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面
文/高妙
那些年月,母亲之于我,犹如雕琢的工匠,细心雕刻着这块未经世事洗礼的玉石。在她的手下,我学会了辨识世间的善恶与美丑,学会了以谦逊的姿态去面对人生的起伏与挑战。如今在记忆中愈发醇厚,犹如陈酿的佳酒,岁月悠悠,香醇而深远。
在我幼时的记忆中,母亲便是那把雕琢岁月的刻刀,细致入微地在生命的竹简上,刻画出一幅幅教诲与爱的画面。她的言行举止,犹如古琴上流转的悠扬琴声,常在我耳畔回荡,提醒我仁义道德的重要,也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
记得在我初涉世事之时,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抉择,我曾满怀疑惑与困惑。那时的母亲,就像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用她的智慧和洞察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儿啊,为人之道,当存宽厚之心。”这是母亲曾对我说过的话,它如同一道清泉,涤净我心中的浮躁与骄傲。在她的教导下,我学会了谦逊自谦,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工作中,总能够保持冷静和克制,不让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也不让暂时的失败摧毁意志。她时时刻刻都能以浅显易懂的比喻、质朴却深刻的话语,为我解开心中重重疑团,让我明白了一个成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每每遇到挫折和委屈,总能回想起母亲的智慧和勇气。她仿佛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在于她从不求回报。她总是站在最不易被察觉的角落,默默地支持我,为我遮风挡雨。即便在我名声鹊起之时,她也从不张扬,只是静静地微笑,那笑容胜过千言万语,蕴含着对我的无限骄傲与祝福。
在这漫长的征途中,我曾无数次面临艰难的选择。每一次,我都能在内心深处听到母亲的声音:“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些简单而又深刻的话语,如同夜空中最亮的北斗星,指引我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岁月如流,转瞬即逝,而母爱则恒久远。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开始体会到,母亲的一言一行中蕴含着多么深沉的哲理。就如一壶陈年老酒,越久远越醇香,她对我的关爱与教诲,成为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母亲的爱,无需多言,它早已融入我的血脉、骨骼、灵魂。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我会独坐书房,灯光轻轻摇曳,思绪飘向遥远的故乡。在那些寂静的夜晚,是母亲的声音陪伴着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光,聆听她在炉火旁轻声细语地讲述古今故事,传授生活的智慧。
如今,母亲已不再年轻。当她静静坐在窗前,眺望着远方连绵的青山时,我看到了她眼中那抹深沉的满足与宁静。而我,只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尽量多陪陪她,尽我所能回报她对我的养育之恩。
“母爱如琢,岁月如酒”,在这如诗如画的回忆里,我深刻感受到母亲对我人生的影响。她的教诲与爱,犹如古老的酿酒工艺,经过长时间的沉淀与发酵,变得更加馥郁与珍贵。在我心中,母亲永远是那位伟大的雕塑家,而我,正是她手中最珍贵的艺术品。
愿天下所有的母亲,都能得到子女的感恩与回报,愿她们的智慧与爱心,永远被世人铭记。如同我的母亲,以她那无私的爱,雕琢了我一生,让我在波诡云谲的人生舞台上,能够坚定地走下去。这份感激之情,如同岁月中的佳酿,愈发浓烈,愈发芬芳。
曾几何时,我独自住在出租房里,昏黄的灯光下,一个人端着酒杯,总有“对影成三人”的感觉,喝得微醉,就斜躺在床上,记忆中,亲人温馨的味道常在梦境中萦绕,总也挥之不去。每逢此时,我就能想起在家里的温馨时刻,想起了母亲给我们做的那些食物的独特味道,以至于,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异乡有多么美味的珍馐佳肴,总也抵挡不住那独一无二的味道在味觉下翻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梦境里一直会出现一方小小的厨房。那个厨房并不大,是在一通长廊下,用碎砖头砌起来隔开的,里面只有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和一个灶台。餐桌上铺着洁白的桌布,上面是浅浅的素洁的牡丹花底纹,在这里,蒸腾的热气正在小小的厨房里蔓延,并没有丰盛美味的菜肴,而仅有的是一碗面,在偌大的餐桌上孤零零的冒着热气。
那日,从凌晨开始就下雨了,一整天淋淋沥沥的、下个没完的小雨,更平添了我的忧愁。下午放学后,我婉言谢绝了同事的真心挽留,一个人骑车从大老远的学校,冒雨赶回家。
不为别的,只是为母亲过生日。
当我淋着细细的雨丝赶回家时,母亲穿着许久年前自己改做的粗布衣衫,围着围裙,刚刚喂完小猪,正坐在灶前张罗着生日晚餐——生日面。
这是我们家的习惯,每逢是家里是谁过生日了,除了蛋糕之外,母亲就会在当晚张罗着做生日面,我们一直称它“长寿面”。从我记事起,记忆里好像就没有给父亲母亲过生日的印象。有的只是我们仨个孩子吹蜡烛、吃蛋糕的场景。
五口之家,现在只有母亲和我。父亲在很远的地方做活,不可能回来,姐姐出嫁了。哥哥的公司业务很忙,脱不开身。不过听母亲说,他们下午都打电话来祝贺过。说话时,母亲很兴奋。
面做好了,母亲将小铁锅端到粗铁丝做成的锅架上,然后微笑着坐在桌子前。那个锅架是我工作以后的杰作。家里的铁锅是尖底的,放在桌子上或地上不够稳当,为了方便起见,我就用粗铁丝做了一个架子。我站起身盛了两大碗,把最满的一碗放在母亲面前,母亲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又瞅瞅面。从她的眼神中,我看得出来,母亲很兴奋:虽然在她66岁的生日里,没有蛋糕和蜡烛,也没有歌声与鲜花,但她仍然很高兴。
吃饭前,母亲闭上双眼,双手合拢,默默祈祷。等她睁开眼睛后,我随口而出:“祝您生日快乐,长命百岁!”母亲有些激动,含着泪说:“吃面吧!”
记得小时侯,每逢我们家里人过生日,母亲都要做一次生日面,她也总是在开饭前,默默祈祷。她常跟我们说:“一家人平平安安、合合乐乐才是福。”也有时会说:“吃上生日面,活到九十九。”当时我们都信以为真。那顿面,吃得有滋有味。谁不想活到九十九啊!如今想起来,感觉多么幼稚啊。
应该感谢母亲。直到今天,母亲七十多岁了,一家人相处得的确和睦,也都平安幸福。
那晚的面,母亲做得特别有味道,汤浓浓的,面条切得均匀细腻,葱花也香喷喷的,不甜也不咸,很是可口。我一口气吃了两大碗,母亲今晚吃得也很饱,也很香。当我把碗放下来时,母亲说这么久以来,她今天吃得最多。
猛然间我发现母亲的确是老了,脸被岁月的风霜侵蚀,有些发黑,皱纹也多了起来,可是母亲没有一根白发,这一点我感到欣慰,同时又多了几分自责。工作以来,很少顾及到母亲,每天只知道早出晚归,心里总装着工作。
从此刻起,我更坚定了一个信念,以后要多关心关心父母亲了。
作者简介:
高妙,男,本名王经涛,上世纪七〇年代出生,编剧,祖籍江苏,现居浙江,供职于杭州某文化公司。发表散文、小说、剧本等文学作品300余万字,著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等散文集。
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 截稿日期:2025年3月31日 为期一年,入选作品会择优按顺序在大赛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大赛作品集。 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2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微小说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参赛限投一次作品,请您挑选您的最满意作品参赛。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围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依等次颁发相应获奖证书,镌刻名字的奖杯和奖牌,获得者将获得高档英德红茶套装。 赞助商: 英红九号!中国三大红茶之一,温性红茶,浓郁芳香的甘蔗甜醇香,口感浓爽甘醇,满口甘蔗甜醇香持久不散,茶客最爱!欢迎广大朋友联系咨询:吴生18819085090(微信同号)诚邀更多赞助单位赞助本大赛,有意者可以邮箱联系。 自费出版事宜: 如有书籍出版意愿(诗歌集,散文集,小说集等作品集) 出版方式为国内书号,国际书号,内部出版,任选其一。 请将您的书稿及联系方式投稿至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文学翻译征稿启事: 如您有诗集,散文集,小说集等文学作品集或者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需要翻译,您可以投稿到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专业文学翻译,价格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