷,河流,海洋
——飞禽走兽
——人
正如一首《新生王歌》(4)中听到的
听啊,天使高声唱
一个婴孩为我们诞生
荣耀归于新生王
这个婴孩,因圣灵感应,降生在马槽。他是圣洁的童贞女玛利亚所生。
这与伏尔泰的自然神论(5)
在意思上不谋而合
圣经,自诞生耶路撒冷以来
就成了不少人的信仰。
不论他是白皮肤,黄皮肤,黑皮肤
都在读它,因为人们相信,是上帝以自己的模样
创造了人
所以,人们就按耶稣基督的言行
视为行为规范
奉他的博爱教诲践行,做爱的使徒传播福音。
开心嘻乐地走在地球上
每一处的卡卡角角
做一个有信仰的人
今生是福
正如在下在一首《圣经箴言》的小诗中写到的“上帝是圣洁的,所以,你必须是纯洁的”
这是在提醒自己,也是在告诫世人。
耶和华同情怜悯人类。渴望救赎他们脱离苦海
不吝牺牲自己的独生子(6)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
是在召唤人类的灵魂苏醒
跳出欲海的堕落,做自尊自爱的人
基督教精神,是以爱为本
教诲人做有爱的人。
仅此这点,足以流芳百世
流芳千年万年
直至永远
2025/3/3
注(1)指法国思想家。启蒙运动活跃人物之一。
注(2)指中东地区的一种语言
注(3)创世纪,指圣经中的一篇章
注(4)指一首圣经歌曲
注(5)由法国启蒙运动学者伏尔泰所著
注(6)耶稣是耶和华的独生子。他以牺牲自己独生子的大义凛然救赎人类。所以,人们视他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