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字街
文/姚建军
宁远是座小城,丁字街就是小城里的一条小街,“一横一竖”顶多三百来米。说他是街,其实就是胡同,宁远人叫“弄古”,宽不到4米,只容得下一辆农用板车通过;说他是街,因为两旁也挤了百十户人家,都是明清时期建筑,有马头墙隔着,窄木门店并排而立,面街而商,人来人往,做些生意。
丁字街的生意,很有意思。“一横”里做的多是毛发生意,属于“剪上添花”。“一竖”里做的多是陶器铁具生意,卖些坛坛罐罐、菜刀铁器。这两种生意井水不犯河水,千百年来各自在自已的地盘里经营。
丁字街理发店十来家,门口挂个四方牌子,写着“老李理发店”“樊氏理发”,有的干脆写个“理发店”,还有的无牌无名连牌子都懒得挂。理发师傅都是上了年纪的人,靠理发为生,凭手艺养活一家人。店子布置相当简单,老式樟木树理发椅一把,镜子一面,洗脸盆一个,几张毛巾,几把剪子,外加两张条凳就是全部家当。
来这里理发的基本两种人,一种是上了年纪的老顾客,一种是由家长带着来的小孩子,青年人是不来这里理发的。他们上的是“石头牯理发店”“缔凡尼理发店”“魔卡造型理发店”等时尚店子,随便理个发造个型要50米米以上,对丁字街这些10个米的土店子是看不上的。
来丁字街理发不只是把长头发剪短,更主要的是一种享受,一种悠闲。理发的人坐稳后,师傅拿围布两头,向下呼的一抖,待围布刚一展平,手立即向后一缩,围布就围在颈上。然后,起手给剪子除尘、打油,就着镜子再来回几步,构好思设计好之后才咔嚓咔嚓开剪。
修面、刮胡子、掏耳是老师傅们才有的手艺,来这里的顾客多数是冲着这个来的。师傅轻踩一下椅子的踏板,理发的人配合着往后一靠,就仰头平躺在椅子上。师傅选出一把剃刀,往墙上挂着那黑得发亮的油布上先磨刀。师傅磨刀讲究“前三后七”,就是磨刀时,剃刀的一面先在油布上往前推三下,剃刀的另一面在油布上往后退七下。磨完刀就开始修面。刀子轻轻落在脸颊上,带着稍许嗞嗞声从这头一下就掠到那头,像燕子羽毛拂过水面,又像姑娘发丝轻扰脸庞,那味道妙不可言。短短两分钟,还不待你细细体会,刀子已移到眉毛、耳廓、鼻梁、鼻翼等处,师傅的兰花指刀辗转腾挪,十分轻巧。道行深的师傅从剃刀贴脸游走,到最后半刀在鼻梁收刀,总共三十六刀半,那半刀其实是师傅耍酷秀刀法,剃刀游走到鼻梁,手腕一抖,潇洒收刀。如果说修面是大刀阔斧一马平川,那刮胡子就是精雕细作了,用师傅的话来说就是打不得马虎眼。刀子的侧卧平铺、轻重快慢很有讲究,轻了刮不掉,重了容易伤人。碰上大胡子硬茬的,还要把刀在油布上反复磨下,在胡子上多磨些香皂润滑油,才下得动刀子。
掏耳是另一项细活。用专用的耳勺,细长一根,轻轻在你耳廓边上敲一圈,一层一层地敲,然后转进去,慢慢地旋转,像一只小虫进进出出,把耳垢掏干净了。最后,师傅又用手压住耳门一松一压,顿时,耳道里混浊天地豁然畅通,好不舒服。遇上下雨,一边让师傅理发,听师傅天南海北三教九流一通胡侃,一边听雨点“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放眼望去,雨幕氤氲中,小巷越发深邃幽远。此时此刻,整个人就好像与时间空间融合一体,时间静止了,空间也静止了。
从“一横”转到“一竖”里,就到了丁字街陶器铁具专卖处。相比较理发店门面“狗舌子一条”的越走越深,这里的门面就比较宽大,大多有木质楼层,下面放东西,上面住人。店里店外摆满各色各样的碗、碟子、酒缸、砂锅、花盆等陶瓷器具,还有铁锅、菜刀等,锅碗飘盆、刀筷酒坛样样俱全。
每年9月后,这里更热闹,都是来选年货的。选年货有讲究。比如,选酒缸、坛子这些东西,不能拿起就走,要一看二听三试。 “一看”就是看外观。将陶瓷酒坛上下内外仔细的观察一遍,看酒坛外面是否光洁润滑,有无擦伤,有无变形,有无损缺,底部是否平整,整体颜色是否均匀。“二听”就是听声音。就是用手拍打敲击酒坛时发出的声音。如声音清脆、悦耳,则说明瓷胎细致密实,无裂损。如声喑哑、沉闷,就可断定瓷胎有裂损,易开裂渗漏。“三试”就是试水、试漏、试压。装水静置一段时间,看坛体是否有水渗出。
当然,你不会这些也不要紧,老板都会告诉你办法,帮你挑个好的,不会让你空手而归。你确实买不成,也不要紧,待你走出几步,老板还是很热情地欢迎你回头再来,“买卖不成仁义在”的道理在老街到处都是。
丁字街的正中心建有一座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主碑为高1.8米、每条边宽0.47米的长方体,上有楷体阴刻碑文“全国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据史料记载,抗日战争爆发后,宁远县社会各界主动捐款捐物,积极支援抗日。据统计,1937年到1944年,全县共有27386人奔赴抗日前线。仅1937年至1940年间,400多人在抗日战场上捐躯。为纪念这些牺牲的官兵,抗日战争胜利后,群众捐款投劳,修建了这块纪念碑。“全国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不高也不大,但宁远人民保家卫国,舍生赴国难、视死如归的精神,永远铭记在世人心间。
丁字街这条简简单单的小街,朴实无华,它的每块石板、每一扇门窗都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在这条青石板铺就的小街里,永远留存着家乡的记忆。如今,丁字街已被命名为历史文化街区,政府把它纳入保护范围,让它持续散发独有的文化韵味和魅力。
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 截稿日期:2025年3月31日 为期一年,入选作品会择优按顺序在大赛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大赛作品集。 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2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微小说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参赛限投一次作品,请您挑选您的最满意作品参赛。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围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依等次颁发相应获奖证书,镌刻名字的奖杯和奖牌,获得者将获得高档英德红茶套装。 赞助商: 英红九号!中国三大红茶之一,温性红茶,浓郁芳香的甘蔗甜醇香,口感浓爽甘醇,满口甘蔗甜醇香持久不散,茶客最爱!欢迎广大朋友联系咨询:吴生18819085090(微信同号)诚邀更多赞助单位赞助本大赛,有意者可以邮箱联系。 自费出版事宜: 如有书籍出版意愿(诗歌集,散文集,小说集等作品集) 出版方式为国内书号,国际书号,内部出版,任选其一。 请将您的书稿及联系方式投稿至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文学翻译征稿启事: 如您有诗集,散文集,小说集等文学作品集或者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需要翻译,您可以投稿到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专业文学翻译,价格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