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华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77)》「向未来挑战」(1828辑)

晨间寄语
一个茶馆的提示,让我直视我们这个年纪人的起居生活。前些年与80多岁的老首长、张副团长通话时,他说睡得还算早,但是半夜醒来就睡不着了。老首长是个十分自律的人,做什么事情都能持之以恒。那时他说他四五点钟已经爬山回来,我还不相信。
想起他在我们汽车营当教导员时,很多兵都怕他。不是他有多凶,而是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反复做一件事并督促督导,站岗执勤,军人己任。全营四个连队、一个司训队、一个营直修理排。只要知道那晚是他值班,外面有多大的雪、风沙有多大,绝对没有人敢漏岗延岗撤岗。听到嘎嘎的雪地脚步声,一定会故意发出声响,让他知道岗哨在哪里。他走近后,若看到你没穿大衣,会叫你回去穿上再来,他会为顶上一会儿岗。前段时间东北的战友来,还提到我曾经一晚被查过三次的往事。说明老首长是多么的勤勉,以及对工作的一丝不苟。
老首长说的半夜醒来就睡不着,是老来人的通病。我的体会,夜里三点过一定会醒,醒来睡不着怎么办?恰好对我有宜,可以给我思考《寄语》的思路,还能查查网上资料,或看点手机上的东西。感觉眼累了,再迷上一会儿,六点来钟,一定再醒,也是起床时间,便开始了我的寄语作业。
茶馆是个百年老店,博主听说后刻意夜里两点过就在那里去候着。博主说:打脸了!两点五十九分,一位老人准时将那扇逾百年的门打开。然后陆续有人进来,那里寄存着各人的杯子,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座位。开门的老人是个哑巴,是第四任老板收留他的,他在这里,60多年如一日,从初一到腊月三十,从不间断,大家都叫他哑巴。
进入茶馆只交一元钱,可以在这里喝一整天,哑巴老人会保证你随时都有热气腾腾的开水,所以叫"一元茶馆",是个赔本的买卖。茶馆老板比哑巴的年纪大,会多门手艺。理发、修面、采耳(掏耳朵)…。女博主在那里修了个面,再涂抹上自带的油脂香粉,她说很是享受。
进入茶馆的人,年纪小的70多岁,年纪大的九十多。睡不着了,到这里唠嗑、叙说、家长里短、各有所取。老来的人不是怕孤独吗?这里有他们的陈年过往,老板的一分坚守,老人们的一种执着,不离不弃的依念,那里传出的故事已是世纪百年。
北京人艺演出的话剧《茶馆》,主人翁从青年青丝,到发霜胡白,想是岁月苍桑,人老西去的一幕又一幕吧。没有长生不老,只有人世一茬一茬,庄稼一季一季,春播秋收冬藏也。这就是事理。
一事一说,人间正道。《寄语》多为感怀或直言不讳,许是有头无尾。茶馆里的老人进来又走,走了又来,精神是灵魂的表现,哪天不来,都是近百岁之人,不差那一天两的,对吧[OK][爱心][太阳][玫瑰][抱拳]!
新的一天,早安!
2024.12.9.

