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的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
遵义会议之前
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是遵义会议的重要内容。
1月2日,在红一军团第二师的协助下,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随同军委纵队和后续部队安全渡过乌江。至6日,中央红军主力分别从三个渡口全部渡过乌江。1月7日,红一军团第二师袭占遵义城。这就为召开遵义会议提供了条件。
在危急关头敢于与错误路线作坚决的斗争,在重大问题上能够对党和红军的战略战术作出正确的决策,毛泽东的核心作用有目共睹。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通称“遵义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就长征以来各种争论问题,主要是最紧迫的军事路线问题,作了长篇发言。他在发言中批评博古报告中谈到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敌强我弱等观点,认为其失败主要由军事指挥上和战略战术上的错误造成;还指出博古和李德以单纯防御路线代替决战防御,以阵地战、堡垒战代替运动战,以所谓“短促突击”的战术原则支持单纯防御的战略路线,使红军招致损失。毛泽东强调,这一路线同红军取得胜利的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是完全相反的。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和军委纵队于1935年1月19日离开遵义,继续长征路。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长征路上的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一方面继续探索前进的方向和落脚点,一方面进一步确立和巩固新的领导集体。
1月26日,毛泽东等人到达土城。这时,川军两个旅先于中央红军到达赤水城,以阻止其北进,尾追的川军则进至土城以东地区。
1月28日,军委纵队干部团、红三军团、红五军团、红一军团一部从南北两面,向位于土城以东青杠坡地区之敌发起猛攻,激战终日,战斗失利。此时,川军后续部队两个旅迅速增援上来,位于旺隆场的川军两个旅也趁势从侧背向中央红军发起进攻。在此境况下,毛泽东提议召集中央政治局主要领导人开会,决定立即撤出战斗。
随后,作战部队和军委纵队迅速轻装渡赤水河西进,开始了红军长征中举世闻名的四渡赤水之战。
2月5日,毛泽东与军委纵队到达川、滇、黔边界的鸡鸣三省村。在这里,毛泽东同周恩来谈起张闻天提出的有关变换党中央领导的问题。对这件事,周恩来曾这样回忆道:“洛甫(张闻天)那个时候提出要变换领导,他说博古不行。我记得很清楚,毛主席把我找去说,洛甫现在要变换领导。我们当时说,当然是毛主席,听毛主席的话。毛主席说,不对,应该让洛甫做一个时期。”随后,中央政治局决定由张闻天接替博古在党内负总的责任。尽管毛泽东此时在形式上没有“负总责”,但是他的胸怀、远见和领导能力,却得到党和红军的进一步认可。
2月8日,中央书记处为贯彻遵义会议精神,发布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粉碎五次“围剿”战争中经验教训决议大纲》,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重新肯定了毛泽东根据战争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一系列正确的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紧接着,中央政治局常委毛泽东、张闻天、陈云等人陆续到军委纵队和各军团干部会议上传达该决议精神。当月,毛泽东作词一首,其中写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不久,在苟坝会议上,毛泽东坚持原则,以少数说服多数,使党中央、中央红军再一次免遭全军覆没的危险。会后,毛泽东认为,作战不能像过去那么多人来集体讨论,指挥需要集中,还是成立一个几个人的小组。经他提议,党中央决定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新的“三人团”,全权指挥军事。这就完成了遵义会议改变党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的任务,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自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从此,红军长征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历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据新华社贵阳1月15日电 1月15日,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大会在贵州遵义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并讲话。
会议指出,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结运用遵义会议历史经验的重要论述,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会议强调,遵义会议重大贡献永载史册,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新征程上传承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自觉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坚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信心决心;大力发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传统,凝聚攻坚克难、勇毅前行的强大力量。
纪念大会由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贵州省委举办。中央有关部门、贵州省、南部战区有关负责同志,各界群众和部队官兵代表共约1000人参加。
会后,李书磊同部分与会代表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和陈列馆。
游客在遵义会议会址参观(2025年1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2025年1月14日,由云南省纪委监委宣传部、云南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三集电视专题片《纵深推进》第二集《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在云南卫视播出。
其中,专题片讲述了云南省昆明市原市长王喜良贪腐堕落的故事。王喜良今年62岁,长期在云南省工作,担任过曲靖市副市长,云南省发改委副主任、主任,昆明市市长等职。
2024年4月底,云南省纪委监委官网发布消息,云南省昆明市委原副书记、市长王喜良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王喜良曾因此问题被追责问责。云南省纪委监委曾给予王喜良留党察看二年、政务撤职处分,降为二级调研员。
专题片披露,王喜良是通过原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雷,攀附上了秦光荣(曾任云南省省长,云南省委书记)。
北京廉政法治协同创新基地主任、首席专家彭新林分析称,这类行为破坏党风、政风,带坏民风,扭曲正常的同志关系,污染政治生态,是严重违反党的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的行为。
许雷通过攀附秦光荣获得了好处。在反腐警示专题片《围猎:行贿者说》中,许雷自述,他通过攀附秦光荣解决了副厅。反腐警示片《清流毒——云南在行动》提到,为攀附秦光荣,许雷以同为湖南老乡为借口,连续10年春节、中秋节,给秦光荣送红包60万元。
在彭新林看来,谋求攀附的根源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信奉“朝中有人好做官”“大树底下好乘凉”,将个人成长进步寄托于上级领导干部,为获取领导欢心,不惜投机攀附、大搞人身依附,从中获得不正当利益,造成了恶劣政治影响。
(佟西中)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云:还有甚诀可以躲得?
拾得云:我曾看过弥勒菩萨偈,你且听我念偈曰:
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
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知名媒体人陈颂英看了《秦氏一家亲》歌词后曰:
纵贯古今,扼要千年,好词佳句,点赞了!
他还说:仁知君,这是为秦氏写的族颂吗?
秦氏开中华民族一统之家园,功照千秋。
如果你仅仅是立足于秦氏一家亲,格局好象小了。
窃以为,能不能从"秦氏铭,家国情”入手,从开纪元写到新时代,供你参考。
秦氏一家亲
(秦氏铭 家国情)
(作词:李运娥 秦仁智)
秦时明月倾古今
千秋万代中华情
伯益有情尊秦祖
诸公勤勤秦运兴
嬴政封禅始皇帝
一统中华天地清
车同轨 书同文
人性公平度量定
开创华夏新文明
建灵渠 修皇陵
万里长城不朽音
泽惠子孙到如今
壮哉 秦氏血亲
美哉 秦氏励行
秦字标注着亘古的功勋
血液激发着我们的胸襟
我们是有情的秦人
我们是有情的秦人
儿女情,家国情
血脉情,天下情
我们是有情有义的大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