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古村里的念想
(组诗)
作者:魏家坚
小时候梦想着走出大山奔向远方,人老了心里空空荡荡的才知道自己念想着儿时欢乐的故乡。
——题记
之一:古井
在古村的一隅,青苔爬满石井栏
一口古井,静静守望了630年
它像一位沉默的长者洞悉岁月变迁
深邃的眼眸,藏着古村的从前
井沿的条石,被时光打磨得光滑
那一道道刻痕,是生活的笔画
曾有多少人,在这里汲水浣纱
欢声笑语,在井口回荡飘洒
夏日里,井水清凉如冰
为劳作的村民,驱散暑气的蒸腾
冬日时,水面氤氲着暖雾
给寒冷的日子,添一抹别样温情
我俯身,看向那幽深的水面
月影与星光,在水中闪烁跳跃
这口古井,是古村的眼眸
映照着往昔,也倒映着思念
它见证过丰收的喜悦,离别的愁绪
承载着古村人,最质朴的记忆
每一滴水,都流淌着岁月的故事
在心中,泛起层层涟漪
之二:古樟
村口那棵古樟,是岁月的守望者
粗壮的枝干,撑起一片墨绿的苍穹
树皮斑驳,镌刻着时光的密码
每一道纹路,都藏着古村的旧梦
繁茂的枝叶,交织成天然的屏障
为往来的旅人,遮挡烈日的滚烫
树下,曾是孩童嬉戏的乐园
笑声回荡,惊飞枝头的雀鸟
老人们摇着蒲扇,在树阴下乘凉
讲述着古老的传说,源远流长
那悠悠的客家话语随着樟叶的清香
飘进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四季更迭,古樟依旧伫立
春天,嫩绿的新芽带来生机
秋日,金黄的叶片簌簌飘落
似一封封书信,寄往记忆的远方
我抚摸着古樟粗糙的身躯
感受它的温度,聆听它的呼吸
这棵古樟,是古村的灵魂印记
承载着乡愁,永不磨灭的念想
之三:古榕
古村的池塘边,古榕盘根错节
繁茂的枝叶,编织绿色的梦境
它如一位沉默的巨人,守望着村庄
见证着岁月的更迭,四季的变更
垂下的气根,似老人的胡须
在风中摇曳,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树下的石板路,印满匆忙的足迹
那是村民们,生活的细碎痕迹
夏日,它是天然的避暑胜地
孩子们在树阴下,嬉戏追逐
老人们摇着蒲扇,谈天说地
笑声在枝叶间,悠悠地回荡
秋日,金黄的叶片飘落如雨
为大地铺上一层温暖的绒毯
古榕虽历经沧桑,却依旧挺拔
它的坚韧,融入古村人的血脉
我倚靠着古榕粗壮的树干
感受它的心跳,聆听它的低吟
这棵古榕,是古村的灵魂坐标
承载着乡愁,永不褪色的念想
之四:古祠
古村的中央,古祠静静矗立
飞檐斗拱,在岁月里缄默不语
青瓦灰墙,镌刻着家族的记忆
每一块砖石,都藏着往昔故事
踏入祠门,檀木香气扑面而来
雕梁画栋,诉说着先辈的风采
牌匾高悬,那是荣耀的记载
在时光里,散发着庄重的光彩
神龛之上,祖先的牌位排列整齐
烛火摇曳,寄托着子孙的敬意
每逢佳节,族人们齐聚于此
焚香叩拜,传承家族的根系
祠堂的天井,承接日月的光辉
雨滴落下,溅起岁月的涟漪
老人们在廊下,回忆着家族往昔
年轻一代,倾听着历史的足音
古祠,是古村的精神殿堂
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光
它见证着家族的兴衰荣辱
是游子心中,永远的眷恋与守望
之五:古谱
在古村的旧宅,一方木匣藏着秘密
轻轻打开,一本古谱静静躺立
泛黄的统纸,散发岁月的气息
每一页,都写满家族的记忆
翻开古谱,祖先的名字排列整齐
从遥远的过去,延续到如今的自己
那些陌生又熟悉的字眼似星光熠熠
照亮家族传承的漫漫长路轨迹
上面记载着,迁徙的风雨兼程
从何处来,又如何在这片土地扎根
也记录着,先辈们的荣耀功勋
在历史长河,留下闪耀的一瞬
嫁娶、生丧,都在字里行间呈现
家族的脉络,如细密的丝线
牵系着每一位子孙,无论身在何处
都能找到归巢的方向,心灵的港湾
抚摸着这古旧的书页,指尖微颤
仿佛触摸到先辈们的温热灵魂
古谱,是古村的精神纽带
承载着念想,在岁月里永恒留存
之六:古围
在记忆的荒原,一座古围静静伫立
六百年的风霜,刻进条石的纹理
它曾是家园的堡垒,安宁的庇所
在悠悠岁月里,守望着这片土地
日寇的铁蹄践踏,打破了村庄的宁静
全村人涌入古围,像归巢的倦鸟
紧闭的石门后,是恐惧与希望交织
那坚固的围墙,是最后的防线
熊熊烈火燃起,映红了灰暗的天空
古围在火舌中挣扎,却从未屈服
地道里,脚步匆匆,是求生的渴望
逃生的人们,带着不屈的火种
如今,古围已消失在岁月的洪流
残垣断壁被拆,化作牛猪栏的砖石
可它的身影,在我心中从未磨灭
念想如野草,在心底疯长蔓延
每一次回首,那座古围都清晰浮现
它承载着历史,见证着先辈的勇敢
岁月的风沙,吹不散心中的眷恋
古围,是我灵魂深处永恒的温暖
之七:古街
先辈们用鹅卵石铺就的古街
蜿蜒成岁月的脉络
每一块石头都藏着故事
被时光打磨得圆润温和
青砖宅房静静伫立两旁
四代同堂的笑语从窗棂溢出
寻常的早中晚餐
是邻里间穿梭的热络
这家的青菜,那家的鱼肉
在一碗一筷间传递着质朴的情谊
人们在古街愉快玩耍、谈论欢喜
孩童的笑声追逐着风
老人们在围棋相棋的对弈中
让后学领悟世间的方圆与将象和
邻里的关怀,是夜空中温暖的灯火
可如今,金钱的力量如雾霭弥漫
兄弟姐妹间也多了算计与隔阂
那些曾经的纯粹,在现实中渐渐斑驳
传统文化的传承,似风中残烛
古街啊,你是历史的见证者
能否唤醒人们心底沉睡的温热
让古代文明的光辉,重新洒落
在新时代的浪潮里,寻回那份失落的团结与亲和
(2025.1.27于广州)
读者点评
于古村物象中探寻乡愁与历史的回响——评魏家坚《我那古村里的念想》组诗
魏家坚的《我那古村里的念想》组诗,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古村长卷,以细腻笔触与深沉情感,勾勒出古村的古井、古樟、古榕、古围、古街、古祠、古谱等诸多意象,构建起一个满溢乡愁与历史厚重感的精神家园,引领读者在诗行间回溯往昔,探寻灵魂深处的根脉。
诗中,作者对古村的每一物都饱含深情。在《古井》里,“青苔爬满石井栏”“井沿的条石,被时光打磨得光滑”,简单几句,便将古井的古老与岁月痕迹呈现眼前。这口静静守望630年的古井,不仅是古村人生活的水源,更如一位沉默的历史见证者,洞悉着“丰收的喜悦,离别的愁绪” ,承载着最质朴的记忆。《古樟》中,村口那棵粗壮的古樟,“树皮斑驳,镌刻着时光的密码”,它是岁月的守望者,撑起一片苍穹,树下孩童嬉戏、老人纳凉讲故事,它见证着古村生活的日常与变迁,是古村灵魂的印记。
组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紧密交织。古榕的繁茂枝叶、垂下的气根,不仅是自然的景致,更成为村民生活的一部分。夏日是避暑胜地,秋日金黄叶片飘落,“老人们摇着蒲扇,谈天说地 / 笑声在枝叶间,悠悠地回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跃然纸上,展现出古村生活的闲适与美好,而古榕也因此成为乡愁的寄托。古围的描写则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它曾是家园的堡垒,在日寇践踏时,全村人涌入其中,“紧闭的石门后,是恐惧与希望交织”,如今虽已消失,但“念想如野草,在心底疯长蔓延”,战争的苦难与先辈的不屈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深刻烙印,让古围成为承载历史与勇气的象征。
在语言表达上,组诗简洁而富有表现力。以古街为例,“先辈们用鹅卵石铺就的古街 / 蜿蜒成岁月的脉络”,将古街比作岁月脉络,形象地写出古街的历史悠久与它在古村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现代社会变迁的反思,如“如今,金钱的力量如雾霭弥漫 / 兄弟姐妹间也多了算计与隔阂”,在对古街往昔邻里热络的回忆与当下的对比中,表达出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担忧,引发读者对社会发展与人性变化的思考。
古祠与古谱则从家族文化的角度,进一步深化了乡愁与历史传承的主题。古祠飞檐斗拱、青瓦灰墙,“神龛之上,祖先的牌位排列整齐 / 烛火摇曳,寄托着子孙的敬意”,是家族精神的殿堂,承载着家族的兴衰荣辱。古谱记录着家族的迁徙、先辈的荣耀以及嫁娶生丧等细节,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精神纽带,让每一位子孙都能找到心灵的归巢。
魏家坚的《我那古村里的念想》组诗,通过对古村多样物象的描绘,将乡愁、历史、文化传承等元素融合一体,以真挚情感与独特视角,唤醒人们对故乡、对历史的记忆与珍视,成为一首动人的古村赞歌与乡愁挽歌,在岁月中回响,引人深思。
(图文来源于诗的红三角,责任编辑:桂汉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