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犀牛岭
文/朱学昭
伏天的阳光尤为透亮,紫荆山下、金田平原上,稻黄谷熟,禾稻金光熠熠的纯净美被阳光映照得格外通透。
金田平原的平畴沃野与莽莽苍苍的紫荆群山接壤处,一座方圆两平方多公里的土岭,状如一具庞然大物浮卧在无边的稻海金浪里,样形显得十分突出。这一丘土岭便是犀牛岭。
沿着新修的宽阔笔直的柏油路,两分钟车程,就到犀牛岭南面的景区大门。
天王广场正中,一组塑像,栩栩如生的人物似是正迎面走来,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他们蓄发裹巾,身披战袍,手抚佩剑,似乎时刻准备着冲锋陷阵,上马杀敌;眉宇间的雄猛勇毅之气和如炬目光一齐向敌迸射。天王右手高高扬起,振臂疾呼,诸位尊王紧跟相随,步履急促,那豪气冲天的气势,如蛟龙出紫水猛虎下荆山。冯云山,家道殷实,与洪秀全邻村而居,年龄相近,二人都是自幼好学,诵读经史,博览百家,都做过蒙馆塾师,又一道来到紫荆山一带传教,拜上帝会;杨秀清和萧朝贵,出身贫寒,两人都曾在紫荆山里伐薪烧炭为业;地主富家弟子韦昌辉,是个思想激进的后生人,倾尽家财资助冯云山传教,并筹集银两细软、开门安炉打制武器;身材魁伟、性格豪爽的石达开,16岁应洪秀全冯云山邀请,出山共图大事,19岁率数千农友民工聚合金田村。几位胆性卓然、骨硬志坚的青壮年,共怀“天下太平”的朴素理想,志气相投,他们走在一起,倾心于太平天国运动大业,率领太平军向两千公里外的皇廷、向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从犀牛岭举旗出发了……
博物馆里的文物、壁画、艺术作品以及声光电现代化技术在各个展厅,将那段波澜壮阔的风云岁月有声有色还原。博物馆是后人回望历史的小小窗口。第二天在金秀瑶族自治县登圣堂山,半山路遇两位长者,出门在外的同道人相见甚是倍感亲切。搭讪中得知他们也在前一天去了金田起义博物馆参观。其中一长者的说辞谦虚又诚恳,说,是对历史感兴趣,从南宁搭乘动车到桂平,几番换乘去金田起义博物馆参观;还说,要深入了解太平天国这段历史,得去金田起义博物馆,那里有实物有文字。说这话的长者是山东人。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在犀牛岭上。从博物馆侧面走过一段小路就到遗址地的南门。犀牛岭上有一尊大理石碑座,上刻“金田起义地址”,这六个字是周建人先生的手笔。
犀牛岭上,天王扬起右臂,奋力挥动,蓝天下的白云,松林里的山风,都随这一振臂动了起来。见到的天王全身立像,都是这样的手势和动作,包括蒙山县“太平天国开国封王地”的天王立像。只是,天王在犀牛岭上的动作更动风云。想想,洪秀全出生耕读世家,年少勤学,熟读四书五经,却是时运不济,一生屡试不第,从思想开化的广州花都来到广西桂平紫荆山区,一边教书,一边动员号召贫苦百姓拜上帝会,宣扬“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思想,领导他们进行反清革命活动。在紫荆大山里秘密活动了五年,发展了数千会众,培养了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骨干力量,振臂动手的时候到了,就在犀牛岭上!
犀牛岭北端是古营盘,当地人称营盘,外面的路牌也有“营盘”的字样标示。营盘就是军营。呈长方形的土城遗迹,相传是明朝侯大苟指挥筑制。侯大苟也是一位有故事的时代风云人物。朱皇帝定都南京建立明朝,至明朝末年,长达270多年里,也许是大明王朝的民族政策的局限性,紫荆山大藤峡地区的瑶、壮人民不认同不满意,掀起过大大小小数十次反抗朱明王朝压迫的斗争,其中的侯大苟领导的起义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侯大苟起义前就曾在犀牛岭上驻扎屯兵,营盘就是那时候筑建的。巧得很,百度“营盘”这一条目,解释是:古营盘位于金田村边犀牛岭北端,是太平天国军民誓师起义的地方。看来,犀牛岭上的营盘,不单单指军营,更直接就是专属的地名用词了。之后,太平天国军民会集金田村时,营盘就为太平军所用。
古营盘前的坡地较为开阔平整,不知是岭自然的样子本来就如此,还是后来兵士们人工修整过?夏日里小草长势旺盛,繁茂成绿茵茵的一大片。这是当年太平军的练兵场,杨秀清和石达开在练兵场上指挥太平军列队布阵,耍枪弄棍,腾跃踢打、翻滚卧爬,苦练杀敌本领。现在,练兵场上,高大挺拔的松树,魁梧伟岸,齐刷刷的青草,咄咄逼人,仿似太平军士的遗风。
拜旗石在古营盘中间,一块黝黑的尖峰石头兀自突起,像一把利刃从泥地里凸起的剑锋,高约60厘米。一百七十多年前,当时38岁的洪秀全就是在这块石头边,借祝寿庆典,率众将勇,蓄发易服,头裹红巾,升杏黄旗,行起义誓师,向腐败的清王朝宣战。
犀牛岭西北坡下,一汪绿潭碧水,当地人传说古时有犀牛栖息戏水潭中,故,潭名犀牛潭。名字得来好简单。拜上帝会众从紫荆大山迁到犀牛岭东面韦昌辉家的时候,在韦家开起了十二座打铁炉,日夜炼铁锻制大刀、长矛、梭镖等武器,制造好的武器就沉在水中藏在潭里,待机起用。行走在潭岸廊桥上,犹闻浪击刀戟碰撞发出的叮当声响。
犀牛岭不大,对紫荆群山,它是走向平原的领头前哨,对金田平原,它又是入山关口的制高点,与两公里外的风门坳互为犄角,进可攻,退易守,战略位置得天独厚。
就是在这一丘土岭上,这一众拜上帝会的贫苦百姓,举起了武装反对清朝腐朽统治的旗帜,沉重打击了清朝政府,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也打破了西方列强侵略者要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博物馆里的史料介绍,金田起义震撼了全世界,对我国乃至亚非拉国家的近代革命运动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正午时分,当空的太阳更炽烈,天空也更如水洗一般的纯蓝。走在松荫下的步道,脑海里思绪翻飞,遥想着,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须弥座上的汉白玉浮雕,第二幅刻的就是太平天国金田起义,能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占有一席之地,它的意义绝非一般!
上车时,回望金田起义博物馆,馆正面的外观造型犹如一本打开的史书反扣在犀牛岭边旁,这一本书和犀牛岭,都值得读一读。
作者简介:
朱学昭,广西贵港市人,中学语文老师。喜欢旅游、摄影、读书、写作,文学作品散见各报刊和网络平台。
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大赛为期一年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 入选作品会择优按顺序在大赛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大赛作品集。 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2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微小说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参赛限投一次作品,请您挑选您的最满意作品参赛。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围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依等次颁发相应获奖证书,镌刻名字的奖杯和奖牌,获得者将获得高档英德红茶套装。 赞助商: 英红九号!中国三大红茶之一,温性红茶,浓郁芳香的甘蔗甜醇香,口感浓爽甘醇,满口甘蔗甜醇香持久不散,茶客最爱!欢迎广大朋友联系咨询:吴生18819085090(微信同号)诚邀更多赞助单位赞助本大赛,有意者可以邮箱联系。 自费出版事宜: 如有书籍出版意愿(诗歌集,散文集,小说集等作品集) 出版方式为国内书号,国际书号,内部出版,任选其一。 请将您的书稿及联系方式投稿至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文学翻译征稿启事: 如您有诗集,散文集,小说集等文学作品集或者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需要翻译,您可以投稿到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专业文学翻译,价格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