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诗友AI作品《沁园春·嘉兴南湖》的缺陷
文/梅湾赏雪
(一)
全词共有18字(漾、四、火、种、雄、毕、至、锋、往、共、腰、定、不、忘、州、大、地、新)出律(包括两个多音字,多音字的读音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判定,因为多音字的读音不同往往字意有别)。
(二)
“望南湖碧水,悠悠千载,风帆点点,志在四方”,除领字“望”以外的四个四字句应该扇对,它没有。
“看先驱身影,坚定信念,披荆斩棘,矢志不忘”,除领字“看”以外的四个四字句应对仗,它也没有。
(三)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直接来自毛泽东《沁园春·雪》,但用在这里不合适,“腰”字出韵。
(四)标语性、口号性的语言还是多了些,淡化了诗意。(五)“历史启航”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历史怎么是从嘉兴启航呢?!
据此可见,AI要创作出合律合韵的格律诗和词目前还比较困难(其它文体也许没有问题)。当然AI有自我学习能力,随着大数据的充实和完善,总有一天它会做到,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常人是无法预测的。不难设想,随着人工智能的完善与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过度依赖,人类智能可能弱化(除少数天才大脑)。像机器延长了人的四肢却弱化了人的四肢一样,人工智能延长了人的大脑却又弱化了人的大脑。
需要指出的是AI写作的本质是机器(智能机器)制造产品(文化产品),而非人类的创作活动,
尤其是老年人写作本来就不是为名利,而是锻炼大脑,文化养生。随着物质生活的吃穿无忧。精神养老将凸显。若写作让AI代劳,岂不违背老年人写作的初宗,至少我是这么看的。
附:网友AI作品
沁园春·嘉兴南湖
红船漾波,烟雨楼前,历史启航。望南湖碧水,悠悠千载,风帆点点,志在四方。革命火种,燎原之势,群雄毕至展锋芒。忆往昔,聚首共筹划,前路何长。
江山如画情长,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看先驱身影,坚定信念,披荆斩棘,矢志不忘。星火燎原,红旗漫卷,神州大地换新装。今朝看,盛世繁华景,再创辉煌。作者简介: 郑根权,笔名梅湾赏雪,浙江嘉兴大学退休教师。曾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获浙江省人民政府论文三等奖,浙江省委宣传部论文二等奖,浙江省政教研究会论文一等奖,嘉兴市委党史研究室论文二等奖各一篇。诗作发表于《作家》《诗词报》《齐鲁文学》《北方诗刊》《中国作家网》《名家周刊》《首都文学》《上海文宛》《中国诗歌网》《红柳文学》《莲馆弘谭》《诗情太平洋》《世界经典文学荟萃》《岭南微文学》《浙江老年报》《今日头条》《都市头条》等报刊、平台。诗作被推荐到都市红榜,同时作者被推荐至都市红榜名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