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天高(纪实文学)
一一谨以此写给我的大表姐夫
作者/宋任升 主播/沧海&李秀波
一一时光的脚步从不因爱的美好而停留,生活的本身就是一种历练、沉淀和收藏。记忆深处的某些东西,总会在不经意间还原并翻新,我想这便是生活给予的赏赐一一
我本不该用“恨天高”这个词做标题来写我的大表姐夫,可拟了几个又都觉得不够满意,也没有一个比这个更形象,更生动,因为它在我的人生履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一
一个身高一米六左右,身材匀称,头脑灵活、诚实善良又风趣幽默的人。用当年他身边朋友们的话说,那叫一个“恨天高”,他那种爱说笑又爱叫真,再加上精益求精的性格,在本村和相邻村庄中的知名度还是很高的,特别是他那精湛的木工手艺。
八十年代初期,农村中的手艺人很吃香。那时已经开始讲究室内装修,谁家的儿娶女嫁也少不了,只不过是家庭条件好的,装修置办的档次要高一点,一般人家也要添办几件像样的家具,如大立橱、双人床、梳妆台、方桌、椅子什么的。还有平日里种地所需要的犁、耙农具;更不用说建房盖屋所必备的门窗、架梁、檩条等等……这些都是离不开手艺人的。当时在农村木工师傅是以匠人所称,故又称之为木匠,这也是农村中一种很受人尊敬的职业。
那时农村的生活条件还是普遍一般的,可为了办事哪一个家庭都会想方设法用最高的档次招待找来帮忙干活的人。那时的帮忙干活是不收工钱的,只不过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主家会象征性的送点礼品什么的,以表谢意。
表姐夫为人处事不拘小节,由于他心胸豁达,所以有些事和有些话别人做不来和说不出口的,他却能随心所欲,亦或随口便说。就拿帮忙干活这事来说吧,主家的尽心招待自然会使干活的人干的尽心,干得出力。事后他便称这种帮忙干活的事叫“捞油水”,起初我还不理解,可后来仔细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慢慢的他周围的人也都学会了,并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一一“今天干啥去?”“今天捞油水去”;“今天又去哪捞油水啊?”“哎,这不又被抓壮工了”……哈哈,这也算我表姐夫的一项发明,像这样的事还多着呢。
由于他的这种性格,自然身边的人在对他尊敬的同时,就少不了玩笑话。也不知是什么人总结的:一米六以下个头的男人,在社会上就属半残废,我表姐夫正好在这一范围内,哈哈,就不用多说了。“恨天高”的绰号就是那时爱开玩笑的人赐给他的雅称。
在农村特别是在一起干活的人当中,绰号有时比姓名或辈分的称呼叫的还响,表姐夫从不在乎,因此外人叫的也就更欢了,这也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之一。像我表姐夫这种手艺好的匠人,街坊邻居不仅离不开他,就连亲戚朋友也沾光不少。在那几年里,他广招门徒,记得在我还上学的时候去姨家走亲,就对他当时木匠铺的红火场面所吸引,五六个人、最多时十几个人在一个老院子里干活,那些人当中有他亲戚朋友的孩子,也有他街坊邻居中同辈和晚辈的人。
高中毕业后,父亲也送我去了他那里学徒,与我差不多时间去的,还有舅家的大表弟和他村上的人。大表姐夫开门收徒的方式与别人不同,不同就不同在来去自由、不收学费,甚至还要倒贴我大表姐做的伙食呢。四十多年前,人们的生活水平虽说正在逐步提高,但农村中大多数家庭的日子过的还是捉襟见肘。
记得当时我们在一起的伙食就是窝窝头就咸菜,每逢节日来临,大表姐也会为我们包上一顿水饺,或用刚打回来的虾酱做上大半锅的虾酱 面子椒,每人抹上一大碗,那也算改善生活了。说到这里,不得不再说一下我大表姐的手艺,她不但有一手好针线活,还有一手好饭食。单说玉米面蒸的窝头,就不同别人家做的,她用表姐夫为他做的窝头橛子,把个窝头做的是要形有形,要样有样;刚蒸出锅的味道会让人垂涎欲滴;吃到嘴里是即劲道又有滋味,如果不是很饿的话,真是舍不得往下咽。还有她做的虾酱面子椒,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因为做这道菜,就权作是一道菜吧,别人做出来总是免不了带腥,而表姐做的是既香又糯,现在想想还是有些想吃的意思。因此,我们在相聚闲聊时,也会时不时半开玩笑地说:啥时候才能再吃一次大表姐亲手做的窝窝头和 面子椒啊……
但凡在他那里学过徒的人,后来也大多是以木工为职业,成为生活的主要来源,只可惜我这个徒弟由于生活的变故,连续换了几个行业,也就荒废了学到的手艺。但是我还是一直很感激大表姐夫一家人对我的好,怀念在那里学习技艺的那段时光。
由于我们两人关系好感情深的缘故,所以那个期间,他在不便直说别人错误的同时,就会以我为靶子指出问题所在,并加以改正。我这个人脸皮厚、心地实,也是虚心接受,所以我就能把别人在学徒中犯的错,避免在自己的行动中,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也许大表姐夫当时也是这样认为的吧?

至今他已到了古稀之年,我也花甲,我们之间仍保持着那种纠正错误的方式,甚至我还有些成瘾的趣向。如果我们二人在一起,他都会为我做的事挑上几处毛病,如果他不为我挑上几处,我倒还有些不适应了,其实我这里所说的毛病是个中性词,有贬也有褒,嘿嘿嘿,所以至今我们在一起,我也是顺从了以往的习惯,可不是咋的,都这么大年纪了,我们又不是经常在一起,兴趣爱好又不尽相同,只要各自理解,皆大欢喜或一笑了之,不是更好吗?因为我们都心知肚明,如果不是对你好的人,谁又稀罕去管你的事,让别人不高兴呢,你说是吧?
我们虽然因了大表姐的原因而结识,可总觉得有种亲兄弟的感觉,我尊重他的技艺,他的性格;他也佩服我的为人与忠厚。我们各具所长,我们又都会设身处地的去为对方着想。像前年我回老家建房这件事吧,表姐夫及表姐们,总怕我在农村经历的事少,这等操心费力的大事力所不及,他们都是千方百计的为我操持,从最初的建房计划到一步一步的施工,再到后来的装饰入住等等,哪里都有他们出谋划策的痕迹,哪里都留有他们帮助过的映像!近两年,得知表姐夫身体有恙的消息,我在深冬季节不惧严寒不辞辛苦,漫山遍野为他寻找偏方里的良药,以报他为我的好。这也应了那句:善待他人的人,最终福报也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 。
用大表姐的话说:别看我们是表兄弟、表姐妹,可亲的又该怎么样呢?的确是这样,表姐妹表姐夫们对我的好,我都记着、记着呢!你们都比我经历的事多、考虑的周全,我真是哪里离了你们也不行啊。表姐夫的为人处事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的善良、实在与孝心,也是最让我父母认可和称赞的。
表姐夫啊:如今年纪大了,身体才是本钱,眼下两个孩子都发展的风生水起出人头地,即为长辈的脸上增了光,这也使得本来就很要脸面的你,脸上更加光鲜了。咱“恨天高”的个头,不可能再有长高,可一天天优秀起来的孩子们,会使咱们的心气越来越高。
生活的本身就是一种经历,以往的经历早已嵌入我记忆的深处,每一次回忆都是那么甜蜜,每一次说起也都是那么舒心!在这漆黑的夜里,受灵感的驱使,我忍不住执笔,算作回忆、也权作是一种感激吧!衷心祝愿:我古稀之年的大表姐 大表姐夫万事顺遂,幸福安康!万事顺遂,幸福安康!
(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宋任升,网名闲情醉笔,60后,山东滨州人,暂居青岛,一个热衷文学又不失农民身份的城市打工者;常有作品在网媒和纸媒发表,并在不同网络平台的征文活动中多次获奖。
主播简介:沧海,居天津,爱好文学,喜欢诵读。现为多个网络平台的金牌主播,常有小说诗歌散文等有声作品在各大网络平台刊出,愿用声音传递真情,弘扬传统文化!
主播简介:李秀波,一名白衣天使,热爱生活,喜欢读书和运动,愿我的声音能走进你的心里,给你带来温暖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