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度的诗人,白麟
作者:杨烨琼
白麟是一位诗人,而且是一位有高度的诗人!
有人说,与白麟相处,不会感到压抑,因为他对人总是如见故友的亲切、亲近。有人说,从白麟身上看不到丝毫的名人派头,看不到所谓“范儿”的做派,但能感受到亲切、善良和雅正之气。他没有那种稍有名气就狂傲不羁的目空一切,更没有倚老卖老的那种自以为是!诗者如此,自然离不开他多年来的执着和对内心初心的护持坚守。
由于他的诗歌在宝鸡、陕西以至更广范围的影响,他拥有众多的“铁杆粉丝”,我多次见诗歌爱好者乘活动间隙拿着自己的诗作向他们尊敬的“白老师”请教,不论老少男女,白麟都会满脸陪笑,认真看过,一一点评,从优点说起,鼓励信心,然后委婉但却明确地指出不足和改进办法。他总是小心翼翼地呵护着那些萌芽的诗心、那些文学的新人。有时时间不允,他会诚心表示歉意,答应随后交流,他也总是言必行、行必果,让文学爱好者们心有温暖。他的耐心、坦诚与诚恳,总会让请教者有新的收获。这些收获不唯是文学认识的提高,更会受到人格人品的影响。浮华之中,锦上添花的人不胜数,雪中送炭的人寥无几。
无聊常自大,寂寞多自怜,唯抱持初心的实干者是总感觉时不我待。越是没有派头,没有“范儿”,越让大家感到亲切,感到他是个“靠谱”的高段位名人,会对他竖起大拇指!
白麟思想丰盈,心底昂扬,灵魂纯澈。读他的诗你能感到诗歌真正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所以,白麟的诗,与其说他在写,不如说诗是从他的心里自然流淌而出的。
《听山》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白麟当时尚在太白,交通、信息不便,他对养育了自己的这片土地一往情深,他写到“那是怎样隆重的庆典啊一一天为硕鼓,山为编钟,祖先手舞足蹈,于原野腾踏生命最初的辉煌! ”“倾耳倾听,山神正在某个边地,为我招魂。”这是他发自博大胸怀的对于故乡的颂歌和深深的爱意。
同一时期的另一首《乳名》则写道乳名是“老碗里漂着的榆树皮/面面土和成的尿尿泥/我们的乳名/是父母从沙地刨出的花生米/一串一串/结满小村悲喜交加的四季/只有故乡人/粗着声气叫来才亲昵”对于源自故乡、源自父母的乳名,能够感受到他心底里的自豪和骄傲。因为那里边有父母的爱意、希冀,有故乡的味道和音调韵味。这种对于故乡的深情,若非发自心底、出自心声,是不会有这样朴实的句子和幽深的意境的。“在这楼林的罅隙/难得有谁唤一声我们的乳名/让我们听一片来自故土的乡音/甚至连儿时妈替我们叫魂儿的游戏/也成了一件永生难忘的记忆”意之切,情之深,读文自现!
爱之愈切,其思亦深。白麟面对车马的喧嚣,他也有自己的疑惑,上世纪90年代他在一首《贵妇》中表达了对于当时现实的反思和对于纯朴渐失的一种痛心的吟唱“……纯良的德行玉璞的品质/还有什么能比得上它们金贵/可究竟是啥时辰陨落的/我不知道,只看见/舞榭歌台上招展的腰肢/还残存着些三月陈茵的清秀/叫我依稀记起乡间女子/那不施粉黛明眸皓齿的模样/这恍若隔世的惊惧/使我黯然神伤……”
白麟对现实的感触和思考是深沉的,他在《迷路》里写一只进城的麻雀做了不速之客,钻进了空调管洞取暖,不想却变成了一具干尸,“不光是鸟兽进城走投无路/偶然一次误入歧途/就可能断送前程以至生命”“人海、瀚海、宦海、沧海/四海之内皆迷津/一不留神/就会失联”小事件入手,展现的是大命题、大思考。
白麟的诗中写那些附庸风雅的唱和,写那些依依乡情,写在山水之间的行吟,写游走城市的边缘地带的努力,他写对至亲至爱的深情,他怀念一生艰辛的父亲,他聆听长卷挥洒对生活的热情和感念。
他写父亲的菜地,以形象的拟人手法写到:小畦菜地是被“安插在公路的旁白里”,而“肥大的白菜萝卜/跟越来越胖的车声较劲”; 他写到父亲菜地里“那一颗颗碧绿的蔬菜/把头昂得高高的”是在“等父亲检阅”;日渐衰老的父亲“心被远走的儿女掏空”了 ,“他是拿这些蔬菜当儿女养啊 ”;如今父亲长眠在离菜地不远的山根脚了,而“我”每每“看见这片菜地/就看见父亲疼爱的眼神/从山根绿油油地流过来”纯朴的诗句传达了厚重的诗意和深切的思念。画面感强,读到最后,诗景在心,感慨在胸,满眼伤心色,不禁会让人从心里落下泪水。这样精彩的诗,在白麟的7部诗集中不是少数。
他的诗文中,有子夜聆听的音乐漫步,有在那峡谷深处的音乐慢板,有对故土的深情回望,有秋风渐凉的忧思,有梨花白的欣喜;在他的心里有和煦的太白风,有拾麦的老娘的身影。在深爱的地方他能听见石头都发出花开的声音,他倾听城市的杂音,他附庸风雅,于青春开卷里有那热血的交响!
心中春暖,才会满眼有花。通读白麟在各个时期的诗集,能真切地感受到白麟诗歌中那种出自骨子里的乐观向上、清丽畅达和对于生活的感恩、诗歌的挚爱。
同时也不难发现白麟的诗歌在诗境营造、烘托、渲染手法的高妙,诗歌的意象与生活形象的艺术融合,他用文字描绣着一幅幅深情形象的美丽画卷,激发人的联想,让人们去体悟、去感悟。通读白麟的诗歌,也不难发现白麟在诗歌创作上的一步一步地坚实前行和探索。
诗人、文艺评论家石凌说:白麟的诗是三秦文学大河中的一支涓涓清流,上承《诗经》“风”之清音,“雅”之古韵,“颂”之庄丽;中接唐诗绚丽宏阔之意境;下启当代,于喧哗芜杂之中掘出清流,为漂泊匆忙的现代人盛上一曲曲山水田园清歌。形象的比拟、丰富的联想、“思接千载,意驰八荒”,带着读者从纷繁喧嚣的现实生活中跳脱出来,审视自我,回望故乡,谛听心音……
从他的《风中的独叶草》到《慢下来》,从《音画里的暗香》到《在梦里飞翔》,从《附庸风雅》到《白麟的诗》,我们在感受着诗人白麟丰富而善良清明的内心世界,更感受他在诗歌道路上的奋力探索与执着前行。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白麟在以他自身的艺术高度、人格人品高度,高举百年新诗的大旗,引领着宝鸡新时代的诗歌创作走向繁荣的春天!
[作者简介]:杨烨琼,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宝鸡市职工作家协会、宝鸡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理事,宝鸡市地名规划专家库专家,作品见于《作家文摘》《中国地名》《文化艺术报》《西北信息报》《宝鸡日报》《秦岭文学》等报刊杂志。著有散文集《乡风呓语》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