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遇见,不谈亏欠
文/王孟换
她站在书架前,缓缓举起的手停在半空,又慢慢地收回,犹豫着要不要拿出那本书,并打开它。迟疑片刻,她像是下定了决心,左手握拳,右手径直伸出,准备取出那本书。正当她快取出的时候,一只大手越过她的头顶,抢先一步取出了那本书。
她内心有一万只羊驼奔过,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来告别,却被某个没眼力劲儿的人捷足先登。她愤愤地转身,准备问候他祖宗十八代,看到那人,却怔在原地,什么也说不出来。
三月的北风算不上温柔,把玩着往来行人的发丝,免费为他们设计专属的造型,每个人都造型各异。本来就临近毕业,大家都忙着准备论文答辩,或者准备考编,图书馆这块风水宝地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外面天气又不好,小情侣们也要来分一杯羹。图书馆早就人满为患了!
她很喜欢读张爱玲的小说,她试图通过张爱玲的视角,了解那个时代。她拿起了《红玫瑰与白玫瑰》,就地而坐,一页一页细细品读着……然后,一张小纸条闯进了她的视线,上面写着: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拉比小新不小心 她在那句话后面写道:花开花落自有时,浮华旧事终成空。——樱桃小章鱼丸子 这便是她与他的初次邂逅。
他没想过,自己不经意写下的诗,竟然有人回复。那时,他考研失败,他的前女友却成功上岸,两人分手,他整日沉浸在失恋的阴霾中,似乎只有从张爱玲的作品中得到一点而慰藉。于是便有了后来在书里夹小纸条一事儿。
他不知道那个叫樱桃小章鱼丸子的人会不会再看这本书,但他还是在书中留下一张字条:既是同道中人,认识一下吧,这是我的邮箱……
时间的裂缝里,会有阳光照进,于是她出现了。
他们互通邮件,谈读书心得,偶尔也会抱怨生活中的不如意。
他说,我们见面吧。她回复:好。
地上零星地撒着几朵小白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阳光透过树枝的缝隙,懒懒散散地洒在他的身上,给他披上了一层温柔的光晕。他靠着树,等待她的到来。
她故意绕到他的背后,轻轻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俏皮地问道:“是在等我吗?拉比小新不小心。”
他回头,看着她,时间凝固了几秒,微笑着说:“走吧,带你去吃大餐!”
就在她转身的一瞬间,一阵风刮来,迷了她的眼睛,她睁不开眼,一个踉跄,撞到了他的怀里,顺便踩了他一脚。
她道歉,然后嘟囔道:“看来是没机会和你肩并肩一起走了,毕竟身高差摆在这儿呢”
他轻轻地牵起她的手,声音软得像棉花糖一样,“那就手牵手吧。”一切都是那么得顺其自然,不觉得尴尬,也不会不自在。
那个时候,他们最大的快乐就是一起去图书馆看书,然后在傍晚来临之际,手牵手去操场散步。他打篮球的时候,她总是在一边默默地等着,等他中场休息的时候,她递给他毛巾擦汗,再给他矿泉水解渴。他打趣她,说她像是等丈夫回家的小媳妇。她说喜欢看他打篮球的样子,享受给她递毛巾和水的过程,因为那是她作为女朋友的权力,只有她可以。她体测挂了,他陪着她再操场上跑了一圈又一圈,甚至还瘦了不少。她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这是作为每天为他递毛巾和水的报应。
六月的风,吹不尽那焦虑,却吹散了不少有情人。 他们顺利毕业,他义无反顾地选择北漂,她考上了小镇的编制。于是,他们遥遥无期的异地恋就这样开始了。
她给他发邮件: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他回件中写道: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他们刚认识的时候,他们只通过发邮件的方式联系对方。因为她说,通过邮件聊天很浪漫,就像以前人们通过写信联系亲友一样,所以他们很少用微信聊天。
她还是像过去一样,看书,然后给他分享自己的感受;而他,每天不是加班,就是忙于应酬,能留给她的时间真是少之又少。早晚互道早晚安,中午问句吃了没,每天都是诸如此类的机械性对话。
不能够陪伴左右的爱情,总是不够鲜活。
他们的生活已经在不同的轨道上,他们注定会分开。他沉醉于大城市的纸醉金迷,她享受小城市的悠闲自在,他们都不愿意为对方放弃现有的生活。
她当时在公交车上,打开那封未读的邮件时,手不停地颤抖,眼睛死死地盯着手机,不争气的泪水像决堤的洪流。也许是邮件内容让她崩溃,也许是公交车的空间狭小,她急促地呼吸着,像是快窒息的样子。
她忘了自己最后是怎么下车的,也忘记了自己是在哪儿下的车,就那样一个人呆呆地站在站牌边上,像个迷路的小孩,等待大人来接一样。可是啊,不会有人来认领她了。但她会永远记得那封邮件的内容:从此满目山河,再无瓜葛,一别两宽,各自生欢。
谁不是一边撕心裂肺地哭着,一边舔舐着伤口,等待着时间的救赎。
她的骄傲,不允许她在他面前掉一滴眼泪。她说, 如果有一天我们分手了,我绝对不纠缠,不回头,不挽留。就是这个要强的女孩,在他提出分手的时候,放下了尊严,问他可不可以和好,他简单明了的回复“NO”。
“我们再见一面吧,就当是为这段感情画下一个句号。”电话这边早就溃不成声。
“……”,电话那边先是一阵沉默,然后是她熟悉的声音传
“好的,老地方。”
有始有终,从哪里开始,就从哪里结束。
她比他来得早,就先进去了。鬼使神差地走到了那本书前,它还是老样子,夹在书架上,很不起眼。只是看书的人,早已变了样。
也许是为了铭记,也许是在告别,他们从图书馆走到操场,走过曾经一起学习的自习室,走过她最爱去的那家食堂,走过他们曾走过的每一寸土地。沉默是最有力的语言,它不声不息,却又解释了一切。
他永远不会知道,她悄悄在书里留了一张字条: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樱桃小章鱼丸子
本以为是简单的喜欢,却动了和他走完一生的心。
时间犹如一支催化剂,爱情总在慢慢过期。我们以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爱情会盛放,可是啊,熬过花期只会枯萎。我们的快餐式爱情潦草收场,用一句“Thank you for your time"来概括再合适不过了。我感谢你曾经在我的生命中出现,纵然结局不尽人意,我也依然感谢你曾带给我的快乐。
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
截稿日期:2025年3月31日
为期一年,入选作品会择优按顺序在大赛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大赛作品集。
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2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微小说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参赛限投一次作品,请您挑选您的最满意作品参赛。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围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依等次颁发相应获奖证书,镌刻名字的奖杯和奖牌,获得者将获得高档英德红茶套装。
赞助商:
英红九号!中国三大红茶之一,温性红茶,浓郁芳香的甘蔗甜醇香,口感浓爽甘醇,满口甘蔗甜醇香持久不散,茶客最爱!欢迎广大朋友联系咨询:吴生18819085090(微信同号)诚邀更多赞助单位赞助本大赛,有意者可以邮箱联系。
自费出版事宜:
如有书籍出版意愿(诗歌集,散文集,小说集等作品集)
出版方式为国内书号,国际书号,内部出版,任选其一。
请将您的书稿及联系方式投稿至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文学翻译征稿启事:
如您有诗集,散文集,小说集等文学作品集或者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需要翻译,您可以投稿到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专业文学翻译,价格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