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平乐 月浅
文/于公谨
苍山如聚,
浪起涛三许。
纵上风云千万缕,
漫看飞鸿尽去。
双燕已是南行,
悠悠草木无情。
月浅匆匆入梦,
犹然落叶飘零。
随笔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文/于公谨
和一个法官交谈的时候,说了很多事情,他也是没有客气,就说了很多其他人不知道的事情。无意中说起了某一个人的名字,也是对他讲,是那个人让他们贪污,他们才变成了今天这样。法官是不服气,就说,那个时候,贪污能够贪到什么,可以说,什么都贪不到,因为物资匮乏,很多时候,即使想要捞钱,都是不可能的。只能是送着某些东西,比如说,供销社向上面送礼,就送苹果什么的,当然鞭炮都有。
我是没有反应过来,后来一想,这个说法是不对的,他是故意混淆视听,也是让我感觉到没有办法反驳。想了一下,不愧是法官,反应是快,我是慢一些,也是明白一点儿,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想一下,没有那个时候的送礼,怎么可能会有后来的贪污?就像是某一个人的儿子,去工厂要钱。那个时候,工厂都是公家的。某个人的儿子去要求,谁敢不给?结果是给了三十万,那个人的儿子就很不客气把钱扔到了厂长的脸上,愤怒地说,你打发要饭的?厂长只能是另外准备着很多的钱财,来满足要求。那个时候,工厂几乎是到了崩溃的边缘。要知道,工厂当时的流动资金,并没有多少,不是说现在这样多的钱,那个时候,就是十六块八毛八,这就是最基本的钱。即使是变化了,也没有多少变化。一个工厂,伤筋动骨是肯定的。问题是,有人会关心着工人的死活,可能吗?想过吗?
很多人是不服气,觉得可以拒绝。有最简单的一句话说,敢拒绝吗?可能吗?为什么不敢拒绝?不是说,拒绝了,就没有什么事情。会有一万种方法对付厂长,可能厂长就会直接进入监狱。想一下,为了工人,厂长进入监狱?厂长会干吗?没有办法,厂长只能是满足着要求。最后的结果是,拿钱走人。也是明白,很多人都说有理由,可以不给的。这句话,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那种。每一个人敢拒绝。
没有钱?还是说,已经开始贪污?看过褚时健,那个时候就想过,褚时健可能是冤枉的,只是没有证据而已,后来才知道,褚时健是没有满足那个人儿子的需要,就这样被直接抓起来,也是直接就关进监狱,而且是牵连到自己的子女。这就是结果。可以说,褚时健是大名鼎鼎,1979年10月,任玉溪卷烟厂厂长。那个时候,玉溪卷烟厂,几乎是濒临倒闭,结果是变成了一个集团公司,可见褚时健的能力。
即使是有能力,也是需要满足着某些人的需要,否则就没有好下场。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某些人的行为,已经是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即使这样,也没有看到,有人纠正。就像是那个法官,做什么都是可以,也是承认,某一个人虽然被某些人捧得很高,也是和伟人没有什么可比性。这是最基本的。即使是某一个人,让他贪污什么的,也是没有说过这个人好话。用一句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是说,有功劳,就功劳很大,如何如何的夸大,都是没有什么用途。这就是结果。贪污愈演愈烈,就变成了亡国的边缘。
清平乐 床中
文/于公谨
闲云飞舞,
雁去无踪处。
影淡星残霜去路,
明月朦胧似雾。
烟荡绕转长空,
重拾旧梦匆匆。
漫漫浮生去路,
何人倦卧床中。
随笔
现代人的戾气
文/于公谨
无意中看过一句话,说得是现在人戾气太重,如何如何的一大堆。我当时就笑了,看上去好像是理由充分,实际上,这句话是不通的。不是说现在人戾气重,而是说,很多不公平现象出现,才会让很多人产生了戾气。即使是做了一个芝麻小官,也是想要高高在上,也是想要颐指气使,也是想要作威作福,不要说权利,仅仅是他的亲戚带上了官衔,可能都是不一样,很多人都是会拍这个人的马屁。
这个时候,怎么可能会觉得是公平公正?怎么可能会没有戾气?之所以是不喜欢听现代人戾气重这句话,是因为这不是戾气重的理由,本质是为什么会有戾气存在。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正如某一个人曾经说过,过去人为什么没有戾气?那个时候,很多人都是背着枪的,怎么就没有看到其他人做什么?曾经有人就说过,他的伯父家里,就有一支半自动冲锋枪,里面带着子弹,问过老人,很多人家里都是带有枪支弹药,也是没有看过他们有什么戾气。用很多人的话说,大家都一样,都是公平公正的存在,没有什么高高在上的可能,怎么可能会有戾气?而且,公社(那个时候是叫公社,现在叫镇,或者是乡)书记家里,和普通老百姓家里没有什么区别,吃不上饭,也是一样吃不上饭。
后来的演变,慢慢变成了现在这样。如果是现代人有枪,会是怎么样?有人就很不客气地说,会是乱套了。真的是这样。总是有人想要高高在上,而且是居高临下,想要让其他人跪着,给一口吃的,就想要感恩戴德。这不是说个别现象,而是说,很多现象都是这样。很多时候,就可以看到,有人是鼻子一哼,就理所当然地享受。曾经无意中看过一篇文字,里面记录的是,一个副省长,办公地点是酒窖。这是报道出来的,没有报道出来的,有多少这样的事情?可能是很多,只是没有说而已。
想一下,一个副省长办公在酒窖,能够正常处理事情?可能吗?对于他来说,这是理所当然的做法,对于其他人来说,就感觉到不可思议。这样的人,想要说,他不可能会贪赃枉法,可能吗?这个时候,他就会使用很多手段,为自己的利益,进行着谋划。那么,后果是什么?就只能是一级压一级,最后是普通人承受。普通人是欲告无门,怎么办?只能是自己忍受。日积月累之下,就会爆发,这是肯定的。
报警?还是说,用法律的武器解决?想一下,起诉副省长,可能吗?还是说,直接被抓,然后进行判刑?这是很自然的事情。然后,就有人说,正义会迟到?毕竟副省长被抓了。问题是,抓了多少?正如某一个人所说的,抓了一个而已。更多的人没有抓到。当时是没有想明白,和人交谈的时候,无意中说起了这件事情。那些人就没有客气,直接就说,副省长在酒窖里面办公,他的上级是好的?他的下级是好的?可能吗?最本质的问题是,这个人怎么当上副省长的?这才是问题的核心。谁出来说一下?
浪淘沙令 斑纹
/于公谨
风过带纤尘,
千里孤云。
苍茫数尽夜将熏。
却叹无眠波浪处,
月色浮耘。
水过有清新,
几个星辰。
悠悠古道现行人。
泪坠千行肠断处,
点指斑纹。
随笔
法律解决问题?
文/于公谨
曾经看过一段文字,里面写得是,有一个人因为办事情,很多次,都没有办妥当,结果是一怒之下,就开始挥舞着刀片,然后有人就说,这样不对,用法律解决,如何如何的一大堆。我当时就笑了,正如看到评论区里面,有人说的那样,正儿八经的办事,结果是在耍流氓,法律在做什么?无能为力?还是说冷眼旁观?还是说,想要什么都不做?这个时候,没有法律?还是说,报警有用?然后,就开始挥舞刀片。如果没有愤怒达到一定程度,怎么可能会需要挥舞刀片?不知道挥舞刀片的结果?可能当事人知道,却是没有办法,只能是这样解决问题。没有人不怕死,很多人都没有想要死。
这是无奈之举。走极端?还是说,解决问题?就像是那句话,用法律解决问题。问题是,法律会解决问题?还是不可能会解决问题?这才是很多人所面临的问题。挥舞刀片,就没有想要有什么好下场,就会这样做。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没有会解决问题,只能是自己解决。这就像是某一个人说现在人为什么会戾气这样重。没有人需要有很多戾气,是迫不得已,才会变成这样。最简单的一件事情,是说过的,也是讲述过,就是一个蹲过监狱的人出狱了,想要活着,怎么办?找工作是不可能的,看到空车配货很不错,就直接借款,买了一台车,而且,他父亲有车票,就爷俩一起开车,开始了空车配货。
出去很长时间,回来的时候,经过了某地(不说具体的地方),结果是车管所所长扣车,是无理由的那种。他知道车管所所长是为了钱,却没有办法,只是当时真的是没有钱,如果有钱,就会给,没有钱,只剩下一百多元钱,不到二百元钱,给了车管所所长,车管所所长也不可能会放车,可能会钱扔到他的脸上,毕竟是“太瘦”,而且,可能是觉得,会觉得,这钱带有侮辱性。结果是,他为了不牵连自己的父亲,把父亲送上火车,就说自己找战友解决问题。他是当过兵的。想一下,都逼到了这样的程度。这个时候,他报警了,警察会是怎么解决?会是对他进行扣留?还是什么?谁来解说一下?
这件事情后来是解决了,因为这个人一直跟着车管所所长,从白天到晚上,中午就吃了两个馒头,买了刀。那个时候,他已经是想要灭了车管所所长的满门。不是想要杀了车管所所长一个人。如果是想要杀了车管所所长一个人,就没有可能会是这样费事。跟着车管所所长的目的,就是灭门。他说给我听,我就说,人家有几岁的孩子,你也杀?他就很不客气地说,没有无辜者,都吃了人血馒头,都是受益者,他的孩子就应该享福,我的孩子,就应该饿死?凭什么?从那以后,我看到灭人满门的事情,就不说什么了。不是说某些人恶毒,而是说,真的是逼迫到了一定程度,才会是这样。
然后,这个时候,很轻飘地来一句,应该是用法律解决问题。怎么用法律解决问题?真的会解决问题,还是说不可能会解决问题?
浪淘沙令 泪
文/于公谨
悲雁叫声长,
冷雨凄凉。
西风漫过现愁肠。
露冷花残何处去,
皆入秋江。
对镜悟沧桑,
尽显迷茫。
悠悠几许旧时光。
把酒忘怀犹醉里,
泪坠千行。
随笔
允许日本学校建立的本质是什么
文/于公谨
现在的很多人,都是不自觉地闪避,毕竟很多事情,没有涉及到他们的利益,或者是说,涉及到了他们的利益,也是躲避,尽可能少沾惹麻烦,比如说,日本学校在我们国土上建立,很多人都是议论,从来就没有说过,本质是什么。这里面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可能会允许日本学校在我们国家建立。可能是我这个人很笨,很多事情都没有想明白,也是搞不清楚,最大的问题是,教育是基本,怎么可能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怎么可能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这是我所想不明白的地方。
后来,看到了很多事情的变化,就知道,这里面的事情,是预谋已久的。而且,可以说,是某些人花钱购买的,才会让日本学校在我们国土上面建立。这是毋庸置疑。本来是猜测,并没有实质的证明。后来,无意中看到一段文字,里面就很清楚地说,国家在研究阶段的时候,也就是说,是否允许日本学校在我们国土上成立的时候,就有日本人已经知道了,我们已经允许日本学校在我们国土上建立。从这一点上来说,日本人是神通广大,我们还没有研究明白,他们就知道已经是通过了,而且,已经是有人泄露。
泄露的人,是什么人?很难说,不是日本间谍,或者是日本走狗。那个时候觉得,腐败是存在,还不至于败坏教育。后来才知道,腐败是无所不在,花钱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就像是在日本街头采访,日本普通人就知道,在中国,可以说,花钱就能够买到很多东西,没有东西,在中国是买不到的。想一下,普通的日本人都知道的道理,那些想要在中国搞阴谋诡计的日本人,会不知道?他们就会花钱,就会培养日本间谍,就会培养走狗,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并没有什么错误,毕竟是有人原因成为日本人的狗。
日本人在我们的领土上建立日本学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规划了很久。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本来是觉得,很多人反对,很多人意识到危害性,就会让日本学校关闭,结果是看到了日本学校依旧是存在。为什么会是这样?用一句话说,就会明白,因为日本间谍依旧存在,日本走狗,依旧存在。这些人不可能会不为日本人服务,也不可能会敢不为日本服务。如果是他们拒绝,会是怎么样?就会暴露出来。他们只能是继续维护日本人的利益,继续为日本人服务,跪下来,还要看日本人脸色行事。
总是有人说,战争打起来,会是怎么样。日本人就很不客气地说,得胜的依旧是日本人。我觉得也是这样。想一下,日本狗,或者是日本间谍,占据了高层,会是怎么样?战争不用打,已经是到了尾声的。就像是抗日战争时期,汪精卫和陈公博等人成为了日本人的狗,是难以想象,如果是今天,会是怎么样?很难说没有,毕竟日本学校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正如某一个人所说的,你知道日本学校在中国领土上做什么?要知道,日本学校是国中之国,想一下,原来上海有牌子,“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现在日本学校也是这样的情况。
虞美人 孤影(词林正韵)
文/于公谨
东风无语三千缕,
半世烟和雨。
碧波清水漫红流,
万朵桃花正在品春愁。
柔肠两寸堪将断,
有梦无声乱。
接天芳草见云旋,
莫道幽幽孤影倚栏杆。
随笔
公知的鼻祖
文/于公谨
经常看到了有人提胡适,我看到了,就知道,一个公知就出现了,然后,很多人就开始赞美,觉得胡适说得没错。实际上,有些人,你告诉他,化粪池里面的东西可以吃,他们都是会觉得好吃,都是会符合,都是会想要品尝。本来是闻到了发出恶臭的东西,也是觉得,这样的东西,会和那些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东西一样。想要说他们愚蠢?他们是不可能会承认自己愚蠢。如果让他们承认,自己不聪明,他们也不可能会觉得自己蠢笨。品尝之后,才会知道,真的是吃了粪便,即使是这样,也是会觉得,这是某些人故意诱惑他们,也是会推卸责任,不可能会承认这是他们自己的行为。用一句说,他们是孩子吗?没有独立思考能力?还是说,他们是弱智,是需要照顾的残障?或者是说,他们智力有问题?
实际上,这是个人的行为。他们不可能会承认自己受到了愚弄。实际上,他们根本就没有脑子一样。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很多。就像是很多公知,不断提起胡适一样,胡适毕竟是公知的鼻祖。那些公知,和某些蠢笨的人不一样,他们是有脑子,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也是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而且,也是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提胡适。实际上,提胡适,并不是说,他们原因提,而是说,当有人发现了他们的愚蠢,他们就会推卸责任,会说受到了胡适的影响。他们不知道胡适是什么人?很显然,他们是知道。想一下,一个得到了汪精卫认同的人,会是什么好人?得到了冈村宁次认可的人,会是什么好人?
很多公知想要替胡适洗白,只是他们不可能会洗白。想一下,上海英租界的英国人对罢工工人进行血腥屠杀,胡适说,没有用马克沁机枪,这是很仁慈的事情。想一下,说得是人话吗?就这样的人,还人五人六地活着。被誉为大师,是因为欧美国家的人,想要有一个代言人,结果是胡适就成为了大师。作品有吗?有过人之处吗?什么都没有。唯一可以知道的是,他是上海人。说实话,不得不有些感慨,上海出人才啊。这样的人才,上海是很多的。而且,可以说,胡适绝对不是上海人里面的个案。那些上海人,可能有着优越感,觉得其它地方人,都是乡下人,唯有他们是城市里面的人。
这是上海人的优越感,在外国人面前也会是这样?可能吗?这就是问题。我记得,曾经和人在网上说过美国人杀戮印第安人的事情。结果是有人说,印第安人感觉到很幸福。我当时就明白,公知的愚蠢,真的是没有办法说的。他们跪下来,看到了自己的主子,让自己的主子屠戮着,然后说,看,这是我们主子的刀,很锋利的,杀戮我们,都没有让我们感觉到痛苦。被人杀了,也还会是感觉到幸福,也是没谁了。作为公知鼻祖的胡适,不可能会感觉到自己的想法有什么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有其他的公知,在替他不断洗白。很多人都是知道,那些公知,洗不白胡适,只是依旧不肯罢休,依旧会替胡适洗白。洗白了,公知就会不用有什么负担,没有洗白,就会让人鄙视几眼,也是没有损失什么。
于公谨。辽宁省瓦迈店市人,喜欢写作,爱好书法,散文,小说,诗词,剧本,皆有作品面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